生活中的最小公倍数
灌云县圩丰中心小学六(3)班 : 孙 莹
以前,我一直以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
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去青少年宫。我们爷俩坐的是3路车,快要出发的时候,1路车正好也和我们同时出发。此时爷爷看着这两路车,突然笑着对我说:“小莹,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 “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稍停片刻,我说:“爷爷你出的这道题不能解答。”爷爷疑惑地看着我:“哦,是吗?”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1路车和3路车的起点站是同一个地方。爷爷听了我的话,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个聪明秃顶的脑袋,笑着说:“我这个'数学博士'也有糊涂的时候,出的题不够严密,还是小溦想得周全。”我和爷爷开心地哈哈地大笑起来。此时爷爷说:“那好,现在假设是同一个起点站,你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解答?”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过15分钟。因为3和5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3х5=15),所以15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两路车至少再过15分钟能同时发车。爷爷听了夸我:“答案正确!100分。”耶!听了爷爷的话,我高兴地举起双手。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
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
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 爷爷让我记住,站在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
指导老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