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一分教案
【篇一: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分一分教案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53—55“分一分(一)”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体会分数的作用。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自主探索精神,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表示简单的分数。
四、教具学具准备
苹果、水果刀、 正方形、长方形、圆、彩笔等。
五、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飞跃,因为无论在 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上,它们都有很大的差异。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要学习分数,是学生以前所不曾想过或是没有想明白的问题,。这一部分内 容以前是四年级所学习的内容,而新教材整合为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教材把认识分数作为一个单元,足以说明学生建立分数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对意义 的理解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判断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 义。《分一分(一)》这节课,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苹果”游戏,引出分数,在活动交流中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逐步懂得分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分 数各部分的名称。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做两个游戏,听清楚第一个游戏的规则,我们今天首先回答问题不用嘴而用手,答案是几, 用拍手表示行吗?
1、出示苹果问:老师手里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 每人分几个? (2个)
2、老师手里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 每人分几个?(1个)
3、老师手里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 每人分几个?(生有的把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的中间不发出声音,有的作刀切的样子,有的用手指作出“+”的样子来表示自己的想法,
有的急于举手想发表意见。)
4、师:为什么不拍手呢?(每人只有半个)你想怎样来表示半个呢?能否创造出一个符号来表示半个呢?
5、学生动手创作,教师让学生展示说出自己的想法。 有的学生用0.5,有的用折纸,有的用a从中间画竖线隔开 ,有的用b从中间画横线隔开,有的用o画线隔开,有的用“双喜”的“喜”来表示物体的一半,有的用 正方形从中间画线隔开 来来表示,有的是1/2还有的学生用画图来表示。
6、在这些方法中同学们观察思考用那种办法表示一半更简单呢?(1/2)
〔评析: 教师用拍手来开课,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通过拍手,能让学生体会到有些数是不能用整数或小数来表示的,认识到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接着让学生自己设计表示半个的方法,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
2、新课学习:
(1)、动手实践,理解新知。
(a)、 涂一涂。
师: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请看教材53页(出示图片:衣服、树叶、小汽车、长方形、正方形、圆、正六边形)同学们先观察这些图片有什么特征(轴对称图形),它们里面就隐含了很多的分数。你能表示出它们的二分之一吗?让我们一起来涂一涂吧。
师:涂完的小朋友,请先小组内互相交流检查一下。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前面来展示一下?(学生精彩片段)
生1:我把六边形的上下两个边的中间用线连起来作对称轴,然后涂出其中的一份。
生2:我把六边形的对角有用线连起来作对称轴,涂出其中的一份。
生3:我把圆对折画出它的对称轴,而且这种对折的方法可以找出很多条对称轴,然后涂出其中的一份,表示二分之一。
(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师:二分之一还可以表示很多物体的一半呢!
(b)、找一找。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体或事物可以用二分之一来表示,你能找一找吗?先看一看,再思考一下,你可以边找边说,看谁找的最认真,最多!
(2)、老师和同学们做第二个游戏。
(a)、折一折。
师:老师刚才给每个人发了1张正方形纸请你对折两次然后展开观察这张正方形的纸被分成了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征?
师:涂出其中的一份,想想这一份是几分之几?(四分之一)涂出两份呢?(四分之二)三份呢?(四分之三)四份呢?(四分之四)
师:刚才我们通过涂一涂、找一找、折一折发现了很多分数,但你们发现了没有:我们都是在怎样分的基础上才得到分数的?
生:平均分。
师:对了,只有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得到分数,像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四分之二等都是分数。
(b)、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分数究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刚才我们在正方形上涂的三份一般要用一般要用分数3/4来表示,(教师板书),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4叫分母,表示把这个饼平均分成了三份,分数线上面的3叫分子,表示这样的三份,这个分数怎么读呢,从下往上读,分数线读作“分之”。就读作:四分之三。
齐读两遍。写分数的时候要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分数线下面的分母,然后写分数线上面的分子。这个分数就写好了。大家试着写一下二分之一。 〔设计意图:通过涂、折、找等活动,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观,亲身经历“分数”的探索过程,切实感悟“分数”的真正内涵;同时,在找一找的过 程中,把刚学习的“分数”的概念,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拓展了学生印象中“分数”概念的外延,使学生对“分数”概 念的理解更加深刻。
设计意图:在教学分数时,首先让学生认识分数,然后读写分数,认识各部分的名称,这样一个过程很自然,把教材灵活地使用,让学生对知识有整体感。〕
3、合作交流,巩固新知
练一练1
师:同学们真能干,这么快就认识了分数。看来靠自己动手认识分数,大家掌握得很好,现在我们来看屏幕(显示练习:用阴影部分表示下面的分数)。 师:这里有三个图形,请你涂一涂,表示出它下面对应的分数。
练一练2
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任意选择四个图形完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图形完成,体现了作业的层次性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 练一练3
师:这是一道判断题,请你仔细阅读,他们说的对吗?错在哪里呢?
4、拓展
找一找生活中用分数表示的事物
5、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有哪些收获?
【篇二:分一分教学设计】
《分一分(一)》教学设计
施 洪 娟
教学目的: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3、能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4、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关键: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母表示的是把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的是阴影部分占了几份。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唐僧师徒取经归来,在花果山下经营了一片果园。果子成熟了,八戒口水直流,想吃苹果。唐僧想考考八戒,就给八戒出了一道题。(出示)
八戒一看,乐了,太简单了,他一下子就答对了。他说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一)认识: 2
11、认识: 2
八戒答对了,师傅就奖励他一个大苹果。八戒刚吃完,悟空来了,师傅说:“那么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一个苹果怎么分? 这下可把八戒难住了。这节课,就帮他们来分一分。板书课题:分一分(一)
同学们,你们能帮助他吗?(每人一半。)
你能用什么方式来表示一半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 111一半可以用来表示。板。齐读。 222
谁能告诉八戒怎么分?指生回答。
2、折一折: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圆,把这个圆折一折,平均分成2份。 把其中的一份涂上阴影。
你能用一个数表示阴影部分吗?
学生汇报,师课件演示。
13、小练习:说说下面各图中,阴影部分是不是占总面积的? 2
1(如果不是占,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 2
1:(53页涂一涂) 2
(1)小组交流方法: 1看来,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所表示的意义,现在,让我们来涂一涂。请同学们打2
1开书53页,看下面的涂一涂,想:要涂出下列图形的,必须先怎么做? 2
现在,让我们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实物投影) 4、涂出下列图形的
你是怎么涂的? (二)认识、、、。
1、折一折:
(1)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你会折吗?用不同的方法折,看谁的方法多。 为了看得更清楚,请用彩笔和小尺将折痕描上虚线。
你是怎么折的?谁还有不同的折法?
这些不同的方法,都将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
(2)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一种方式用铅笔涂阴影。可以涂其中的1份,可以涂其中的2份,可以涂其中的3份,也可以涂其中的4份。
(3)小组内说一说,你涂了几份?你涂色的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2、全班交流:
(1)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四份,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谁能说一说?
学生汇报。如果学生不会,老师就直接教给学生。出示答案。指3生读填空题,
1
4
(2)请同学们打开书54页,完成“折一折”的2、3、4题,用铅笔做到书上。
234(3)汇报交流。板书:、、。 444
(三)教学:分数定义、各部分名称、读写分数。
。
)
1121、师:像,,,??都是分数。板书。 244
2、写分数的时候,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你能说出一个分数吗?
一个同学说,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写下来。
指生说说是怎么写的。
再指同学说,再写。
3、分数各部分名称:
师:分数中间的这条横线是分数线,4是分母,3是分子。 14243444齐读。板书:
112指生说、、的各部分名称。 244
4、读法: 师:读作四分之三。板书。 112指生读出、、。 24434
5、说一说:(54页说一说)
说出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
1、我会填: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1)书上做。
(2)汇报交流。(课件出示答案)
如果答错了,就问:谁能帮助他,你是怎么想的。
3、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
(1)书上做。
(2)汇报交流。(课件出示答案)
5、55页4题。
口答,课件出示答案。
6、智力冲浪:
63页7题。
四、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篇三:三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
分一分(一)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直观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4.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认识
1/2
1.师:鼠妈妈做了四个饼,想要分给两只小老鼠,要使两只小老鼠得到的饼一样多,应该怎样份呢?你来帮帮她好吗?如果是两只饼呢,平均分给两只小老鼠,每人分几个?把1个饼平均分给2只小老鼠,每人分多少?
(学生思考,出现“半个”、“一半”等不同回答。)
师:“半个”、“一半”该怎样表示,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如用符号、数字等,交流时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
2.引导学生用1/2表示。并让学生思考哪种表示方法比较简便?让学生结合刚才老鼠妈妈分饼的例子来说说1/2表示什么?教学过程中突出“平均分”。师:你能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可以用1/2表示吗?
(二)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认识分数
1.请同学们看书上53页的“涂一涂”,选择一个图形,用你喜欢的方法找到它的1/2,并用彩笔涂出来。
选出同学代表说说画的图形,说明是怎么找到图形的1/2的。
2.拿出一个正方形,找出这个正方形的1/4,并涂色。
(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并展示出各种不同方法。)
师小结: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1份,分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能用来表示1/4呢?
(讨论后得出:都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的1份。)
3.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可以用1/4来表示,那么这样的2份、3份、4份你会用分数表示吗?
(引导学生写出分数)
4.课件出示: 说说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
5.学生介绍分数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6.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并说说表示什么。
(三)练习
(四)课堂小结
分一分(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涂一涂、圈一圈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写一写
下面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5份就是它的5/8……)
二、活动二:涂一涂
1.师:同学们,这些分别是什么图形?请拿出水彩笔,根据分数的大小,涂上颜色,开始!
2.请涂好的学生上前展示,学生评价。
3.你能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吗?
三、活动三:说一说
1.展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2.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