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及价值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最早提出学前教育公共教育思想的是( B )
A. 福禄倍尔 B. 柏拉图 C. 亚里斯多德 D. 皮亚杰 2.“恩物”的设计者是( C )
A. 卢梭 B. 裴斯泰洛齐 C. 福禄贝尔 D. 陈鹤琴 3.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哪本著作中提出胎教 ( A )
A. 《政治论》 B. 《雄辩术原理》 C. 《理想国》 D.《勤学篇》 4.福禄倍尔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 C )
A.遵循儿童的自然成长规律 B.全面发展
C.唤醒人的内在精神本质 D.发现儿童的“生命的法则” 5 .夸美纽斯为幼儿编写的读本是( C )
A.《母育学校》 B.《大教学论》 C.《世界图解》 D.《教育漫话》 6. 以“白板说”著称于世的教育家是( B )
A. 夸美纽斯 B. 洛克 C. 卢梭 D. 裴斯泰洛齐 7. 洛克的著名教育论著是( D )
A. 《母育学校》 B. 《大教学论》 C. 《爱弥尔》 D. 《教育漫话》 8.“自然后果法”是哪个教育家提倡的教育方法?( C )
A. 夸美纽斯 B. 洛克 C. 卢梭 D. 裴斯泰洛齐 9. 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是( A )
A. 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 B. 以“白板说”著称于世
C. 拟订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D. 倡导爱的教育 10. 卢梭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 C )
A.《母育学校》 B.《大教学论》 C.《爱弥尔》 D.《教育漫话》 11. 提出自然主义教育观的教育家是( C )
A .皮亚杰 B.洛克 C.卢梭 D.柏拉图
1 / 7
12.教育史上,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的教育家是( D) A.夸美纽斯 B.洛克 C. 卢梭 D. 裴斯泰洛齐
13.第一个明确要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的教育家是( D ) A. 夸美纽斯 B .洛克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14.明确地提出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认为数目、形状和语言是一切教学的最初的
最简单的要素的教育家是( D )
A.夸美纽斯 B.洛克 C.卢梭 D. 裴斯泰洛齐 15.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代表作是( D )
A.《母育学校》 B.《大教学论》 C.《爱弥尔》 D.《林哈德与葛笃德》 16. 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是( D )
A. 杜威 B. 卢梭 C .夸美纽斯 D.福禄贝尔 17. 世界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有系统地把游戏列入教育过程的教育家是( C ) A.杜威 B.卢梭 C. 夸美纽斯 D. 福禄贝尔 18.近代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奠基人,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 D ) A.杜威 B.卢梭 C.夸美纽斯 D.福禄贝尔 1
19.“儿童中心论”的倡导者是( A)
A .杜威 B.卢梭 C.夸美纽斯 D. 福禄贝尔 20.下列哪个观点不是杜威提出的( D )
A.学校即社会 B.教育即生活 C.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D. 教育即成长
21.当前美国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就是( A )教育理论的产物 A.杜威 B. 卢梭 C.夸美纽斯 D.福禄贝尔
22.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进行幼儿教育实践的教育家是( D )
A. 杜威 B. 卢梭 C.夸美纽斯 D.蒙台梭利
2 / 7
23.教育原理以“儿童生命”为其出发点,是关于“生命的原理”的教育家是( D )
A. 杜威 B.卢梭 C. 夸美纽斯 D. 蒙台梭利 24. 蒙台梭利的基本教育原则是( B ) A. “做中学” B.自由的原则 C. 要素教育的原则 D. 经验中学的原则 25. 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 A )
A.表象思维 B.动作思维 C.概念思维 D. 逻辑思维 26.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属于( B )阶段
A. 感知运动思维 B. 前运算思维 C.具体运算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27. 皮亚杰认为“守恒”是在儿童的哪一个思维阶段形成的( C ) A. 感知运动思维 B. 前运算思维 C.具体运算思维 D.形式运算思维 28.第一次提出学前社会教育主张的是( B )
A. 福禄倍尔 B. 柏拉图 C. 亚里斯多德 D. 皮亚杰 29.从教育的起源看,教育是一种( C )
A.个体现象 B.群体现象 C.社会现象 D.心理现象 30. 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的人民教育家是( A )
A. 陶行知 B. 张雪门 C. 张宗麟 D. 陈鹤琴 31. 陶行知认为旧中国的幼儿教育存在三大弊病,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 ) A .贫困病 B. 外国病 C. 花钱病 D. 富贵病 32. 提出幼儿教育应面向大众的人民教育家是( A )
A. 陶行知 B. 张雪门 C. 张宗麟 D. 陈鹤琴 33. 幼儿教育的“整个教学法”的倡导者是( D )
A. 陶行知 B. 张雪门 C. 张宗麟 D. 陈鹤琴 34. 我国的“幼儿教育之父”指的是( D )
A. 陶行知 B. 张雪门 C. 张宗麟 D. 陈鹤琴 35. 在《爱弥尔》这部书中明确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 C ) A.夸美纽斯 B.洛克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二、填空题
3 / 7
1.学前教育具有___教育性___和__福利性__的双重性质。 2.家庭教育的主要特征是:时间上的首施性和延续性方式、方法上的个别性和多样性、生活性、目标上的随意性和差异性。
3.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社会性、娱乐性、群体性。
4.婴儿教育的年龄阶段是___1.5到3岁______________、幼儿教育的年龄阶段 2
是_____3到6岁____________。
5.学前教育学的性质是_____独立性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性____。
6.____陶行知________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 7.__ _德__国教育家____福禄贝尔___________在___勃兰根堡____________首次命名幼儿园是在______1837__年。 三、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与狭义) 广义: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2.社会教育
它指家庭以外的其他社会结构、社会团体、政府部门即私人创办的为学前儿童提供的非正式的教育。 3.机构教育
指由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入学前儿童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 4.学前教育
是指对0岁至入学前的儿童身心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 5.学前教育学
教育学科中的一个年龄分支学科,这是一门研究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有目的与内容、途径与方法的特性与规律的科学。 四、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主要功能
4 / 7
1.具有促进个体适应和成长的功能 2.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3.具有选择功能
2. 简述陶行知的对儿童的“解放”思想
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够去想去思考:解放儿童的双手能够,让他们去做去干;解放儿童的眼睛,让他们去观察、去看事实: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有足够的言论自由: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儿童从鸟笼式的学校里走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使儿童做支配时间的主人。 3.简述机构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发展趋势
1.受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的约束和指导,有统一的管理体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旨在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地发展 3.有符合一定标准的房舍、设备及场地,能确保儿童最基本活动的展开 3
4.有专业人员承担教育工作通过教师资格证书的考试的
4.简述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 首先是学前社会公育观 其次是学前教育目的观
再次是学前教育方式观,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 5.简述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关于学前教育的理论
6.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其学前思想的基本内容 答:1.感知的发展阶段
2.前运算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 4.形式运算阶段
一是强调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活动的重要性 二是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批判力 三是注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游戏的作用 7. 简述杜威的儿童观及其学前教育理论 首先参与了对传统就教育的批判 其次,提出了对于儿童的认识,认为儿童是教育的中心和起点
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是经验的改造和重新组织 从做中学为原则,注重体验、操作及练习 以儿童为中心 8. 简述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
5 / 7
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生命的法则,帮助儿童发展生命,是每个儿童具有的天赋潜能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强调儿童的感官训练和肌肉联系。 9. 简述精神分析学派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是强调经验尤其是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重要性 二是强调的目的就在于健全人格的培养
三是以儿童的发展为前提开展道德教育,避免交通灌输 四是强调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创设,发展儿童多种能力,尤其是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10. 简述社会学习学派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强调个人和环境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二是儿童通过直接体验和观察产生学习 三是强调教师和成人的素质 4
第二章 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 一、名词解释
1.儿童观:是指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态度。
2.社会主导形态的儿童观:是指一定社会中的政府机构、法律机构其他居支配地位的人们所持对儿童的看法、态度。
3.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是指哲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学术领域。
4.大众意识形态的儿童观:是指广大人国民对于儿童的根本认识和态度,这是一种最具体实际意义的儿童观。
5.价值:是人的需要与满足的对象之间的关系。
6.教育价值:是指主体的教育需要通过教育客体得到满足,是主客体之间以教育为纽带的一种利益关系。
7.学前教育价值:是哲学意义上对学前教育价值关系中主客体之间关系的性质、类型的确认和定位。
8.教育观:是指人对学前教育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9.学前教育目的观:是指学前教育活动的最终结果,或是学前教育理想的代表性的表现。
10.学前教育环境观:对于学前教育环境的根本认识。
6 / 7
11.学前教育课程观、教育观、评价观:这三方面的观点可以统称为学前教育实践观。 二、填空題
1.儿童观的主要形态有__社会主导形态_______、_____学术理论形态____、______大众意识形态________
2._____幼儿教师的教育____观是大众意识形态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大众意识形态儿童观中,根据人们的儿童观的牢固程度和功效,可区分为两种具体的儿童观是_____形式性儿童观或理念性儿童观__________与实质儿童观或功效儿童观__________。
4.大众意识形态儿童观的特点是_______实感性_、差异性_______、不系统性___________。
5.学术理论形态的儿童观的特点是__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或背景______、_____阐述系统__、_____全面____。
6.儿童观的结构有_____自然层面______、_社会层面__________、精神层面______________。
7.儿童观经历了从_国___本位的儿童观到家___本位的儿童观到___神本位的儿 5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