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农学类专业综合实习质量的几点思考

来源:赴品旅游
2010年7月第7期 高教论坛 Ju1.2010.No.7 Higher Education Forum 农学类专业综合实习质量的几点思考 徐国伟,王贺正,李友军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河南 洛阳471003)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农业院校中农学类专业综合实习存在的各种问题,围绕提高实习质量、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目标,对学生 观念、实习基地建设、实习管理及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解决教学问题的措施,以保证实习教学质量,切实提高 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培养综合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科院校;农学类专业;专业综合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671—9719(2010)07--0033--02 作者简介:徐国伟(1978一),男,江苏建湖人,博士,讲师,从事作物栽培与生理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0一O4—12修稿日期:2O10一O5一O4 农学类专业综合实习是高等院校农科类重要的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把专业基础 知识、专业知识综合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的过程,是学 生学习和掌握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以及种植生产管 理过程的实践活动。通常安排在第六学期暑假,时 间为7周。通过实习,学生较好地掌握农业生产和 科学管理的基本知识,探索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从 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与指导生产、分 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独立地开展农业科学研究 与自己的毕业乃至将来没多大关系,对实习缺乏激 情,心态有所改变。暑假刚好是各种考研辅导班招 生的时间,多数学生往往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考研上, 无法投入足够精力来完成实习任务 在调查中,我 们发现有的学生考研成绩很优秀,但在面试的时候 被刷,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典型的 “眼高手低”。 2.实习基地建设不足。由于近几年高等院校 学生数量的大量增加,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校 内面积显得越来越窄,校内要找个地方建立实践教 学基地越来越困难,学生的实习压力也随之增大。 现在大多数做法是把教师在校外的科研点作为主要 的实践教学基地,但教师科研一结束,实践教学基地 也就不复存在,所以这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很不稳 的能力,为他们毕业后尽快适应社会、胜任新的岗位 奠定基础。 高校农科类专业因为实践性特别强,所以对实 践教学要求更高,搞好实践教学显得尤其重要 ]。 为了提高学生在综合实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 加学生的生产实习兴趣,提高生产实习的教学效果。 我们总结了多年指导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生 产的实习,对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较佳的解决 方案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定,并且很难让学生接触现代化的大农业生产 。 3.实习经费短缺、教师积极性不高。在调研 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教师对“实习存在的问题和困 难”的回答是“经费问题”,不能申请项目等,要求“增 加实习教学经费”。此为借口来推脱实验项目“化繁 为简”的责任,实习时间只能缩短,校外实习项目安 、当前农学类专业综合实习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业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来 自城镇学生比例逐年增加,这些学生中有很多连铁 排在校内进行。这样就减少了学生参加实践的途 径,而教师没有积极性就带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 锹、镰刀等基本的农具都不会使用,对主要作物缺乏 感性认识,有的同学五谷不分,甚至有把苗期的小麦 当成韭菜的笑话。所以农科类专业所研究和学习的 农业生产知识和理论富有很强的实践性,但通过这 其次大多数的实习在学校试验基地或者市区较近的 地区,虽然社会实践基地建了,协定签了,但经费太 少,不够单程交通费而很少光顾,“实习基地”徒有虚 名。另外学生人数众多,难以集中安排管理,也是教 师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几年的观察发现,农学类专业综合实习还存在着以 下的问题: 4.实习采取“放鸭子”,管理松散。教师在指导 学生实验实习时没有统一的要求,没有明确的目的, 1.大学生的实习心态有所改变。实习本来是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与指导生产、分析 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独立地开展农业科学研究的 教学方法单一,由学生分散独立完成,导致实习效果 良莠不齐[3]。由于实习学生人数较多,加之繁重的 教学与科研工作,高校教师一般不愿指导专业实习, 即使勉强为之,很可能敷衍了事。另外学校对学生 33 能力。多数大学生并没有把专业综合实习看作是自 身受教育的一门重要的课程,甚至认为实习的好坏 实习目标和任务的管理比较模糊,对实习内容的考 核缺乏严格的标准,所以很多学生经常不去上实习 3.严格实习管理,提高实习质量。实习期间执 行严格的请假考勤制度、周报制度,对加强实习的日 常管理尤为必要,所以管理办法应该明确请假的权 课,遇到困难或是要花精力和体力较多的实习课就 溜走,到时交一份实习总结,可是最后考试却轻松过 关,甚至成绩比认真实践的同学还高,类似的现象屡 见不鲜。 限、安全注意事项、违纪处分、实习小组长职责等内 容,并在实习开始前发放到各个实习小组,要求学生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5]。由于实践教学环节是一 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客观公正地进行考核与评 价,可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考 二、搞好农科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鉴于专业综合实习的重要性,结合我校农学、种 子N-q=与工程等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实践,下文 从更新学生观念、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加强实习管理 核内容包括实习计划、实习日记、实习总结、实习报 告、实习纪律等五个方面,每部Ys-各占一定的比例, 最后按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2t:格五个等级进 与投入方面人手提高毕业实习质量,以发挥毕业实 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更新实习观念,提高学生对实习的认识。自 大学一年级开始大学生就要培养“生存危机”意识, 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掌握科学知识、开 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整个教育过程,同时 也表现在学生的个性心理、行为习惯的发展过程上, 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培养 德才兼备,知行统一合格人才就必须加强实习。另 k'l-应N-q=J ̄#J=理实习教学与理论教学关系,这种关 系既不能从属也不能平行并置,而应当着力研究它 们之间的结合,用系统的观点寻求实践教学与理论 教学新体系,借以充分发挥实践教学整体功能。再 次在毕业论文过程中穿插综合实习。由于毕业论文 本身就是q ̄t4=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 基本技能,学习科学研究基本方法,进行科研基本训 练的重要实践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导师的 指导下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研究、数据分析、论 文撰写等步骤。在此期间,导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 安排学生在校内试验田、校外农技站等场所进行调 查取样,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下到 一线,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验证自己的设计,加深理 解,这样可以使学生收到较好的实习效果。 2.加强对实习教学基地的建设。教学基地是 进行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是学生实习的重要场 所m。实习期间,较好的实习环境和食宿保障是学 生完成实习任务的基础,实施校企或校研共建实习 基地,是缓解当前学校实习经费不足的有效途径。 充分利用高校高新技术优势,进一步探索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与具体的生产实践项目相结合,与教师的 科研项目相结合,真正实现教学、科研、产业三结合, 科教与企业相结合,这样既能解决实习经费紧缺的 问题,又真正能为农民、为企业服务,能大大提高学 生的实训技能和责任心,实习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保 证。另外“实习和政府需要结合” 2007年暑假,以 稻飞虱为主的水稻病虫害在湖北省大面积发生,华 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派出了30余名大三本科 生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调查工作,在较好完成防控 任务的同时让学生受到“身l临其境”的专业训练,增 强了学生的专业使命感[3]。 34 行评定。同时完善激励机制。实习结束后要进行及 时的总结,对实习认真、实习效果好的学生在实习总 结大会上予以表彰奖励,树立优秀实习i4=的典型,让 -'他们为低年级学生做精彩的实习汇报,逐渐形成一 个人人重视实习、重视实践教学的良好氛围,提高学 /4=主动实践的积极性。- 4.加强投入,提高教师的指导力量。实习指导 力量是决定学生操作技能迅速提高的重要因素。为 了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应该加大对实习经费的 投入力度。如武汉大学逐年增加教学实习拨款标 准,力争2010年达到每生每次实习400元,2010年 后每生每年500元[6]。其次增加教师实习的经费补 助,教师在实习中必需的招待费,应限额报销,或从 实践教学经费列支,或从学院的接待费列支,不能让 教师个人承担,调整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给参 加社会实践实习的教师以优惠待遇。 通过改革实习模式,将使我校农学、种子科学与 工程专业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实习教学体系,能调 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保 障实习的顺利进行;实行科学严格的管理,规范学生 的个人行为等措施,有利于实习质量的全面提高。 (责任编辑:夏璐) 参考文献: [1]程华东.建立有农林特色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J].高等农业教育,1998,(5):15. E23张细荣.农学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及改革措施D]. 宜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OO2,Z4(6):7O一73. [3]杨觳,蔡明历.提高农科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毕业实习 质量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09,(2O):2o2. 1-43刘国买,谭轶群.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J3.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2,(4):132—133. r53吕金虎,刘少达,卓献荣.以成绩考核体系为指导提高毕 业实习质量的措施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8,(5):133 一l35. [6]何新荣,黄合婷.构建本科实习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与 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8):126--lZ7.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地方综 合性大学农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 践”[2OO9一JKGHAZ一00293。 (下转第109页) 和获奖证书,此类证书也可以折算成一定的学分,具 中的高校作为。参与跨校选课的高校须定期向该机 体的学分折算标准应由高校双方明确制定。④考试 构汇报选课的进展情况,并将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 制度。跨校选课必须严格考试制度,若考试制度不 明确、不严格,则跨校选课的效果将大打折扣。考试 方式灵活运用,可采用试卷也可采用论文作业形式, 给该管理机构,经管理机构商议后,对存在的问题进 行协调解决,特别是牵涉到高校之间利益的问题,比 如:学分折算、学费收取、学位授予等问题,高校必须 严格执行预先签订的协议。建立一套与跨校选课机 制配套的高效率、可操作的、科学合理的监控和反馈 机制,能够实现对跨校选课的有效监控,确保教学质 量,保证跨校选课和学分互认的有效开展。 总之,跨校选课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作 用很大,对研究生自身、研究生导师、学校方面来说 都意义深远。虽然广西目前还没有实行跨校选课和 学分互认,但跨校选课是大势所趋,并且广西也具备 了跨校选课的条件,期望能在广西早日实现跨校选 课。 (责任编辑:吴声) 授课教师必须认真出题,认真改卷,严格考试纪律, 坚决杜绝作弊行为。⑤考勤制度。跨校选课过程中 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对缺课达到一定次数的学生予 以严重警告,并且将考勤制度与学分制度挂钩 。 3.加强选课监管反馈 对跨校选课过程进行监管和反馈,是保证跨校 选课和学分互认顺利开展的重要方面。由于跨校选 课牵涉到高校、教师、学生、政府等多方利益,任何一 方的管理失调都会造成选课系统的瘫痪,因此,必须 加强监管、重视反馈,及时调整,确保选课系统的正 常运转。对选课系统的监管反馈主要包括以下方 面:一是对教学质量的监管反馈。教学质量是生命 线,没有了教学质量保证,跨校选课无从谈起。参与 跨校选课的各高校必须对教师的授课加强监管、认 真检查教师的备课、授课、答疑、批改作业等方面,及 时通过选课学生对授课教师进行授课质量和师德进 行测评,对测评不合格的教师取消跨校课程的授课 参考文献: 1-13陈秀琼.广西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及对策U3.广西民族学 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203—204. E2]黄冰.高等院校学分互认探讨[J].广西教育,2009, (儿):56—57. [33陈曦萌.构建职业学校学分互认机制的政策分析与建议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7):24—25. [43陈樱.云南省呈贡大学城学分互换互认问题研究[J]. 考试周刊,2008,(38):27—28. 资格,并认真总结经验。二是对高校的监管反馈。 跨校选课的基础是高校之间的互相信任和合作,为 保证跨校选课的有效开展,政府必须建立一个专门 的管理机构,此机构成员可由政府派人组成,也可由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 展重点项目“广西高校研究生跨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机制 政府和高校共同派人组成,旨在监督跨校选课过程 研究与实践”阶段性研究成果 ̄.-[200810596R023。 Cross--registration:the New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Guangxi CEN Yu,LI NaD,LIANG Jun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 541004,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raduates quality in Guangxi。proposes four—point functions which are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cross-registration,it mainly talks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s in Guangxi through cross--registration,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practicable and specific measures in cross--regis— tration. Key words:crOss—registration;graduate;education quality (上接第34页) Some Thought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Quality in Agronomy Maj 0r XU Guo—wei,WANG He--zheng,LI You—iun (Agricultural College,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 471003,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various kinds of problems in specialty practice,such as obsessional idea of students,practice base for construction,practice management and investment were discussed,SO as to improve practice quality and practical skills in agron— omy department in professional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me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O solute teaching mode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practice,enhance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talents. Key words:agricultural university;agronomy professional specialty;comprehensive practice 1O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