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July,201 1 第31卷第4期 Journal of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V01.3l No.4 简论“微表情”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效用 齐尚晓 (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 要: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国内外 对“微表情”的研究逐渐成熟.并逐渐在各个领域进行实效性应用.将“微表情”元素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中.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开展的内在要求,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元素,是建立和完 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系统的“密钥”。因此,必须加强“微表情”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效用研究,进一 步实现中国的人才强国战略.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综合国力 关键词:微表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用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351(2011)04—0131—04 对“微表情”的研究国外较早.我国起步较 强烈的极度痛苦的表情.只持续了不到1/15秒 后 晚.除却专门性的研究外, “微表情”运用较广的 来,根据其时间特征,埃克曼将其称之为“微表 是在人员面试或者在人际交往中.在谷歌中嵌入 情” 随着“微表情”的被发现以及对它展开的研 “微表情”进行检索.搜索结果大约有8850多万个 究及其成果.为研究个体的行为特征提供了一种新 相关词条 这一方面显示了对微表情的关注程度, 的思路和视角.有助于探究个体虚幻的表象特征展 另一方面也表明对微表情的研究和应用逐渐重视起 现其内在本质。目前,要切实做好“以人为本”. 来.虽然它目前应用的范畴有限.但对它的研究呈 真正实现“人才强国战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 现扩大化和具体化的倾向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 要从多种途径加强对大学生个体“微表情”的关注 对的主体是当代80后、90后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思 和研究.更具体更有效地解决大学生所面临的问 维更加活跃.个性更加凸显.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 题 着诸多问题.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有效地引导 和帮助他们解决 其中.对大学生“微表情”的研 一、重视“微表情”是高校思想 究和重视成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所在.这是 政治工作的新趋向 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狭义的微表情是指个体面部在一定时间内.由 目前.高校面临的学生对象主要为80后、90 于受到外部压力.发生迅速不宜被人发现的反应 后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国内形势复杂 微表情是一种人类在试图隐藏某种情感时无意识做 多变.作为刚刚从中学走进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更 出的、短暂的面部表情。他们应对着七种世界通用 加的多元、复杂和多变.与之相对应的是当前高校 的情感:厌恶、愤怒、恐惧、悲伤、快乐、惊讶和 在应对新兴特征群体时面临的诸多问题 轻蔑 …“微表情”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 第一.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与就业要求存在 保罗.埃克曼在1969年提出 当时.一个名叫玛丽 不对称 在高校扩招和就业政策由“单向分配”向 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告诉主治医生.想要回家看看自 “双轨选择”转变的双重影响下.中国高校毕业生 己的剑兰和花猫 提出请求的时候.她显得神情愉 的就业形势日益严重。面对着广阔、复杂多变、单 悦而放松.不时地眯起眼睛微笑.摆出一副撒娇的 向追求实际效益的就业市场.高校固有人才培养体 模样。令人震惊的是,玛丽在回家之后.尝试了3 制逐渐脱离现实,从培养人才的层次、质量和综合 种方法自杀,结果未遂。事后,埃克曼将当时的视 素质等多方面已落后市场需要 因此.为了适应就 频反复播放.用慢镜头仔细检视.突然在两帧图像 业的新需求,高校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培养方 之间看到了一个稍纵即逝的表情.那是一个生动又 案、课程设计、人员配置等多方面人手.以求能从 收稿日期:2011—06—10 作者简介:齐尚晓(1981一),男,河南新乡人,安徽 程大学机械与汽车一r程学院教师,硕士。 131 人才培养结构和内涵上同时满足就业市场需求 但 按照当前教材的编审制度、高校招生扩招的速度和 高校内在软实力的提升、就业市场日新月异的新要 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短期恒定性等实际情况.我们 必须承认.高校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就业要求搭配 存在着不对称.形成一种发展与制约并存的现实 I木]境 解决这种困境除去制度建设外. “人”的因 素占据核心地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接 受挑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人”的认识和重 视程度不断提升 教师与学生不再是单向的灌输教 育模式.而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即以思想政 治教育为重要基础.以学生为基轴.以教师为轴 心,以基层管理为推手.以中高层管理为引导 最 终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合格的人才培养不再 单纯立足下高校内部.更要兼顾就业需求方的内在 需求 、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成为教 育的主要目标.关注个体“微生活”的重要性逐渐 彰显出来.其中对个体“微表情”的研究不再仅仅 局限于能够量化的科学领域.在人文哲学尤其是高 校人才培养方面呈现 强势劲头 加强对教育对象 “微表情”的重视和研究.已经成为进一步解决当 前高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错位的重要问题之一 第二.高校在思想政治T作中的传统重视区域 存在偏差 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T作一贯是高校工 作中的重中之重.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 想政治T作的重视区域是有差异的 目前.部分高 校存实际] 作中并未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作为 教育对象的主体性长期被忽略或者弱化。虽然思想 政治教育者做Ir大量深入细致的1二作.认真组织和 开展了教育活动.却无法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其 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做到“以人为本” 思 想政治教育对象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他们的思维 方式、价值观念、文化层次、兴趣爱好都不尽相 同.如果不关注每一个教育对象的内在发展诉求. 就不能立足于他们的个性特点和成长规律来选择适 宜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高校不仅仅是传授学 生知识的象牙塔.更是培养全面性、前沿性人才的 重要基地 其中.作为教育对象大学生在高校日常 行为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 对于高校来说必须创建 拥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和符合学校定位模式的思 想T作方式.才能有效解决不同大学生所面临的诸 多异样问题,才能实现最终的教育目的。在高校思 想政治T作中.对大学生群体和个体的研究不可忽 视.其中对大学生个体“微表情”的重视和研究, 为我们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供了新的视 野 1 32 第一:.重视“微表情”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F 作的要求 重视“微表情”是圜为它在新形势下为 解决高校在思想政治一 作中遇到的『木1境提供r一条 新的思路。为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能够适 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就业市场的多样 需求.培养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不仪要有过硬的能够 满足职业需求的扎实技能.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学以 致用 其中不可忽视的就是心理因素.作为一种外 在的能够完美体现心理波动被人清楚认知的行为特 征. “微表情”研究有其优越性 在高校的教育过 程中.必须改变大学生个体传统旧有观念.使其对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认知 人 学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各具特色的校同文化 的影响和指导.目的都很单一地指向大学生最终的 就业需求 针对当代个性凸显的大学生群体.其个 体研究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备之基. “微 表情”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在遭受外界因素施加影 响时产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波动和外在表情的彰显. 不仅在一个人的面部表情上真实的反应. 且 于 情感和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不可逆性.肢体随着 面部情绪的迅速变化而在瞬间发生相应的动作变 化 微表情具有单向性、瞬问性、隐藏性等特征, 在很短的时间内整个人的面部和肢体做出细微的反 应.单向性赋予人们研究微表情重要意义.瞬间性 则使研究的难度加大。总之.重视对“微表情”的 研究和定位.有助于更深刻地研究大学生个体.最 终从整体上做好高校思想政治一r作 二、重视“微表情”是做好高校基层 思想工作的关键所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最基础的是基层丁 作.它 与大学生群体之间的联系最为紧密.是开展思想政 治工作的第一线 因此 重视和研究大学生群体和 个体特征对做好基层思想_T作显得尤为重要 而以 个体特征为研究对象的“微表情”研究与基层思想 一r作的顺利开展相得益彰,是做好基层思想 1 作的 关键所在 第一. “微表情”与高校基层思想工作之问的 必然性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冷战结束后,世 界处于相对和平之中,大规模的世界战争在一定时 期内不会爆发.相对于军事武力的热对抗,经济的 发展成为国家间竞争的重要领域。中国的改革开放 一方面为自身的发展提供r机遇,另一-- -方面,也面 临着挑战.尤其是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不同文明之 问的冲突和自我协调。在此背景下,高校的人才培 养成为高校的核心任务和支柱,当前的高校文化氛 围也呈现出新的特征: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信 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能够接触其他国家的文化和 生活,开拓了视野,形成了国际化的视阈。另一方 面.文化的异质性导致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复杂 性和多样性.西方文化崇尚自由,强调自我价值, 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谦让文化元素发生冲 突 因此.面对复杂的国际化背景.面对新形势下 大学生群体的国际化特征.高校的思想工作任重道 远 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解决人才培养问题.除了 考虑市场需要等外在因素.最关键的还在于高校的 内部管理和运行上 大学生是具有鲜活特性的群 体.要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真正掌握个体的 外在和内在特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基层 组织和管理者需改变旧有思想和方法.采取新的科 学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微表情”研究为当前高校 基层思想工作展开提供了新的路径 第二.重视“微表情”是做好高校基层思想工 作的内在要求 重视“微表情”.强调的不仅是要 加强对“微表情”本身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将“微 表情”的研究及其成果恰如其分的与现实需求相结 合.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突破IZ1.发挥对个体 “微表情”研究对大学生的管理和培养作用 高校 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对个体的培养需要科学的 管理和培养方式.基层思想工作组织和人员不能继 续以传统简单的、非科学的认知和管理方式来加强 对个体的管理和培养 这就需要“微表情”分析融 人新的元素进行科学的管理.真正做到“以人为 本”.正确对大学生个体进行认知和定位 作为基 层思想工作的主体.以辅导员和任课教师为主的基 层思想工作者.面对新形势下的培养对象.不仅要 紧扣群体呈现的新现象.更要针对个体凸显的新特 征.运用“微表情”的研究成果.在课堂内外对个 体内在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表现进行细微的观察. 科学的分析.系统的研究.最终掌握个体的整体特 性 不同的大学生在面对相同教育资源时.往往做 出的应激性反应大体上具有统一趋向性.其中往往 被忽视的就是个体呈现出来不被人注视的“微表 情” 人才的培养基础是对人的人文关怀.而要做 到人文关怀就需要真正了解和掌握大学生个体的实 际情况.简单粗暴或者放任自流的管理方式已经不 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科学的管理和认知方式是做 好基层思想工作的必要前提 在高校基层思想工作 者岗前培训时.新的培养理念和科学管理模式不断 融人到培训模式.如以培养合作理念为目的的素质 拓展训练等。与此同时.以内在认知为基础和外在 行为并重的“微表情”的认知培训也成为核心要 素.作为基层思想工作的有益尝试 这不仅是培养 大学生走进社会适应社会的知识和能力.还是培养 拥有健全完善心智的综合性人才的重要前提。而这 正彰显出高校基层思想工作开展的内在要求,即加 强对“微表情”的研究和应用.最大限度的激发管 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内在潜力.达到最佳的教育效 果 三、重视“微表情”是完善高校思想政治 工作功能系统建设的“密钥” 坚持“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合 理地运用“微表情”的研究成果.切实掌握个体的 内在特征.是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的有效途 径.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各层组织和结构高效运行 的“密钥”。 第一.对“微表情”的实际效用进行正确定 位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微表情”元素 一方面表明在面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群体与个体 时.需要借鉴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另一方面也要 认识到“微表情”的效用并不是万能的.不能一劳 永逸地解决遇到的所有问题 注意在研究微表情过 程中容易存在的误区.学者武伯欣认为. “微表 情”研究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在大学里开设这门 课.有助于心理科学的普及.但教授者一定要把认 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作为基础教给学生 “研究 微表情.可以作为沟通的技巧.但不要去以此判断 人与人之间是否真诚、忠诚.不要借此去试图揭露 谎言 否则会搞得人人自危.伤害人际关系 ”武 伯欣称. “微表情”研究和测谎一样.不能作为法 律意义上的证据 所以.我们对“微表情”在高 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效用要进行正确的定位 不否 认它的重要作用,也不夸大它的实际效用。目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压力较大.国内外反动势 力借助各种机会寻求在我国国内策划反动行为.作 为国家未来发展人才的培养基地.高校就不可避免 的成为这股势力首要的渗透和冲击目标.加上大学 生群体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处于人生的形 成时期.容易受到外在敌对势力的影响.看不清事 实的真相.往往凭借单纯的激情对突发事件作出反 应。不可忽视的是.一旦放任这股思潮自流.那对 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必然造成致命的打击 高校思想 政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面对新时代发展的要求.面 对新阶段出现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高层、 中层到基层,尤其要重视基层.不断地学习先进 1 33 的、科学的管理方式和经验.利片j科学的管理手段 和培养方式塑造能够适应社会、适应闫际化趋势的 合格人才 .对“微表情”的重视和研究及其合理的 伍现实生活中进行运用.不仅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 I 作功能系统培养合格的教育人才.而且也能针对 夫学生个体的特性.将教育资源最优化、最大化的 合理利片J.最终为我国在国际社会的人才竞争中培 养尽可能多的合格人才 第二.蕈视“微表情”是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功能系统建设的“密钥”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 T 作系统化建设已初见成效.系统结构的构建、资 源的优化配置比较科学 .但是在细节方面仍然存在 不足.整个系统的功能和职责划分不明确。存在着 重复 作、互相扯皮现象:官僚化本位思想仍旧存 在.民主权责划分不清:缺乏“以人为本”指导思 想.忽视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新兴群体和个体 特 的重视和研究等等 “微表情”不仪是一种现 象.一种方法.更是一种高层次的思想觉醒与指 导.缺乏对个体特征的重视和研究.就等于忽视了 构建整个思想政治T作功能系统的基础 高校存在 的前提就是有学生群体的存在.忽视“以人为本”. 忽略对个体的重视和研究.整个思想政治】_:作功能 1 34 系统根本不可能有效发挥作用. 、“微表情”的发现 及其研究成果的应用.一方面为该系统建设提供了 一种新的思想,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另一方面.它 在整个功能系统建设中发挥着“密钥”的功效.它 是系统建设和完善及正常运转的“润滑剂”,在该 系统的各个结构和各层组织中都会涉及到对它的运 用.高校思想工作面对的不仅仅是作为受众的大学 生群体和个体.还有整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每 一个成员.高校的科学发展离不开“以人为本”. 加强对个体的研究就成为高校继续前进.迎接圈际 挑战 真正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密钥” 『『l『加强 个体“微表情”研究成果在高校思想政治 【作中的 合理应用为之提供一条捷径 参考文献: [1]吴奇,申寻兵,傅小兰.微表情研究及其应川[JJ_心理科学 进展 2Ol0.1 8f91. [2]工树荫,温静.科学发展观视野F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Il 思想政治工作 2009 f51. f31林阿珍 徐荣华.巾 政法人学老帅将开课教“圳埘我 谎” 1.新京报,2010—12-24(A23). [责任编辑张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