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绑扎规范要点
操作工艺
一、 基础垫层要清理干净,用红笔和墨斗弹放钢筋位置线。
二、 按钢筋位置线布放基础钢筋。
三、绑扎钢筋网,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中间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 牢,双向主筋的钢筋,必须将全部相互交点绑牢,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线扣要成八字形绑架,(左右口绑扎)
四、大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马蹬或混凝土垫块,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马蹬下应放在下层钢筋网上。
五、 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双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六、 独立基础、为双向弯曲,其底面短向的钢筋应放在长向钢筋的上面。
七、 现浇柱与基础连用的插筋,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箍筋的 位置一定要绑扎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
八、 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 70mm。
九、 钢筋的连接:
( 1)钢筋连接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2)若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则接头相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绑扎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倍搭接长度(LL);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区段的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位于同一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25%;
(3)当钢筋的直径d>16mm时,不宜采用绑扎接头;
(4)纵向受力的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值)且不小于50mm。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②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基础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 于50%。
十、基础钢筋的一些规定:
( 1)当条形基础的宽度B≥1600mm时,横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0.9B,交错布置;
( 2)当单独基础的边长B≥2500mm(除基础支承在桩上外时,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
至0.9B,交错布置。
十一、基础浇筑完毕后,把预留墙柱插筋调整理顺,保证插筋位置准确。
十二、承台钢筋绑扎前,一定要保证桩基伸出钢筋到承台的铺固长度。
十三、主控项目
基础钢筋绑扎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十四、一般项目
基础钢筋绑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规定。
十五、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筏板基础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构件绑扎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钢尺检查
网眼的尺寸 ±20 钢尺量连续3档,取最大值
绑扎钢筋骨架 长 ±10 钢尺检查
宽、高 ±5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间距 ±10 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
排距 ±5
保护层厚度 ±10 钢尺检查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尺量连续3档,取最大值
钢筋弯起点位置 20 钢尺检查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预埋件水平高差 +3,-0 钢尺和塞尺检查
绑所缺扣、松扣数量 不超过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观察和手扳检查
弯钩和绑扎接头 弯钩朝向应正确。任一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均不应小于规定值,且不应大于规定值的5% 观察和尺量检查
箍筋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弯钩角度和平直长度符合规定
十六、 成品保护
钢筋绑扎完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钢筋的变形、位移。
浇筑混凝土时,应搭设上人和运输通道,禁止直接踩压钢筋。
浇筑混凝土时,严禁碰撞预埋件,如碰动应在设计位置重新固定牢
各工种操作人员不准任意掰动切割钢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