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优秀教学设计方案
1.了解课文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 2.学会本课的2个生字;理解11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如果就造句。
3.知道课文运用数据和比较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4.了解一些有关太阳的知识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3课时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自学生字新词,学习提示,给课文分段,细读第一段。
同学们,在晴朗的日子里,我们天天都能见到太阳,可是关于太阳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篇介绍太阳知识的课文。(板书课题)
根据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作板书,) 接下去我们来看看课文,是不是写这些东西。
(1)一边读,一边对照刚刚的问题在课文中的哪部分,想想每段写什么。
(2)自学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识记字形。 根据审题时学生推测的内容,逐一与课文有关段落对应起来。 板书: 远(1) 特点 大(2) 热(3)
太阳 动植物(4) 关系
天气变化(5-6) (4-8) 防治疾病(7) 总结全段(8)
1.看板书,说说课文安排哪几方面的内容,课文可以分几段。 2.齐读提示,对照刚刚的归纳,看看是否归纳正确,强调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是了解课文作者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的,
1.默读第段,边读边填写表格。(表格见《教参》65页) 2.讨论填表的情况,然后齐读表格的内容。
3.读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的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A.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B.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却大得很。 C.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 D.中心温度估计( )是外表温度的3000倍。
1.抄写课后习题4中的词语,含生字的词多写两次。 2.朗读课文。
细读课文第二段,完成部分书面作业。
太阳有哪三个特点?用数据详细说明这个特点的。 1.指名朗读第二段,思考并答复;
这段的构造是怎样的?(总分总)划出总起句和总结句。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详细说明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边讨沦边板书:
(1)动植物人的吃穿用靠太阳 关系(2)云雨雪是太阳带来的, 密切(3)热冷风是太阳带来的 (4)太阳光可用来防冶疾病 3.齐读最后个自然段。讨论:
(1)这段话在构造上有什么作用?(总结,强调)
(2)在说明方法上有什么特点?(正面表达和反面表达配合),哪段也是这样说明的;
(3)在段中分别找出光明和温暖的反义词: 4.朗读第4和第8自然段。
师导读:太阳离我们这么远,关系密切。作者从正面表达 生接读:有了太阳 师导渎:从反面表达 生读:如果没有太阳 (1)作业本第1题。 (2)背诵第8自然段。
总结全文,明确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完成全部书面作业: 一、默读课文,填写课后习题2的表格。 二、讨沦检查填表情况。
三、看表格完整地答复:课文作者按太阳的哪几个方面写的?每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
四、本课是一篇说明文,这类文章一般有什么特点呢?(可从内容、表达方式、构造及语言方面来认识,详细见《教参》) 五、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直接写太阳离我们很远的句子是哪几句?可不可以单列为一段?与原文相比,哪种开头好?为什么?(进一步理解传说) 六、作业; (1)听写词语。
(2)作业本第3、4、5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