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现浇施工方案。 (一)工序流程:
地基处理→支架放样→支架搭设→支架标高控制→支架预压→盖梁底模安装→绑扎钢筋→模板安装→浇筑→养生→拆模、拆支架。 1、地基处理
盖梁部位均在陆地上,土质以粘土为主,对此情况进行原地面清表后平整压实,再分两层做40cm5%灰土构成基础;
A、整平碾压:原地面采用光面碾压机碾压5遍,如出现局部弹簧现象应挖填处理,压实后再进行整平。
B、铺设灰土:在碾压平整结实的原地面上分2层铺设40cm5%灰土,每层用人工找平,振动压路机振压一遍,再以20吨铁三轮压三遍,压实度达90%以上。
C、再在灰土位置上铺设20cm的方木(长2m),以分摊支撑点受力情况,高程也必须提前计算好以便在现场控制。
施工注意点:(1)施工现场积水应及时排除,对于受浸泡的地基严禁车辆跑动;(2)接近墩柱四周机械不能碾压到的应采用蛙式打夯机或人工夯实;(3)养护用水应集中流放,且引至边沟,不得直接排放至受力基底上。 2、测量放样控制
根据全线联测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闭合导线测量放样。其精度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轮扣式支架细部放样工作应根据轮扣式支架搭设要求进行,以盖梁横桥向中心线为基准线,横桥向每个立柱孔采用0。6m*8档布置,纵向为1。2米间距布置,各线交点即为支架点,在立柱位置扣除支点. 3、支架搭设
架立支架,平面布置按每孔支架点布置示意图进行控制。支架搭
设顺序为:放样→放置垫块→安放底座→设立杆→调节高程→接高立杆→安设顶托→放置8#横向对焊槽钢→放置方木.(详见附图)
按纵横向60cm间距布置轮扣支架。支架底部及顶部为可调节杆,调节高度为每端80cm.支架顶端布置:横桥向先铺设8号对焊槽钢于顶托上,其上布置10*10cm方木,间距40cm,模板铺设于方木上。 4、模板加工、拼装、拆模
模板施工顺序:模板制作→安设底模→放置侧模→拆模卸落。 模板制作应在规定误差范围内,模板制作焊接要牢靠,面板拼接缝口要齐,且拼装要正交.以保证上部拼接时缝口不挠曲,现场技术员应对模板全面检查,不符合规范要求应重新拼接。
安设底模:对焊槽钢、方木安设完毕后即铺设底模,在墩柱处应用小块竹胶进行组合拼接,应注意底模缝口通直.为防止底模发生纵向位移,每块模板缝口设置在纵向方木上,缝口周围与方木用铁钉连接。
侧模:侧模采用大型整体钢模板。
拆模、卸落:模板卸落必须在砼强度达到95%设计强度方可进行拆模。可通过平行养护的试压块试压得出数据值。卸落时先打松侧模下木楔子,将侧模从端部依次下部。支架卸落应从中向两侧依次卸落,打松顶部螺栓,卸落支架。支架应归类堆放整齐,打捆运输到支架搭设处.
5、支架预压、卸载:
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支架搭设完成后,用砂袋对支架进行预压,预压荷载不得低于盖梁重量,以消除地基沉降及非弹性变形,同时测出弹性变形数据,以在施工中预留一定的高度.
根据以往施工的经验,支架加载2天后趋于稳定,故预压天数为3~4天.前2天每隔6小时进行一次沉降观测,第三天每8小时一次
观测,达3天以上且支架比较稳定,即连续两天沉降在±2mm以内,预压可以结束。卸载以水管将水排出,不得流到承载地基范围内,砂袋以汽吊吊下。
预压前,预压过程中及卸载后的每次观测均需做好记录,及时分析沉降因素,计算出弹性变形量,作为施工标高控制的依据。 6、钢筋的加工、绑扎、安装、电焊
钢筋加工、绑扎安装及电焊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钢筋库地面以混凝土浇成,钢筋用垫木支撑,尽可能保护它不受机械损伤和不受由于暴露产生锈蚀现象。安装时,钢筋表面应无灰尘、有害锈蚀、松散锈皮、油漆、油脂、油或其它杂物。钢筋储存应设标志牌,不同级别的钢材和不同规格的钢材要分别储存。 7、砼浇筑养生:
每片盖梁混凝土采用一次浇筑。砼振捣必须充分密实,砼表面不再出现气泡,砼面没有显著下沉,且泛浆形成水平面为止。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器振捣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做到直上直下,快插慢拔,不得碰模板。分层浇筑时每层砼厚度不超过30cm,在振捣上层时,应插入下层10cm,每一振捣点要掌握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振捣密实,过长会使砼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一振点时间为20-30s,振捣插点要均匀排列,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作用半径,且应重叠一部分.振捣时,不允许将振动棒支承在结构钢筋上,预埋件位置处不宜紧靠模板振动。
砼浇筑完毕,初期养护非常重要,是保证其正常硬化,防止脱水或干缩现象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浇筑完1-2小时后用土布覆盖,并须加强洒水养护,养护周期不少于7天。 8、主要荷载计算:
一片盖梁总长28.579m,相邻两立柱间距为5。534m,宽1.4m。我们拟采用横向0。6m的档距,顺桥向1.2m的档距. 上部荷载计算
(一)、 上部结构荷载
1. 新浇钢筋砼的重量: 3。25t/m2 (钢筋砼按照2.5T/m3计算)
2. 模板.支架重量: 0。06t/m2 3。 施工荷载: 0.35t/m2 4. 振捣时的荷载: 0。28t/m2 5。 倾倒砼时的荷载: 0。35t/m2
则: 1+2+3+4+5=3.25+0。06+0.35+0.28+0。35=4.29 t/m2 钢材轴向容许应力: 【σ】=210Mpa 受压构件容许长细比: 【λ】=140 (二)、地基验算
根据支架布设情况(0。6*1。2m),根据上面计算上部荷载为4。29 t/m2,则每支点部位的地基荷载应为4.29*0。6*1。2=3.1T. 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及《桥涵》,在清表后的老粘性土层上做厚度40cm以上5%的灰土,压实度达90%以上,每平方米的地基承载力为15—20T左右.支撑点的地基面积采用0.2m×2 m=0.4 m2
则:15×0.4=6T>3。1T 满足要求 (三)、钢管的布置、受力计算
盖梁采用Φ42mm,壁厚3mm的无缝钢管进行满堂支架立设,并用钢管卡进行联接。
通过上面计算,上部结构荷载按4。29t/m2计,钢管间距0.6×1。2m间隔布置,则每区格面积: A1=0.6×1。2=0.72m2
每根立杆承受荷载Q: Q=0。72×4.29=3.1t
竖向每隔h=1.2m,设纵横向钢管,则钢管回转半径为: i=hµ/【λ】=1200×0。65/140=5。6mm 根据i≈0.35d,得出d=i/0。35,则 d=5.6/0.35=16mm,则选Φ42mm钢管可. Φ42mm,壁厚3mm的钢管受力面积为:
A2=π(42/2)2—π((42-3×2)÷2)2=π(212—182)=367mm2 则坚向钢管支柱受力为:
σ=Q/A2=3。1T/367mm2=2.204×103×10N/367×10-6m2
=8。45×107Pa=84。5Mpa〈210Mpa 应变为: ε=σ/E
=84。5×106/210×109 =4。02×10—4
长度改变 L=εh (注h=2.03m) =4。02×10—4×2030 =0。82mm 做为预留量,提高模板标高. (2)、轮扣式支架设计及布置
通过上式计算,确定采用¢42mm,外径,壁厚3㎜ 的无缝钢管做为满堂支架,间隔0。6×1.2m,支架底部及顶部设剪刀撑,并在底部增设纵横向扫地撑,可以保证满堂支架的整体稳定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