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漏趁天晴,_________ ____________。 (2)_________ ____________,八年风味徒思浙。
(3)关心民生疾苦是诗人的良知。白居易《卖炭翁》把对老翁的同情、怜悯包含在描写其矛盾的内心活动中“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发出了为民请命的最强音“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3分) 多爱一次 鲁小莫
前年,他患眼疾,视力严重下降,外物在他眼里只是一团模糊。那是一段心灰意冷的日子。先是单位借故辞退他,而后女朋友离开他。他的心里,成天灰蒙蒙地飘着细雨。
每天下午他都要去附近一家医院治疗,傍晚时分,再顺原路回来。这条路,他走了20年。路边的每一块石砖,他都再熟悉不过了。可那段时间,这段路整修,到处被挖得坑坑洼洼。 他极力辨认着坑洼处,尽量绕开,可还是不可避免地闯进去,一次次摔倒。根本没人注意他。他的心里充满愤怒。以前,他曾多次帮助盲人过马路,可为什么自己需要帮助时,却无人理睬?他想,视力恢复后,他一定将这些愤怒,扔垃圾一样统统还给周遭。
他摔了三天跤。第四天,再经过这段坑洼路时,他听见一阵“咚咚咚”的脚步声,一个小男孩跑来,说:“叔叔,我帮你。”一只小手伸进他的手心。
他的心里吹进一股清凉的风。由男孩牵引,他很顺利地通过坑洼处。
此后的第二天、第三天„„男孩总是及时出现在他身边。他有些惊讶,问起才知,男孩住在路边,从自家的阳台上,可以看见他走过来。 他微笑着问:“你家住哪一栋哪一层?”他想视力恢复后,一定要登门感谢,感谢男孩和他的父母。
男孩却沉默一会儿,说:“叔叔,妈妈说,不要告诉陌生人住在哪里。” 他笑了,不再过问。
第二天,他带来一罐饼干。没想到男孩还是沉默一会儿,说:“叔叔,谢谢你!可妈妈说了,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转身又跑了。
他拿饼干的手擎在半空,愣住。原以为孩子的心,是没有污染的天空。其实,孩子同大人一样,也会遭遇冷漠、自私、欺骗„„于是,孩子早早地学会保护自己。这也许无可厚非。令他感动的是,尽管男孩心存警惕,却不妨碍他用一颗善良的心,帮助别人,爱别人。 他觉得一股强烈的阳光,猛地射进他的心中。
眼睛康复后,他又找到一份工作。那段路,他还常常走过,他的掌心里,始终留有男孩的温暖。是男孩教会他,不管世界怎样,都不妨碍我们做个好人,多爱一次。 (《青年文摘》2008年7月上)
【小题1】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作者的观点。(2分)
【小题2】找出文章中“他”心情变化的句子,写在下面,并说说变化的原因。(5分) 心情变化: 变化理由:
【小题3】文章最后一段“那段路,他还常常走过,他的掌心里,始终留有男孩的温暖。”一句中,“男孩的温暖”指什么?(2分)
【小题4】小男孩的妈妈在文中并未出现,但她深深影响着小男孩的行为,请根据文章的相关内容,分析小男孩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1.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自《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选自《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神灵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指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小题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B.飞漱其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C.高峰入云峰峦上入霄汉D.斯是陋室是日,天宇晴霁【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沿溯阻绝沿:______________ (2)不可悉见悉: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小题4】【甲】【乙】两篇选文中所写的山,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 【小题5】【甲】【乙】两篇选文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共同之处?
2.古诗文阅读 (一)〔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 ⑤乂(yì):安定。
【小题1】解释下面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便要还家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 (3)诚不可缺诚: (4)卒亡天下卒:
【小题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小题3】“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小题4】“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请用简短的话回答。
1.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0.阅读上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1)第二联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2分) (2)请概括回答诗人“不眠”的原因?(2分)
2.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本诗写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 【小题1】“江风引雨入舟凉”一句中的“凉”字有什么含义?(2分) 【小题2】最后两句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6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小题1】首联中总写北固山秀丽景色的两个互文词语是、.(2分) 【小题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划线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不超过40字)。(2分) 【小题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自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不少于20字.(2分)
1.写作: 文题一:灯,算是最常见最普通的东西了。你每天都见到它,是否曾经有过一些思考和感悟?[来源:学*科*网]自拟标题,写一篇关于灯的作文,谈谈你感悟到的道理。
文题二: 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匆匆赶路而忽视了身边的风景:因为成绩的追逐而忽视了过程的乐趣,因为生活的平淡而忽视了身边的幸福······ 请以“_______ 就在身边”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
要求:两个题目任选其一,写一篇叙述中带有一点议论的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