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单选题】(10分)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国家的财政收支是通过()来安排的。
A. 国家法律
B. 国家税制
C. 国家预算
D. 财政部门
2
【多选题】(10分)
下列名词中属于财政用词的是()。
A. 度量
B. 度支
C. 国计
D. 国用
3
【多选题】(10分)
下面哪一项属于公共需要()。
A. 图书馆
B. 花园
C. 公园
D. 公共停车场
4
【单选题】(10分) 财政运行的主线是()。
A. 财政收支
B. 国家税收
C. 国家投资
D. 国家预算
5
【判断题】(10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有两条渠道,一是市场,二是政府,财政收支的过程就是政府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
A. 对
B. 错
6
【多选题】(10分)
财政运行主要特征包括()。
A.
财政运行是财政规律与财政政策的矛盾统一
B.
财政运行是财政收支的矛盾统一
C.
财政运行具有固定性
D.
财政运行是公共性与阶级性的矛盾统一
7
【多选题】(10分)
财政实现收入再分配职能的手段包括()。
A. 财政性支出
B. 税收
C. 转移性支出
D. 购买性支出
8
【多选题】(10分)
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是()。
A. 自动稳定机制
B. 转移支付
C.
相机抉择稳定机制
D. 政府采购制度
9
【单选题】(10分)
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调节企业利润与()的分配。
A. 企业成本
B. 社会利润
C. 社会收入
D. 个人收入
10
【单选题】(10分)
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
A. 效益最大化
B. 利润最大化
C. 社会公平
D. 社会稳定
第二章测试
1
【多选题】(20分)
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二是()。
A. 非排他性
B. 非竞争性
C. 竞争性
D. 排他性
2
【单选题】(10分)
纯公共物品的市场化提供,容易产生严重“()”的状况。
A. 公共地悲哀
B. 拥挤效应
C. 搭便车
D. 过度浪费
3
【判断题】(10分)
定价体系是指把费用结构和需求结构考虑进来的各种定价组合。
A. 对
B. 错
4
【多选题】(20分)
公共定价一般包括三种常见的方法,即()、()和()。
A. 负荷定价法
B. 最低成本法
C. 平均成本定价法
D. 二部定价法
5
【单选题】(10分)
财政支出的规模应当适当,结构应当合理,要完善支出制度并加强管理,根本的目标就是提高()。
A. 财政支出总额
B. 财政支出水平
C. 财政支出影响
D. 财政支出效益
6
【判断题】(10分)
任何一项财政支出最终都要通过公共部门分配到具体的使用单位,因此财政支出是否能得到相应的产出,能否发挥最大的效益,最终取决于使用单位。
A. 对
B. 错
7
【多选题】(20分)
关于财政支出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直接效益必须大于直接投入
B.
要对项目的无形所费与所得进行分析
C.
选择的项目必须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D.
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第三章测试
1
【判断题】(20分)
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常常被人们看作衡量财政集中程度的指标。
A. 错
B. 对
2
【判断题】(10分)
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A. 对
B. 错
3
【判断题】(20分)
根据替代-规模效应理论,在危机时期过去以后,公共支出就会退回到先前的水平。
A. 错
B. 对
4
【判断题】(20分)
各国财政支出水平的差异是由各国具体国情的不同所决定的,可以利用精确的模型测算出某一个国家财政支出规模的最佳水平。
A. 对
B. 错
5
【判断题】(20分)
根据经济发展阶段论,一旦当经济发展到达成熟阶段,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的增速将高于教育支出。
A. 对
B. 错
6
【判断题】(10分)
内生增长理论的贡献在于将原来认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外在要素内在化。
A. 对
B. 错
第四章测试
1
【判断题】(10分)
行政管理支出是以一般公共服务为主的政府支出。
A. 错
B. 对
2
【单选题】(10分)
行政管理支出按费用要素区分,包括()和公用经费两大类。
A. 公用车辆
B. 人员经费
C. 公用面积
D. 人员数量
3
【多选题】(10分)
国防费用支出主要包括()。
A. 人员生活费
B. 道路桥梁费
C. 训练维持费
D. 装备费
4
【判断题】(10分)
在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科学划分中,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仍应被归入非生产性的范围。
A. 对
B. 错
5
【单选题】(10分)
按照公共物品理论,义务教育以外的高层次教育不属于纯公共物品,而是属于()。
A. 非竞争性商品
B. 市场商品
C. 混合物品
D. 非拥挤商品
6
【判断题】(10分)
政府需要和能够向卫生医疗领域提供的服务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A. 对
B. 错
7
【判断题】(10分)
马克思早就在《资本论》中谈到资本的作用时,把货币资本的投入,看作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A. 错
B. 对
8
【单选题】(10分)
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总投资其实都可以分为政府投资和()两部分。
A. 国外投资
B. 有效投资
C. 国内投资
D. 非政府投资
9
【多选题】(10分)
常见的政府投资决策标准包括()。
A.
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
B. 就业创造标准
C. 成本最小化标准
D.
资本-劳动比率最大化标准
10
【多选题】(10分)
我们国家政府介入“三农”投入的特殊性体现在()。
A.
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需要工农、城乡协调发展
B.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发展的根本
C.
我国农业部门生产率较低,自身难以产生足够的积累
D.
我们国家农业人口多
第五章测试
1
【判断题】(20分)
市场分配机制所形成的收入差距保持在一定限度内,是必要和合理的,也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
A. 对
B. 错
2
【单选题】(20分)
()是介于现收现付式和完全基金式之间的一种社会保险筹资模式,即当期的缴费一部分用于应付当期的养老金开支,另一部分用于为受保人建立养老储备基金。
A. 部分基金式
B.
完全现收现付式
C. 现收现付式
D. 基金式
3
【单选题】(20分)
纵观世界各国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有两种方式,一是开征(),二是实行收保险费制度,我国目前是实行收社会保险费制。
A.
社会保险税
B. 遗产税
C. 个人所得税
D. 财产税
4
【判断题】(20分)
财政补贴使用范围及规模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其积极作用就可能趋弱,甚至反而出现消极作用。
A. 对
B. 错
5
【单选题】(20分)
从税收支出所发挥的作用角度,税收支出可以划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
A.
平衡性性税收支出
B.
协调性税收支出
C.
扶持性税收支出
D. 刺激性税收支出
第六章测试
1
【判断题】(20分)
按照收入依据的不同,可将财政收入划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两大类。
A. 错
B. 对
2
【单选题】(20分)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税收,但因为政府发行货币就意味着政府实际上掌握了一部分商品的购买权,所以可以视其为政府获得的一种特殊的财政收入。
A. 灶税
B. 关税
C. 铸币税
D.
人口税
3
【判断题】(20分)
通货膨胀税包括在累进所得税税制情况下,纳税人收入随着物价上升而上升,出现的所谓纳税“档次爬升”情况。
A. 错
B. 对
4
【判断题】(20分)
影响一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政府的分配体制和分配政策、价格水平和物价因素。
A. 错
B. 对
5
【单选题】(20分)
政府收取的()吸收了价格机制的优点,遵循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有利于避免公共物品的过度需求,提高其配置效率。
A. 使用费
B. 税收
C. 成本
D. 消费税
第七章测试
1
【单选题】(20分)
()曾经把税收界定为: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
A. 凯恩斯
B. 列宁
C. 恩格斯
D. 马克思
2
【判断题】(10分)
如果按照税负能否转嫁,税收又可分为间接税和直接税。
A. 对
B. 错
3
【单选题】(20分)
凡税金作为价格之外的附加部分的称为(),比如我国目前实行的增值税。
A. 价外税
B. 商品税
C. 从量税
D. 价内税
4
【单选题】(20分)
亚当斯密在1776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平等、确实、便利和()四大课税原则。
A. 最少征收时间
B. 最小征收费用
C. 最少征收人数
D. 最小征收数量
5
【单选题】(20分)
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以外的负担。
A. 纳税税款
B. 纳税人
C. 税负人
D. 纳税商品
6
【判断题】(10分)
税收归宿的含义是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或者真正承担税收负担的经济主体。
A. 对
B. 错
第八章测试
1
【判断题】(10分)
替代效应就是消费者用减税或者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者重税商品的过程。
A. 错
B. 对
2
【单选题】(20分)
税收的()通常是指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实际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者的消费水平。
A. 收入效应
B. 总效应
C. 价格效应
D. 替代效应
3
【单选题】(20分)
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是指由于政府征税减少了个人的可支配收入,促使其为了维持既定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从而减少休闲增加工作时间的过程。
A. 替代效应
B. 收入效应
C. 总效应
D. 价格效应
4
【判断题】(10分)
目前我国基本国情依然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然有庞大而充足的劳动力市场供给。因此,在这种现实背景下,税收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并不不太明显。
A. 错
B.
对
5
【单选题】(20分)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指出,税收既是经济本身的(“”),又是政府可以加以运用的“人为稳定器”。
A. 非常稳定器
B. 非人为稳定器
C. 自动稳定器
D. 稳定器
6
【单选题】(20分)
供给学派主张实施“供给管理政策”,它们提出的最主要政策载体就是()。
A. 产业政策
B. 减税政策
C. 产出政策
D.
加税政策
第九章测试
1
【判断题】(20分)
相比单一税制结构,复合税制结构试目前各国普遍实行的税制结构。
A. 对
B. 错
2
【多选题】(20分) 以下哪些属于累进税率?
A. 全额累进税率
B. 超额累进税率
C. 定额税率
D. 比例税率
3
【多选题】(20分) 以下哪些属于直接税?
A. 消费税
B. 土地税
C. 产品税
D. 增值税
E. 户税
F. 盐铁税
4
【判断题】(20分)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所进行的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包括初步建立涉外税制,实行两步“利改税”。
A. 错
B. 对
5
【判断题】(20分)
从全球范围来看,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主体税种是直接税。
A. 对
B. 错
第十章测试
1
【判断题】(20分)
国债是一个特殊的财政范畴,是一种非经常性的财政收入。
A. 对
B. 错
2
【判断题】(20分)
李嘉图等价定理说明政府增发国债为手段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有效。
A. 对
B. 错
3
【判断题】(20分)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要求加入欧盟的国家赤字率必须低于3%,债务占GDP的比重不高于60%。
A. 对
B. 错
4
【判断题】(20分)
或有债务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承担的债务,它不依附于任何事件,是可以根据某些特定的因素来预测和控制的负债。
A. 错
B. 对
5
【判断题】(20分)
政府采取“机会主义”态度是形成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重要原因。
A. 对
B. 错
第十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0分)
()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
A. 国家投资
B. 财政报表
C. 国家预算
D. 国家财政
2
【多选题】(20分)
世界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预算的特征主要包括()。
A. 统一性
B. 法治性
C. 年度性
D. 公开性
E. 完整性
3
【多选题】(10分)
一般来说,如果按照预算的级次,国家预算可以分为()和()。
A. 复式预算
B. 单式预算
C. 中央预算
D. 地方预算
4
【多选题】(10分)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包括()。
A.
与经济政治体制相适应的原则
B.
贯彻民族政策的原则
C.
中央财政调控能力与地方财政自主权结合的原则
D.
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
5
【多选题】(10分)
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和()关系的问题。
A. 地方
B. 中央
C. 分权
D. 集权
6
【判断题】(10分)
我们国家从1980年开始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预算管理体制,简称财政包干体制。
A.
错
B. 对
7
【单选题】(10分)
()年财税体制的分税制改革是新中国财政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A. 1989
B. 1994
C. 2018
D. 2015
8
【判断题】(10分)
分税制改革后,增值税属于中央和地方共享的税收。
A. 对
B. 错
9
【多选题】(10分)
现行分税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包括()。
A.
地方支出责任繁重
B.
削弱了中央的支出责任
C.
加强了中央的支出责任
D.
支出责任层层下沉
第十二章测试
1
【多选题】(20分)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财政政策的目标通常被定为()、()和()。
A. 充分就业
B. 物价稳定
C. 经济增长
D. 社会平等
2
【多选题】(20分)
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政策手段,主要有税收、()、()、()等。
A. 政府公共投资
B. 一般公共支出
C. 公债
D. 罚没收入
3
【判断题】(20分)
供给学派坚持信奉“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的萨伊定律,认为供给是实际需求得以维持的唯一泉源。
A. 对
B. 错
4
【判断题】(20分)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是有效求不足,因而被称为“需求经济学”。
A. 对
B. 错
5
【判断题】(20分)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决定从2009年起实行稳健财政政策。
A. 错
B. 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