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丰⽔以西
晋太康元年(280)前,今天的丰城还叫富城,因“⼈⼝未集,城郭未竣”,县治迁丰⽔以西,县名在当年就改为丰城。
历史沿⾰
丰城在汉代属于豫章郡南昌县地。东汉建安⼗五年(210)孙权分南昌县南境⽴富城县,以治富⽔之西⽽得名。晋太康元年(280),县名改为丰城。
南朝梁武帝⼤同⼆年(536),以县⼤难治,因割县之东境,分⽴⼴丰、新安⼆县,别⾪抚州总管府巴⼭郡。隋初,废新安⼊⼴丰县。
隋开皇九年(589),罢豫章、巴⼭、豫宁三郡,改置洪州;并丰城⼊⼴丰县,初⾪抚州,后属洪州。荣塘县治遂废。仁寿⼆年(602),避炀帝杨⼴讳,复名丰城。⼤业⼗⼆年(616),林⼠宏(弘)陷豫章,县治废。
唐武德五年(622),复置丰城县,属洪州。并以原治(今故县)毁于战⽕,于永徽⼆年(651),移县治于章⽔东岸(今⽼城区)。天佑⼆年(905),梁王朱全忠因其⽗名诚,遂改丰城为吴皋。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复改吴皋为丰城。宋,⾪属当时的洪州。
元⾄元⼆⼗三年(1286),以丰城户满五万,升丰城为富州,属龙兴路。先后⾪属江西⾏中书省隆兴路、龙兴路辖域。
明洪武九年(1376),改富州为丰城县,⾪南昌府。清承明制,丰城属南抚建督粮道南昌府。
民国⼗五年(1926)直⾪江西省。民国三⼗⼀年(1942)省改为9个⾏政区,丰城属第⼀⾏政区。民国三⼗五年(1946年),第⼀⾏政区设于丰城。
1949年5⽉,丰城先归属南昌专署管辖,1958年南昌专署迁设于宜春,1959年更名为宜春专署,丰城归其管辖。1988年12⽉,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2000年8⽉宜春地区撤销,设⽴地级宜春市,代管丰城。1988年10⽉4⽇,民政部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丰城县,设⽴丰城市(县级)。12⽉,正式撤县设市。⾪属宜春地区。2000年后由地级宜春市代管。
⼈⽂历史
丰城建县1800多年,为⼲将、莫邪宝剑藏地,故⼜名“剑⾢”,是唐代六⼤青瓷名窑之⼀洪州窑故乡,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剑⽂化、瓷⽂化、⽔⽂化、书院⽂化和古建筑⽂化。这⾥俊采星驰,是东汉⾼⼠徐孺⼦、晋代天⽂学家雷焕、唐代江西⾸位状元王季友、元代学⼠揭傒斯、明代抗倭名将邓⼦龙、《辞海》主编夏征农、戏剧家熊佛西、两届奥运冠军杨⽂军的家乡。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物华天宝,龙光射⽜⽃之墟;⼈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赞美丰城钟灵毓秀。
历史名⼈
徐 稚(97-168),字孺⼦。丰城市⽩⼟镇隐溪村⼈。东汉隐⼠。少学今⽂经学,兼通天⽂,历算。家贫务农,⾃⾷其⼒。公府征辟,皆不就。时称'南州⾼⼠'。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待宾客,特为他设⼀榻,去则悬之。后以'悬榻'⽐喻礼待贤⼠。王勃《滕王阁序》所云:'⼈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即⽤此典故。徐稚卒葬南昌进贤门外。今南昌孺⼦路、孺⼦亭、孺⼦公园皆因纪念徐稚⽽名。丰城隐溪因徐稚隐居于此⽽得名。
揭傒斯(1274-1344),字曼硕。丰城市杜市镇⼤屋场⼈,元代著名⽂学家、史学家。与虞集、杨载、范⽊亨(樟树市⼈)同为'元诗四⼤家'之⼀,⼜与虞集、柳贯、黄氵晋并称'儒林四杰'。延祐元年(1314)由布⾐授为翰林院国史编修。⾄元六年(1343)为奎章阁供奉学⼠,升侍讲学⼠。乃修辽、⾦、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绾。封豫章郡公,谥⽂安。揭傒斯是元代⼀⼤才⼦,为⽂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书法。朝廷典册、元勋铭辞,多出其⼿。
邓⼦龙(1531-1598),字武桥,号⼤千,别号虎冠道⼈。丰城市杜市镇邓家村⼈。明代抗倭名将。嘉靖年间从伍。万历四年(1576),率兵镇压宁州⼤沩⼭农民起义,次年于宁州铜⿎⽯设铜⿎营,任铜⿎营守备。筑垣垒城,是为今铜⿎县城建城之始。万历⼗⼀年(1583),缅甸军犯云南,邓⼦龙率部平定。升副总兵。后戍边云南。万历⼆⼗六年(1598),⽇本⼤侵朝鲜。邓⼦龙奉命援朝,倭寇遁逃。在鹭梁海战中,年近古稀的邓⼦龙奋勇直前,不幸阵亡。朝鲜为之⽴庙,世代祭祀。邓⼦龙遗体归葬丰城。然遗体有其⾝⽆其⾸,其⾸级已被倭寇割去,于是⽤沉⾹⽊雕刻⾸级合殓。邓⼦龙善诗,著有《横⼽集》。今铜⿎城东的铜⿎⽯上留有邓⼦龙题刻。熊朋来(1246-1323),元⽂学家、⾳乐家。字与可,号天慵⼦,豫章(今江西丰城市秀市)⼈。宋咸淳进⼠,⼊元为福清州判官。能⽂,通⾳律,尤善⿎瑟。所著有《五经说》、《瑟谱》。
地理资源
丰城市位于江西省中部,距南昌60公⾥、昌北机场70公⾥,下辖32个乡镇(街道),⾯积2845平⽅公⾥,户籍⼈⼝148万。浙赣铁路、京九铁路、沪昆⾼速、赣粤⾼速、105国道、赣江黄⾦⽔道、南昌⾄宁都加密⾼速公路穿境⽽过,昌吉赣城际客专、东昌⾼速公路即将启动,丰厚⼀级公路直通南昌外环。这⾥是江西重要的能源城市,有国家⼤型统配煤矿丰城矿务局和江南最⼤的⽕⼒发电⼚丰城发电⼚。主要⼟特产有全国闻名的冻⽶糖、富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