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微生物降解菌对土壤中有机磷农药降解作用的影响

来源:赴品旅游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17期 资源与环境科学 微生物降解菌对土壤中有机磷农药降解作用的影响 ’马丽娜 (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3) 摘要通过优化降解茵——阴沟肠杆茵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开展阴沟肠杆茵对在土壤中有机磷乐果农药降解的试验研究 结果 表明:按常规使用浓度使用乐果后,其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2.72 d,14 d后的乐果残留量为28.574 m g。在添加了等量的阴沟肠杆茵 发酵液后,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提前到2.47 d,14 d后的乐果残留量为12.932mg/kg,说明阴沟肠杆茵在土壤中对有机磷农药乐果有较好的 降解作用。 关键词有机磷;阴沟肠杆菌;降解 中图分类号X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1)17—0263—01 有机磷农药是一类有机磷酯类化合物,具有高效杀虫 能力,也是我国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农作物杀虫剂,每年用量 都在10万t以上,占我国农药总产量的80%以上。随着有机 阴沟肠杆菌发酵液250 g/mz;处理4:在开花期喷施乐果800 倍液250 g/m 和阴沟肠杆菌发酵液5倍液250 g/mz;以清水 作对照(CK)。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0mz。 1.4试验过程 磷农药的大量使用,80%一90%的有机磷进入环境l】-2]。有机磷 农药在提高农产品品质、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对土壤、水 体、大气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污染,也给人类 和动物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我国许多农副产品因农药残留量 超标影响其出口,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微生物是环境中 有机磷农药降解的主要方式之__[3-51。2008年,福建省农科 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优化降解菌——阴 沟肠杆菌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开展了阴沟肠杆菌对在 土壤中有机磷乐果农药降解的试验研究,以期研究阴沟肠 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对乐果降解的机理,为其在农产品、 土壤等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降解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现 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空心菜种子先撒播后移栽。田间管理按常规进行。试验 于2oo8年9月15日(空心菜开花期)喷雾施药,施药当天 天气以晴为主,间或多云,无降雨过程,平均气温25—35℃。 施药后待药液干时开始取样,此后1…3 5 7、14 d分别取样, 取样后立即进行预处理。 1.5测定方法 取土壤样品20 g于250 mL三角瓶中,加入100 mL二 氯甲烷,在振荡器上振荡提取20 min后加1 g无水NazSO , 抽滤。滤渣用10mL二氯甲烷洗涤2次,合并滤液,于旋转 蒸发仪上蒸干,甲醇冲洗并定容至20 mL,供液相色谱测定。 2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处理1、2未使用阴沟肠杆菌,其降解半衰 期分别为2.72、2.64 d,14 d后的乐果残留量分别为28.574、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福州市新店镇蔬菜研究所进行,试验地地势平 坦,为灰泥田,排灌方便,pH值6.7。 1.2试验材料 18.308 mg/kg:处理3同时施用等量的乐果与阴沟肠杆菌 发酵液,乐果降解的半衰期提前至2.47d,14d后的残留量为 12.932 mg/kg。降解率为54.7%;处理4同时施用等量的乐果 与阴沟肠杆菌发酵液5倍液,乐果降解的半衰期提前至 2.54 d,14 d后的残留量为16.515 mg/kg,降解率为42.2%。 3结论与讨论 供试药剂:40%乐果乳油(上海亚泰农资有限公司生 产)。试验品种:泰国白管空心菜。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即处理1:在开花期喷施乐果8oo倍液 250 g/m :处理2:在开花期喷施乐果800倍液250 g/m 和清 水250 g/m ;处理3:在开花期喷施乐果800倍液250 g/m 和 国内外对微生物降解农药有了较多的研究,因为微生 物降解能耗低,不易造成二次污染而成为研究热点。该试验 通过阴沟肠杆菌对乐果在土壤中残留降解的研究结果表 表1有机磷微生物降解剂阴沟肠杆菌对乐果在土壤中降解的影响 注:相对降解率(%)=(对照样品残留量一处理样品残留量)xl00/对照样品残留量。 作者简介收稿日期马丽娜(1974一),女,福建福州人,农艺师,从事微生物相关 研究工作。 2011-07-01 明:按常规使用浓度使用乐果后,其在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 (下转第268页) 263 资源与环境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17期 2.8加入不同比例体积的已腐熟堆肥对堆肥过程的影响 草末加入不同体积比例腐熟堆肥会对堆肥过程产生影 响(表3、图8)。首先是草末:堆肥=3:2比例升温情况比草末: 堆肥:1:2比例要好,外观上肥堆发热好,变色快。1:2处理在 堆肥中期加入1份体积的草末,但温度升高后快速下降,发 酵情况不好;建议草末中添加堆肥的比例以草末:堆肥=3:2 为好,有利于肥堆发酵升温,但草末比例也不宜过多,因为 这样会增加草末结块情况。草末和堆肥:1:2处理虽然草沫 表4..不同比例的草末和堆肥混合处理的外观变化比较 ————面而 巧 ——— 而=T 草末:堆肥=3:2 ,■—二二 Q= 二 Q = Q= =! = Q 彗 结块蠢 , 差 挛 篁喜曩 答霎挛: 臭味 有轻微羹簦丢 热,变黄绿色 无臭味,草末 委奁 琵 芫羹 着苫 。 看装 … ’’, 体积变化较小,堆体温堆 体不发热,表层变干, 度接近室温,草末在堆手 摸较干爽,少量结块 热,无臭味,草末只有 体中基本不可辨认,少触 量可辨认,黄褐色 量结块.无臭味 少 堆 体不发热,表层变干, 草末和堆肥量基表层变干,堆体手触不热,堆体体积变化不大,表层变干, 摸较湿润,少量结块, 草末全变色,不起温,少手 本相同,绿色,有部中心部分轻微发热,温度堆体手触不热,中心部分轻微 草末:堆肥=1:2 量结块.无臭味 无 臭味,草末有部分可 分结块,有轻微的低,内外无臭味,内部草末发热,外面不热,内外无臭味, 辨 认,黄绿色 除臭味作用,但考虑到成本因素,也可以只添加已腐熟堆肥。 草末是园林绿地5一l0月产出的主要绿化垃圾之一, 利用前一年秋季收集的落叶和修剪树枝等原料生产的堆肥 在5月已经基本腐熟,作为草末堆肥时的主要添加辅料,原 料易得,实际操作可行,有利于合理安排好堆肥场的轮作。 与使用锯末、谷壳作为草末堆肥调理剂[8l相比,堆肥周期缩 短,克服了锯末、谷壳等调理剂原料短时间内不容易腐熟的 缺点。 4参考文献 堆肥日期 [1]李季,彭生平.堆肥工程实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O5—112.185-212. 图8不同比例的草沫和堆肥混合处理的温度变化 不容易结块,但不利于发酵升温。 3结论与讨论 【2]陈广银,王德汉,吴艳,等.不同时期添加蘑菇渣对落叶堆肥过程的影 响Ⅲ.环境化学,2008,27(1):82—86. f3】陈明忠,翁俊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及其应ff]iJ].福建农业科 技,2006.4(3):59-61. 通过在草末中加入已腐熟堆肥、EM菌以及不同体积比 例混合试验,并对堆肥过程中的外观、温度、pH值、EC值等 指标进行观察测定,得出以下结果:草末堆肥体积和重量损 失很多,特别在前7 d体积损失最快,后期变化减弱。草末中 f4】栗绍湘,李玉俊,郭洪嘉,等.堆肥过程中的保氮技术fJI.环境卫生工 程,2001,9(4):185—186. 【5]汤江武,朱利中.不同堆肥条件对种子发芽指数影响的研究fJJ-浙江 农业科学,2008(5):583—586. 【6】鲁艳英,金亮,王谨,等.EM菌组成鉴定及其消除垃圾恶臭研究【JJ.环 境科学与技术,2009,32(8):62—63. 加入已腐熟堆肥有利于控制臭味,减少堆肥氮损失,降低堆 肥的pH值和EC值,减少结块,是较理想的混合堆肥方式。 草末和堆肥混合体积比以3:2为好。添加EM菌作为废弃物 处理中常用的除臭方法 ,在草末堆肥时添加也起到一定消 (上接第263页) [7】汪植三,苏镇松.有效微生物活性菌菌剂净化畜舍空气效果的试验fJ1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18(S1):102—105. 【8]魏元帅,常智慧,韩烈保.添加辅料及引入外源微生物对草屑堆肥的 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S1):591—593. 4参考文献 [1】王乃亮,杜斌.微生物对环境中农药的降解作用『JI_甘肃科技,2010 (21):93—95. 为2.72 d,14 d后的乐果残留量为28.574 mg/kg。在添加等 量的阴沟肠杆菌发酵液后,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提前到 2.47 d,14 d后的乐果残留量为12.932 mg/kg,说明阴沟肠 杆菌在土壤中对有机磷乐果有较好的降解作用。为了全面 了解阴沟肠杆菌在有机磷农药降解上的应用,该降解菌及 代谢产物的二次污染问题、降解机理、生物降解代谢途径、 降解酶提取、菌制剂和酶制剂的研制将作为下一步的研究 要点t6] + [2】张婵,廖晓兰.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降解技术研究进展IJ1_广西农业 科学,2010,41(10):1079—1082. 【3]刘建利.微生物降解有机磷农药污染的研究进展【J1.生物学杂志, 2010,27(4):79—82. [4】王连祥,阂桑,袁方曜,等.不同微生物菌剂降解土残农药的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10(4):75—78. 【5]张素琴.微生物分子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f6】6林抗美,窗雪芳,马丽娜,等.有机磷农药降解菌一阴沟肠杆菌的生物 学特性[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9):382—386. 一— 一-——卜-—・ -— 一-—-卜一+一+ (上接第264页) 增产6.13%。而在小麦孕穗期至灌浆期喷1次或2次清水与 空白对照比较有增加干粒重的作用,可能是与当时的天气 连续干旱有关。 4参考文献 【lJ1梁焕如.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在小白菜上应用试验报告fJ1.上海农业科 技,2011(2):94—95. 【2】韩效钊,吴云,曹慧平,等.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对大豆生物学性状及 268 产量的影响[J1.黑龙江农业科技,2011(4):58—59. 【3】张艳.叶面肥的特点及如何正确使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1 (9):125. 17—18. ’ 【4】岳红伟.不同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J].现代化农业,2010(2): [5】黄长志,周秋峰,王保林.施肥对小麦花生两熟制作物产量和品质的 调节效应研究『J1.农业科技通讯,2011(5):54—55. 【6】赵霆,张娟,杨慧霄,等.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效应研究[J].现代农业科 技,2011(6):308. 【7】王明义.作物对肥料吸收利用方式[J】.中国农贸,201l(8):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