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分析处方)
[处方] 肾上腺素 1g 主药
依地酸二钠 0.3g 金属离子络合剂 1mol/L盐酸 适量 pH调节剂 氯化钠 8g 等渗调节剂 焦亚硫酸钠 1g 抗氧剂 注射用水 加至1000ml 溶剂
制法:将氯化钠、焦亚硫酸钠、依地酸二钠溶于通二氧化碳或氮气饱和的适量注射用水中。
另取少量注射用水用二氧化碳或氮气饱和,加盐酸搅匀后,加肾上腺素搅拌使完全溶解。将两液合并,以水用二氧化碳或氮气饱和的注射用水加至全量。用盐酸(1mol/L)或氢氧化钠(1mol/L)调整pH值至3.0-3.2。在二氧化碳或氮气流下过滤,分装于安瓿中,安瓿空间填充二氧化碳或氮气,封口。以100℃流通蒸汽灭菌15分钟即得。 2. 布洛芬片剂:(每片)
[处方] 布洛芬 0.2g 乳糖 0.1g
PVP Q.S
乙醇(70%) Q.S 低取代羟丙甲纤维素 0.02g 硬脂酸镁 0.004g
制法:将布洛芬、乳糖、低取代羟丙甲纤维素混合均匀,另将PVP溶解于
适量乙醇中作粘合剂,将该粘合剂与前述混合物搅拌均匀制备软材,过筛,制颗粒,干燥,整粒,将硬脂酸镁加入干颗粒中,混合均匀后,压片,即得。
3. 指出下列处方制成的制品属于什么类型的软膏基质,分析处方中各组分
的作用,设计一种制备方法。
处方:①单硬脂酸甘油酯 120g 油相
②硬脂酸 200g 油相,与三乙醇胺反应生成三乙醇胺
硬脂酸皂,
做乳化剂
③白凡士林 200g 油相 ④液体石蜡 250g 油相
⑤甘油 100g 保湿剂,水相 ⑥十二烷基硫酸钠 1g 乳化剂
⑦三乙醇胺 5g 与硬脂酸反应生成三乙醇胺硬脂酸
皂,做乳化剂
⑧羟苯乙酯 0.5g 防腐剂 ⑨蒸馏水加至 2000g 水相
制法:将①②③④混合后,加热至80℃,另将⑤⑥⑦⑧⑨混合后,加热至80℃,将以上两种混合液在80℃左右混合,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即得。
4、处方分析:复方乙酰水杨酸片(1000片)的制备
处方 乙酰水杨酸 268g
对乙酰氨基酚 136g 咖啡因 33.4g 淀粉 266g 淀粉浆(17%) q.s 滑石粉 15g 轻质液状石蜡 0.25g
制法:①将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与约1/3淀粉混匀,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②将晶型乙酰水杨酸与上述颗粒混合,加入剩余的淀粉(预干燥),混匀;③将吸附有液状石蜡的滑石粉与上述混合物混匀,过12目筛,压片即得。
(1)分析处方,说明处方中各成份的作用。
(2)参照本处方,写出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工艺流程。 (3)说明本处方的三主药为什么要分别制粒? (4)说明本处方中崩解剂的加入方法。 (5)为什么滑石粉中要喷入液状石蜡? 解题过程与步骤:
(1)乙酰水杨酸 268g 主药
对乙酰氨基酚 136g 主药 咖啡因 33.4g 主药
淀粉 266g 填充剂和崩解剂 淀粉浆(17%) 适量 黏合剂 滑石粉 15g 润滑剂 轻质液状石蜡 0.25g 润滑剂
(2)药物、辅料 →粉碎、过筛
加辅料混合→制软材→制湿颗粒→湿粒干燥→整粒
混合→压片→(包衣)→质量检查→包装
加润滑剂和崩解剂(3)三主药混合制粒易产生低共熔现象,且可避免乙酰水杨酸与水直接接触防止水解。 (4)内外加法
(5)滑石粉在压片时易因振动而脱落,加入液状石蜡可使滑石粉更易于黏附在颗粒的表面,防止脱落。
5、分析鱼肝油乳的制备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
处方 鱼肝油 368ml 吐温80 12.5g 西黄蓍胶 9g
甘油 19g 苯甲酸 1.5g 糖精 0.3g 杏仁油香精 2.8g 香蕉油香精 0.9g 纯化水 共制 1000ml 解题过程与步骤:
处方中鱼肝油为主药,吐温80为12.5g乳化剂,西黄蓍胶为辅助乳化剂,甘油为稳定剂,苯甲酸为防腐剂,糖精为甜味剂,杏仁油香精、香蕉油香精为芳香矫味剂。
6、复方硫洗剂
处方 沉降硫 30g
硫酸锌 30g 樟脑醑 250ml 甘油 100ml
聚山梨酯80 2.5ml 纯化水 加至 1000ml
根据处方回答问题:
(1)本品属于哪种分散系统?制备要点是什么? (2)为提高本品稳定性可采取哪些措施? 解题过程与步骤:
(1)本品系混悬剂。制备要点:取沉降硫置乳钵中加甘油和聚山梨酯80研匀,缓缓加入硫酸锌水溶液,研匀,然后缓缓加入樟脑醑,边加边研,最后加适量纯化水至全量,研匀即得。
(2)提高稳定性措施:硫有升华硫、精制硫和沉降硫三种,以沉降硫的颗粒最细,为减慢沉降速度,选用沉降硫;硫为典型的疏水性药物,不被水润湿但能被甘油润湿,故先加入甘油及表面活性剂吐温80作润湿剂使之充分分散,便于与其他药物混悬均匀;若加入适量高分子化合物如羧甲基纤维素钠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其助悬作用,制剂会更稳定些。
7、分析下列处方,指出下列处方中各成分作用,制成何种剂型。
硝酸甘油 20g 单硬脂酸甘油酯 105g 月桂醇硫酸钠 15g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1.5g 硬脂酸 170g 白凡士林 130g 甘油 100g 蒸馏水加至 1000g 解题过程与步骤:
1.各成分的主要作用:
硝酸甘油 主药 单硬脂酸甘油酯 油相 月桂醇硫酸钠 乳化剂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防腐剂 硬脂酸 油相 白凡士林 油相 甘油 微保湿剂 蒸馏水加至 水相 2.可制成乳膏剂
8、以有机铵皂为乳化剂的乳剂基质制备以下乳膏剂
处方 硬脂酸 120g 羊毛脂 50g 甘油 50g
单硬脂酸甘油酯 35g 液状石蜡 60g
三乙醇胺 4g 凡士林 10g 羟苯乙酯 5g 纯化水 加至 1000g
分析本处方操作要点及乳膏类型。 解题过程与步骤:
1.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蜡,水浴加热至80℃左右使其熔化、混匀;
2.另取羟苯乙酯溶于甘油和水中,加入三乙醇胺混匀,加热至与油相同温,将油相加到水相中,边加边搅拌,直至冷凝。
三乙醇胺与部分硬脂酸形成的有机铵皂为O/W型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酯能增加油相的吸水能力,同时还作为辅助乳化剂能有效地提高O/W型乳剂基质的稳定性,羊毛脂可增加油相的吸水性和药物的穿透性,液状石蜡和凡士林用以调节稠度、增加润滑性,甘油为保湿剂。
4. 助溶、增溶及潜溶均为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请分别说明其增加溶解
度的机理。
助溶剂:难溶性药物与助溶剂形成溶解度大的络合物、复合物而增加溶解度,如碘加碘化钾形成溶解度大的络合物。潜溶: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与各单纯溶剂中溶解度相比,出现极大值,称这种现象为潜溶,称对应的溶剂为潜溶剂。如90%的乙醇是苯巴比妥的潜溶剂。增溶: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而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作用,称为增溶作用,加入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剂。每1克增溶剂能增溶药物的克数称为增溶量。 5. 紫外线灭菌有何特点,哪些因素会影响紫外线灭菌效果。
紫外线灭菌法特点:适用于物体表面、无菌室的空气及蒸馏水的灭菌。 最强灭菌的紫外线波长是254nm。其灭菌的机理是,紫外线作用于微生物核酸蛋白,促使其变性,同时空气受紫外线照射产生微量臭氧,从而起共同杀菌作用。 影响因素:紫外线强度、照射距离、照射时间
6. 下列处方欲制成等渗溶液需加多少
NaCl?
R
氯霉素 20g NaCl 适量 注射用水 加至1000ml
(已知:1%(g/ml)氯霉素水溶液的冰点下降值为0.06℃)
(0.52-0.06*2)/0.58 * 1000/100 = 6.9克
7. 简述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1)方便使用。任何一种药物都要制成一定的剂型才能供临床使用; 2)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3)控制药物的作用速度,如速效、长效等; 4)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5)控制药物在体内的靶向作用;
6)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同一种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可以发挥不同的药效。 8. 简述固体分散体中药物速释原理
(1)药物的高度分散状态加快了药物的释放。一般按溶出速率的快慢有如下顺序:分子状态>无定形>微晶。
(2).载体材料对药物的溶出有促进作用: ① 水溶性载体提高了药物的可湿润性:② 载体保证了药物的高度分散性: ③ 载体对药物有抑晶性。在固体分散物的制备过程中(如PVP与药物在共蒸发过程中),由于氢键作用、络合作用或黏度增大,会抑制药物的晶核形成和生长。 9. 试述外界因素对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
(1).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
(2).光线的影响: 光是一种辐射能,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更易激发药物的氧化反应,加速药物的降解。
(3).空气(氧)的影响: 空气中的氧是引起药物制剂氧化的重要因素。另 (4).金属离子的影响:待微量金属离子对自氧化反应有显着的催化作用。 (5) 湿度和水分的影响:湿度和水分对于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很大。 (6) 包装材料的影响
1、举例分析在散剂处方配制过程中,混合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答案:混合时可能遇到问题有固体物料的密度差异较大时,先加密度小的再加密度大的,颜色差异较大时先加色深再加色浅的,混合比例悬殊时按等量递加法混合,混合中的液化或润湿时,应针对不同的情况解决,若是吸湿性很强药物(如胃蛋白酶等)在配制时吸潮,应在低于其临界相对湿度以下的环境下配制,迅速混合,密封防潮;若混合后引起吸湿性增强,则可分别包装。 答案关键词:
固体物料,密度差异,密度小,密度大,颜色差异,色深,色浅,混合比例,等量递加法,润湿,液化,吸湿性很强,临界相对湿度,密封防潮,分别包装
2、写出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流程。
答案:主药、辅料的处理→制软材→制湿颗粒→干燥→整粒→压片→包衣→包装 答案关键字:制软材,制湿颗粒,干燥,整粒,压片,包衣 题目:指出硝酸甘油片处方中辅料的作用
处方 硝酸甘油 0.6g 17%淀粉浆 适量
乳糖 88.8g 硬脂酸镁 1.0g 糖粉 38.0g 共制 1000片 答案: 硝酸甘油 主药 17%淀粉浆 黏合剂 硬脂酸镁 润滑剂
糖粉、乳糖 可作填充剂、崩解剂、黏合剂 答案关键词:黏合剂,润滑剂,填充剂、崩解剂、黏合剂
3、举例说明干胶法和湿胶法制备乳剂的操作要点。
答案:以液状石蜡乳的制备为例
[处方] 液状石蜡--- 12ml
阿拉伯胶 ---4g 纯化水---共制成 30ml
干胶法制备步骤:将阿拉伯胶粉4g置干燥乳钵中,加入液状石蜡12ml,稍加研磨,使胶粉分散后,加纯化水8 ml,不断研磨至发生噼啪声,形成稠厚的乳状液,即成初乳。再加纯化水适量研匀,即得。
湿胶法制备步骤:取纯化水约8毫升置乳钵中,加入4克阿拉伯胶粉研匀成胶浆后,分次加入液状石蜡,迅速研磨至稠厚的初乳形成。再加入适量水,使成30ml,搅匀,即得。
两法均先制备初乳。干胶法系先将胶粉与油混合,应注意容器的干燥。湿胶法则是胶粉先与水进行混合。但两法初乳中油、水、胶三者均应有一定比例,即:若用植物油,其比例为4:2:1,若用挥发油其比例为2:2:1,液状石蜡比例为3:2:1。 答案关键字:干胶法、湿胶法、初乳、油水胶三者比例
4、哪类表面活性剂具有昙点?为什么?
答案: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昙点。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对一些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而言,因其聚氧乙烯链与水之间的氢键断裂,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致溶液由清变浊,发生起昙,此温度即昙点。应注意某些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泊洛沙姆188、108等在常压下观察不到昙点。
答案关键字: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昙点、聚氧乙烯链、氢键断裂、溶解度、急剧下降
5、简述安瓿注射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答案:原水→纯化水→注射用水 ↓
原辅料→配液→滤过(粗滤→精滤)→灌装→封口→灭菌检漏→质检→印字包装→成品
↑ 安瓿→截切→圆口→洗涤→干燥灭菌→冷却
答案关键词:注射用水,原辅料,安瓿,配液,滤过(粗滤→精滤),灌装,封口
6、试述制备葡萄糖注射液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采取的对策。
答案:(1)葡萄糖注射液有时产生云雾状沉淀,一般是由于原料不纯或过滤时漏碳等原因造成,解决方法一般采用浓配法、滤膜过滤,并加入适量盐酸,中和胶粒上的电荷,加热煮沸使糊精水解,蛋白质凝聚,同时加入活性碳吸附滤过除去。
(2)葡萄糖注射液热压灭菌易脱水形成5-羟甲基呋喃甲醛,再分解为乙酰丙酸和甲酸,同时5-羟甲基呋喃甲醛形成聚合物,颜色变黄,PH下降。
答案关键词:原料不纯,过滤时漏碳,浓配法、滤膜过滤,适量盐酸,活性碳吸附;脱水
7、软膏剂、乳剂型软膏基质各具备什么特点?
答案:软膏剂主要用于皮肤及黏膜,具有滋润皮肤,防止干燥,皲裂,防止细菌侵入,对创伤及病变皮肤起防腐、杀菌、消炎、收敛及促进肉芽生长和伤口愈合的局部作用。某些软膏剂中药物可透皮吸收而产生全身作用,特别含有毒性较大的药物的软膏剂或软膏用于受损皮肤时,应注意防止出现局部或全身毒性。乳膏剂基质的油相为半固体或固体,故乳膏剂基质呈半固体状态。W/O型乳膏基质较不含水的油性基质易涂布,油腻性小,且水分从皮肤表面蒸发时有缓和的冷却作用。O/W形乳膏基质又能吸水,易洗除,对某些药物的释放性能强,但易干燥,发霉,故需加入保湿剂和防腐剂。答案关键词:半固体状态,油腻性小,易洗除,对某些药物的释放性能强,但易干燥,发霉
8、滴丸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案:滴丸剂的主要优点有:①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②增加药物的稳定性。③液体药物可制成固体滴丸,使液体药物固化,便于携带、运输和服用。④可根据需要制成内服、外用、缓释、控释或局部治疗等多种类型。⑤生产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无粉尘,有利于劳动保护。
缺点:目前可供滴丸剂选用的基质品种较少,且难以滴制成大丸(一般丸重多在100mg以下),使每丸含药量低,所以只适用于剂量较小的药物。 答案关键词:疗效,稳定性,液体药物固化,生产,基质
9、写出滴丸剂制备的工艺流程。
答案:滴丸剂的一般工艺流程为:
药物基质均匀分散→滴制→冷却→干燥→洗丸→质检→包装
答案关键词:分散,滴制,冷却
10、灰黄霉素滴丸的制备
[处方] 灰黄霉素 1份
PEG6000 9份
[制法] 取PEG6000在油浴上加热至约135℃,加入灰黄霉素细粉,不断搅拌使全部熔融,趁热过滤,置贮液瓶中,135℃下保温,用滴管(内外径分别为9.0 mm、9.8mm)滴制,滴入含43%液体石蜡植物油的冷凝液中,滴速80滴/分钟,冷凝成丸。以液体石蜡洗丸,至无煤油味,吸除表面的液体石蜡,即得。
根据灰黄霉素滴丸的制备,分析:(1)为什么选择含43%液体石蜡的植物油作冷凝液?(2)
灰黄霉素制成滴丸有何作用?
答案:(1)PEG6000为水溶性基质;含43%液体石蜡的植物油与主药和基质不相互溶,具有适宜的表面张力及相对密度,以便滴丸能在其中有足够的时间冷凝、收缩,保证成形完好,故选其作冷凝液。 (2)灰黄霉素系口服抗真菌药,极微溶于水,对热稳定(熔点为218~224℃),与PEG6000(熔点为60℃)在135℃时可成为固态溶液,使95%的灰黄霉素为2微米以下的微晶分散。灰黄霉素制成滴丸,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其剂量仅为微粉的1/2,从而减弱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答案关键词:水溶性基质,冷凝液,极微溶,生物利用度
11、分析气雾剂的组成和形成。
答案:气雾剂是由抛射剂、药物与附加剂、耐压容器和阀门系统组成。抛射剂以及必要时加入的附加剂与药物一同装封在耐压容器中,由于抛射剂气化产生压力,若打开阀门,则药物、抛射剂一起喷出而形成雾滴。离开喷嘴后抛射剂和药物的雾滴进一步气化,雾滴变得更细。雾滴的大小决定于抛射剂的类型、用量、阀门和揿钮的类型,以及药液的黏度等 答案关键词:抛射剂,药物与附加剂,耐压容器和阀门系统
12、讨论下列药物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的作用:研磨法制得维A酸β-环糊精包合物、萘普生与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硝酸异山梨醇酯与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
答案:采用研磨法制得维A酸β-环糊精包合物,能明显提高维A酸的稳定性,降低毒副作用。萘普生为消炎镇痛药,由于其极微溶于水,口服给药常引起胃刺激,将萘普生与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后,溶解度明显增加,降低了口服后对胃黏膜的刺激性,提高了治疗效果。硝酸异山梨醇酯与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可在体内缓慢释药,使血药浓度平缓,大大提高病人的顺应性。 答案关键词:研磨法,β-环糊精包合物,降低,刺激性,缓慢释药
13、简述哪些药物通常不宜制成缓释制剂?
答案:(1)用量过大的药物,每次使用量超过0.5g;(2)药效剧烈的药物;(3)溶解度太小的药物;(4)吸收无规律、吸收差、易受干扰的药物;(5)半衰期太短的药物 答案关键词:用量过大,药效剧烈,溶解度太小,半衰期太短
14、试述防止药物水解,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防止药物水解,可采取以下主要措施:①调节pH:选用适当的酸碱或缓冲剂调节pH至最适当的范围;②控制温度:根据温度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制定合理的工艺条件;③改变溶剂或控制水分:对易水解的药物制成液体药剂时,可部分或全部选用非水溶剂,以减少药物的降解。对于含有易水解药物的固体制剂,应控制制剂的水分含量。此外,还可以通过制成难溶性盐等措施来防止或延缓药物的水解。
答案关键词:pH,温度,溶剂,水分,难溶性盐
15、简述防止药物制剂氧化的措施和方法。
答案:防止药物制剂氧化的措施和方法主要有:①除去氧或减少与空气中的氧接触的机会;②避光:
对光敏感的药物,制备过程应避光操作,并选择遮光包装材料包装,避光贮藏;③调节pH:一般调pH至偏酸性;④添加抗氧剂和金属络合剂。此外,还可以通过改进药物剂型或生产工艺(如制成微囊或包合物)、制成难溶性盐,以增加稳定性。 答案关键词:去氧,避光,pH,抗氧剂,金属络合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