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11~20各数的认识》第四课时
单 位:明月湖小学 主备人:杨丽锋 审 核 :
授课人: 年级 班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上册79页例6
【教学目标】:
1.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乐园”的活动,使学生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掌握十几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练习,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数学意识。
2、鼓励学生能够用多种算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够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加几和十几减几的算法,现在我们来玩个小游戏,看看哪位同学可以又快又好地口算出来
(出示题片):10+3= 12+5= 14+1= 13+6=
18-2= 19-7= 15-5= 17-4=
2、猜数字:
14、15、( )、( )、18、( )、( )
20、19、( )、( )、16、( )、( )
2、4、6、( )、10、( )、14、16、( )、20。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前一段我们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有关知识,大家掌握的都很好。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到数学乐园去玩一玩,你们想不想去?(想)好了,排队,咱们出发吧!
(一)教学例6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孩子们,看着我们这队人谁能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先同桌互相说,然后再指名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选择性的板书:
(1) 一共有多少个人?
(2)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3)再来几个女生就和男生一样多了?
(4) 小丽排在第10,小宇排在第15,猜猜他们之间有几人?
……………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重点引导第四问)
师:(1)要求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我们得先知道什么?
生:小丽排在第10,小宇排在第15.
师: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探究方法:(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1) 数一数
(2) 画一画
(3) 算一算
请列式计算的同学说一说理由,为什么用减法?
3、游戏:“对口令”
师:同学们刚刚积极动脑解决了一个个问题,下面让我们来做个游戏放松一下。
介绍游戏规则:
这个游戏是以击鼓传花的形式来完成。教师拿出一张写有数字的卡片说:“我说几,”铃鼓传给一个同学,这个同学说:“我对几。”再把铃鼓传给下一个同学说:“几和几组成几。”依次类推往下传。如果有说错或重复的,要他给大家表演个节目,再往下继续进行。
4、袋鼠学跳远:
“数学乐园”运动会快开始了,小袋鼠报名参加了跳远,为了能得第一名,小袋鼠每天都在努力练习。今天,小袋鼠又在练习,它从11一直跳了4格,跳到了“?”。大家想想问号是数字几?你怎么知道的。
三、巩固练习,全课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在“数学乐园”里大家玩得开心吗?
生:……
师:今天是10月12日,咱们6天后再来玩。是哪一天呢?
2、想一想,猜一猜
出示要求:这是一个隐形小动物,是“数学乐园”的国王送给大家的纪念物,你们想知道它是什么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第81页完成“数学游戏”。
3、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师生共同总结。
(学习了数与我们生活是离不开的。)
3、四、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 年 月 日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