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赴品旅游
No.17,2013 现代商贸工业 ・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013年第17期 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张英环 许君 王丹丹 (安徽财经大学国贸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摘 要: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安徽省对外贸易取得了较快发展。通过从对外贸易总额、进出口结构、产品依 存度、外贸市场及市场主体对安徽省对外贸易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对于推动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提出相关 政策建议。 关键词:安徽省;对外贸易;进出口结构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对外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交 换的活动 对外贸易政策体现着每个国家的总的经济发展 策略和战略。对外贸易通过延续社会生产、实现社会产品 价值、获得高额利润率、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促进国家、企 业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积极有效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积 极迎接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对外贸易发展取得了巨大发 展成就:贸易总额不断上升、出口商品结构持续改善、市场 多元化取得新进展、民营企业出口发展迅速、外贸政策不断 完善,为安徽省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十二五”规 划中安徽省委提出要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经济开放型水平。 1 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1.1外贸发展迅速。贸易总额不断上升 安徽省对外贸易总额不断上升。2012年,安徽省货物 进出口总额达到393.3亿美元,同比增长25.6 ,在全国外 贸形势发展较为严峻的情况下再创历史新高。超越了“十 二五”规划确定的390亿美元的外贸目标和全国的增速排 在了全国第7位;另外超越了江西和湖北两个省,在中部六 省中跃居第2位。 1.2出口结构持续改善 近年来,安徽省积极调整出口结构,着力推进机电、高 新技术、文化等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取得了较 好成效,2012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 51.6 和9.5 占出口总额的54.o9%。其中,空调器、变压 变流器、工程机械等产品出口增速均在5O%以上。另外安 徽省文化产品整体竞争力提升,文化产品出口势头强劲,成 为安徽省外贸发展新亮点。 1.3海外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 2012年安徽省对外贸易市场更加广阔,对新兴市场比 重增长明显,出口东盟、中东和非洲的增幅都在85%以上; 贸易地区结构多元化初步形成,除了继续稳固传统的亚洲 欧美市场,同时也拓展了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等市场, 2O12年在非洲、拉丁美洲、东欧等新兴的市场份额的比重已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7-0045-02 上升为23.89 。两个市场的双向开拓减小了金融危机后 续影响和欧洲债务危机带来隐忧等不利影响的冲击。 1.4民营企业出口发展迅速 2012年安徽省外贸发展主体更加壮大,全省有进出口 实绩的企业达到5012家,列中部地区第一。其中民营企业 外贸发展明显快于其他主体,进出口货值达到了186.3亿 美元,同比增长了1倍,占全省的比重达到了47.4%,对全 省外贸增长贡献突出。 2安徽省当前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2.1进出口结构不合理,进口下降明显 近年来安徽省实现了完全的贸易顺差,特别是2012年 受资源型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和国内市场需求下降等 因素的影响,安徽省进口明显下降。其中,铁矿砂、铜矿砂 等资源类商品和机电设备进口额下降明显。 2.2出口结构不合理 出口商品结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外贸结构。近 年来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虽然有所改善但仍不合理,多以 初级产品和简单加工品为主,出口商品档次低、技术含量低 和附加值低,属于一种数量盲目性扩张出口。 2.3加工贸易增长乏力 近年来,安徽省一般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占进出口比重 稳步提高。而加工贸易发展缓慢:2012年,加工贸易总额为 4O.7亿美元,同比降低4.2 。加工贸易规模小,发展滞后 且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较大,大多是技术含量和产品附 加值都低的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加工能力相对较弱。阻碍 了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和工业化进程,影响了安徽省 产业综合实力的增强。 2.4外贸主体结构不合理。外资利用水平低 虽然安徽外贸发展主体不断壮大,但外贸主体结构不 完善,国有企业是安徽外贸的主力军,而外商投资企业和民 营企业对出口的拉动力较小,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尤为 缓慢。2012年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94家,比上年下降 26.2 ;合同利用外资25.3亿美元,下降26.4 ;对外资利 用水平相对较低。 一45—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2.5外贸依存度低。对经济贡献率低 2O13年第17期 为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提供强大后盾。二在国外进口安徽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 省内所需铜矿砂、铁矿砂、原油等资源类、能源类产品,以弥 (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而2012年,安徽省 国民生产总值为17212.1亿元,外贸依存度仅为14.36 , 补安徽省省内资源的不足。三是进口高污染、高耗能的产 品,避免安徽省环境污染和破坏等问题。 与全 46.8O 的外贸依存度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对外贸 3.4引导和鼓励企业“走出去” 易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较为微弱。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的扶持 3推动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出口、投资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在国 家对外贸易整体存在“转方式,调结构”的情况下,目前外贸 力度,提高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安徽省既要在信贷、 财税出口保险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 去义要建立境外生产加工基地和资源开发基地。加大海外 出口尚未成为安徽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加快安徽外 贸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改善外贸主体结 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大进口力度,积极实施“走出去” 战略等措施,让出口成为拉动安徽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3.1 改善对外贸易主体结构 安徽省工业体系门类齐全、配套工业能力较强,长期以 来马钢,铜陵有色等一大批国有企业是外贸发展的中坚力 量。但是沿海外贸发达城市的经验说明外商独资企业和民 营企业才是推动外贸发展的有利力量。故我们要逐步开放 出口经营权,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鼓励和支持私营外贸企 业的发展,增强外贸市场主体的竞争力和活力。同时充分 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个资源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大 型外贸集团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 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外商独资企业及私营企业对出口增 长的拉动力,进一步完善安徽外贸发展主体的多元化格局。 3.2优化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 我省出口已具备一定规模,在中西部位居前列,但出口 商品结构仍不合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必须以科学发展观 为指导,促使安徽省出口贸易又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转变, 实现质的飞跃。在发挥比较优势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 如纺织业、服装业、农业进行升级改造的同时在省级开发区 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基地加快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大力发 展电子信息、新材料以及环保产业等出口重点产业;将汽车 轮胎、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计算机零部件、软件、环保、信息 家电等产品培育成品牌产品。另外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低 附加值产品的出口。 3.3加大进口力度 长期的贸易顺差和贸易逆差都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 响。故安徽省在引导和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也要加强进 口力度.协调进出口在外贸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要抓住当 前人民币升值的有利时机和国家为平衡进出口贸易而鼓励 进口的优惠政策机遇.加大进口力度。一积极国外先进的 机械装备和高新技术,提高我省产业发展的技术装备水平, 投资力度,促进相关产品出口。将处于成熟期产业和相关 技术转移到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促进安徽省外贸市场 在海外不同地区的合理布局。例如推进长江股份、奇瑞汽 车在越南等发展中国家的境外加工项目和马钢、铜陵有色 在智利、澳大利亚、秘鲁的采矿项目,在非洲、中东欧、拉美 国家投资开发资源和能源。提高出口对安徽省经济增长的 贡献率。 3.5大力发展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安徽省外贸发展的薄弱环节。在经济全球 化这一大背景下,安徽省应该充分利用丰富的劳动力优势 和便捷的区位交通优势抓住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速 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基础高新技术 型产业为重点,提高加工贸易项目的科技含量和产业附加 值,针对市场需求,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进而推动安徽省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同时也促进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均 衡发展。 参考文献 Eli高勋炳.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努力提升安徽外贸竞争力[J].安徽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32—35. [2]李颖.安徽省外贸竞争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 2007,(1):60-61. [32李颖.安徽省外贸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 (2):25—26. [4]章新洲.安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初探Eli.财贸研究,2005,(5): 1l8—1l9. [5]樊雷.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山东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策略探讨[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9. [6]刘立平,幸新荣.安徽省外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口].国际贸 易问题,2O10,(6):66—71. [7]刘晓玲.湘潭市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 2Ol2,(5):70. [8]薛荣久.国际贸易E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