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生产注重农艺与农机的共同发展,从播种前整地,到播种,再到收获前田间管理,最后到收获,都有了一套系统的农业科技知识作为规范,当然整个过程也离不开农机的使用。农艺除了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其对籽粒选育、种植方式、生长管理和收获等都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根据作物品种的不同,并结合不同地理生长条件,通过多年反复试验得到的一种种植模式或规律,与传统的经验种植不同,现代农业对农艺有了更高要求,现代农艺技术发展要围绕“操作简便、节省成本、稳产高产”等生产目标。农机为作物生长及收获提供所需的生产机具,主要有耕种类机具、田间管理类机具以及收获类机具,其主要作用是节省人工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损失,节约成本,在农业生产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机与农艺的结合也存在很多矛盾。我国农业发展到现在农机都是一味的服从农艺要求,农艺稍作改变就需要新的农机同样进行改进,往往造成农机制造或使用上的困难。此外,搞农艺的不懂农机设计和生产的复杂,搞农机的也不了解农艺发展需求的不断变化。一般来讲,农艺的不断进步,必然要求相应地革新生产工具;而新的生产工具的出现,又使先进的农艺不断得到巩固、充实和完善,推动农业生产向前发展。农机与农艺之间矛盾主要是:农机与作物的品种之间的矛盾;农机与耕作制度之间的矛盾;适宜机械化操作的农机与适宜手工操作的农艺之间的矛盾;农机的单一性与农艺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农机的固定性与农艺的多变性之间的矛盾;农机有限的可靠性与农艺较强的农时性之间的矛盾;国外农机与中国的农艺之间的矛盾等。实际上,农机与农艺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矛盾的2个方面,其互相结合和互相适应的过程又是矛盾和互相促进的过程。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和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农机与农艺的矛盾,不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且牵扯到整个农业系统和工业系统的体制及经济结构,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好,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的实现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