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5年(第5卷)第01期 学校体育学 大学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以大学为例 张坦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上海 200241) 摘要: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以及数理统计等方 法对河南师范大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课外体育饭炼已经成为我校部分大学生课余生 活方式的重要形式之一,我校大学生大部分是喜欢,并不同程度地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但活动量相对不足,饭炼的方式、场所,及饭炼 项目存在较明显的集中趋势,在课外体育饭炼动机、参与率,周锻炼次数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运动场地的不足和没有兴趣是 限制其参加课外体育援炼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 课外体育锻炼 现状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8 0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1(a)-O084--02 1.2.1文献资料法 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是指体育课以外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总称…。 学生在课外是否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对其身心健康都有重要的影响。 戏等挤占了体育锻炼的时间,造成学生的身体素质日趋下降 J。而课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国内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研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要求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在校大学 但近些年来,部分高校学生进入大学后对电脑的严重依赖,上网、游 究论文,为从总体上把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研究打下基础。 外体育锻炼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掌握 体育锻炼的方法和技能极为重要[11。因此本文通过对我校大学生课外 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l90份,回收率为 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现阶段我校大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95%。 时的倾向、认识、需求和困难,对我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出进一步的 改进对策与建议 】。 1.2.3数理统计法 将收回的有效问卷用Excel软件进行相应的数理统计。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我校的普通普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0名大学生,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参加课外锻炼的人数与态度 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数是衡量高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指 标,是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由于课外体育活动的 形式灵活多样,可按个人兴趣、爱好和计划进行,而且不论水平多 男女各100名,所有研究对象均为自愿参加,身体健康,无生理疾病。 1.2研究方法 表1 我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意向统计表 表2 我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态度统计表 非常喜欢 人数 % 50 51.5% 30 32.3% 喜欢 人数 25 30 % 25.8% 32.3% 无所谓 人数 15 20 % 15.5% 21.5% 不喜欢 人数 5 8 % 5.2% 8.6% 讨厌 人数 2 5 % 2.1% 5.4% 男生 女生 表3 我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项目选择统计表 慢跑 男生 女生 38 40 篮球 20 8 排球 15 9 足球 10 8 羽毛球 5 12 乒乓球 4 10 网球 2 3 健身操 1 2 其它 2 l 表4 我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统计表 缺少场地 男生 女生 35 30 没有时间 10 12 无人指导 15 13 没有兴趣 25 15 没有伙伴 8 20 其它 4 3 表5 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 2h以下 男生 女生 15 l8 2~3h 30 35 3~4h 25 30 4~5h 10 5 5h以上 7 5 表6 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 3次以下 男生 女生 20 35 3~4次 35 35 4~5次 30 18 5次以上 12 5 ①作者简介:张坦(1987一),女,汉,河南省泌阳县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适应与线粒体调控。 84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学校体育学 高都有机会参加,因而吸引着大多数学生t 。 201 5年(第5卷)第01期 集中在3~4次,女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明显不如男生。另外我 从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学生中有92.8%的男生和91.4%的女 校男大学生每周锻炼次数3次以下的占2O.6%,女大学生每周锻炼 生愿意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这说明我校大部分学生愿意参加课外 次数3次以下的占37.7%。这个结果说明我校部分大学生的课外体 体育活动,而且男生的积极性高于女生。 育锻炼状况仍不容乐观,部分学生难以达到满意的锻炼效果。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喜爱程度也是评价高校体育工 作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结果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非常喜欢和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的同学占大部 3结论 我校大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有正确的认识,有明确的锻 分,男生为77.3%,女生为64.6%。反映出我校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 炼目的,能够不同程度地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特别是有部分同 炼的态度是积极的,并且男生的积极性大于女生。 2.2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项目选择 学能够经常自觉地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活动,这是很好的现象,值得 好好学习。但是有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由于各种条件因素的限制 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是建立在自觉自愿基础上的,因此学生选 不能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这方面应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择活动项目的倾向对高校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 我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首选项目是慢跑和球类等趣味性 值,调查结果如下。 较强的活动,锻炼的主要场所集中在学校运动馆,参与方式主要是 从表3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呈现 以学校组织和个人单独活动为主。 多样化倾向。男生选择项目的排序依次为慢跑、篮球、排球和足球, 我校大学生每周课外体育的时间与次数还有待提高,学生在 女生选择项目的排序依次为慢跑、羽毛球、乒乓球和排球。从选择 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上还缺少专门的指导。 内容上看,男生更多地倾向于选择富有激烈对抗的、竞争性的项 课外体育锻炼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方 目,女生更多选择对抗性不强的项目【4】。 式之一,但是阻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仍是多方面的。 2.3影响我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 其中缺少场地、没有兴趣和无人指导是最主要的原因。 从表4可以看出,影响我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是 多方面的,而且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影响男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 参考文献 因素主要是缺少场地、没有兴趣和无人指导,而女生的影响因素最 [1】吴秋林.江西省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 重要的有缺少场地、没有伙伴和没有兴趣。另外组织形式老化、锻 发展 I。 国体育科技,2002(6):41-44. 炼形式、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课外体育锻炼的 【2]孔凌鹤,孔安娜.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J].当代教育科 学,2010(21):55—56 [3】李燕强,侯玉鹭.普通高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J】.广州体育学院,2005,25(4):127-129. 2.4 我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次数 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次数表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过程中的运动量与参与锻炼的频率,是反映学生能否通过体育活 [4]刘志明,周建伟,吴兰芬等.宁波市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情 动达到健身健心的重要指标之一[4l。 况调研报告[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85-87. 从表5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集中在 [5】张恳,李龙.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课余体育竞赛的改革与发展 2~4 h,男生占55%,女生占65%。从表6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每周参 [J】.体育学刊,2009,16(7):75-77. 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生集中在3~5次,女生 (上接83页) 际情况,但会忽略了部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所以,学生在课 活动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体育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身体 堂上不仅仅要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也应当融入与自己相适 在教学中 素质;而以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则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同不 应的学习方法,两相结合,更有助于提升个人能力。因此,断地身体联系和体能培训,掌握一定的体育方法,达到强身健体的 正确认识学法的重要地位,实现教学和实践的平衡,是当前高校体 目的,掌握一定的技能。 育课应当选用的正确教学方法。 根据数据调查显示,现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仍是较为注意 身体练习之类的方法来运用,而忽视了以活动探究为主的教学方 7结语 在当下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进行教学改革的时期,作为教 法的灵活运用,表明现在的教育方法在个人能力发展、情感培养和 研究等方面的都没能很好的体现。《纲要》中指出教学方法应当注 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将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同 重对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进行着重培养。现阶段多采用的身体 时注重统筹兼顾,维持课堂教学的平衡。将“学生自主学习”和“教 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也能够有效传递知识给学生,但缺少了学生 师引导学习”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努 其积极性 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影响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和创造性不符 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当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合新时期的体育课精神以及《纲要》的指导要求。 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调动,从而推动了普通高校的供给体育课程 改革的发展,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全 6普通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情况 教师的教的方式与学生学习的方式相互影响和制约,共同作 方位的健康发展。 用于教学的过程。因此对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里的学习方法知道 参考文献 1】蔡敏华,吴国辉.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方法选用的现状分 及知道情况做出了调查,结果显示学习方法在现阶段的教学中还 [未完全发挥出其指导作用。学习方法作为多边活动中的一项重要 内容,还未能在实际中得到重视和应用。这反映出老师没能对学习 方法进行重视,也未对其作出深入研究,同时学生也没能形成自己 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8(9). [2】庄艳华.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选用教学 方法的现状研究[D].苏州大学,2007. 3】李建生.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发展趋势探讨【J】.河北体育学院学 的学习方法。教师传授的或许是一种可行的方,但并不一定完全的 [报,2004(4). 适合自己。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要综合所有学生的情况,考虑到学生 的能力和水平,因而在教学方法的选取方面会更加倾向于大多数 学生的接受范围。这种做法虽然在最大程度上照顾到了学生的实 当代体育科技(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1 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