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结肠癌患者中的效果
作者:时红云 罗娴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22期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结肠癌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我院接收的96例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结肠癌;效果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制定好的计划,用图表的形式对患者提供有时间和有效的管理,使临床治疗护理有序地进行,减少漏项,提高护理质量的方法[1]。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腹胀、消化不良,排便习惯出现变化,在每次排便之前出现腹痛,会排出黏液便或者黏液脓性血便等,晚期会出现黄疸或者腹腔积液等肝转移的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针对我院接收的结肠癌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与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接收的96例结肠癌患者在我院住院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39~63岁,平均年龄51.8岁。所有患者均经过相关检查及临床症状表现确诊为结肠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临床病症上无明显的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随机相关知识教育。
1.2.2观察组 由专门科室制定出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并针对患者成对相应的护理小分队,按照制定好的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在护理小分队由护士长来担任护理路径组组长,由组长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接待、临床诊断、临床治疗、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宣传及出院指导等护理项目为纵轴。实施护理时要严格按照其标准执行,在执行完毕的项目下用黑颜色的笔打\"√\",如果在护理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出现了变化,则在相应的护理项目上用红颜色的笔打\"×\"并在一侧做好相应的记录,如发生的原因,采取了何种处理措施等。最后由执行的护理人员在下方签字。
1.3指标观察 采用我科室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共分为四个级别,8个内容,级别分为:满意、良好、一般及不满意。内容主要包括护理工作人员的态度,巡房的频率,健康教育宣传情况,出院指导方面等。由患者本人填写问卷,并当场收回,本次调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共发放78份问卷,收回78份,有效率100%。另外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然后做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率=(满意+良好)/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和处理,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一般资料用标准差表示,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 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费用对比 见表2。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好的护理方案,从患者入院到出院都包括在护理路径方案中,具有计划性、预见性、连续性[2],让患者对自己的护理安排做到了解,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及信赖感。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同时也要求护理工作人员不断检查和巩固自己的工作内容,避免了传统护理模式中因为工作量过大而忽略患者的护理,出现遗漏护理的现象,同时也促使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提高相关的业务技能,从而提高整个护理水平。 医患双方缺乏交流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之一[3],临床护理路径是护理人员有计划的指导和护理患者,做到和患者深入的沟通,对于患者在临床上的问题能够及时的解决和处理,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临床护理路径作为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让患者的恢复之间更短,减少了患者及家庭的开支。针对结肠癌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优化了患者的住院流程,规范了诊疗护理操作流程,实现了医疗护理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4]。 参考文献:
[1]元丽琴,刘宽荣.结肠癌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 ,2013,(21):2724-2725.
[2]郭宜萍.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患者临床护理中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313-313,314.
[3]侯艳敏.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09,6(36):216-217.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孙秋芳.48例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护理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7):108-109.
编辑/王海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