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文字体:中文宋体、阿拉伯数字和以拉丁字母书写的文字TimesNewRoman。2.全文间距:单倍行距,不设置段前、段后间距。
3.全文页边距:MicrosoftOfficeWord系统默认的上下2.54厘米、左右3.17厘米。4.论文标题:
(1)字号四号,居中,加粗;
(2)如有副标题,紧跟主标题,不另起一行。5.作者姓名与单位:
(1)字号五号,居中,加粗,姓名与单位名称中间空格;
(2)中文全名按中文习惯顺序书写,外文全名按外文习惯顺序书写;(3)只写一级单位名称,不具体到该单位的子机构。6.作者联系方式:
(1)字号五号,居中,不加粗;
(2)电子邮箱、电话号码中间用逗号隔开;
(3)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另起一行,中间用逗号隔开,通信地址为可用于收信的具体地址;
(4)与摘要之间空一行。7.摘要:
(1)字号五号,齐头式,不加粗,“摘要”二字之间空格;(2)以200字左右为宜。8.关键词:
(1)字号五号,齐头式,不加粗;(2)以3-5个左右为宜。(3)与正文之间空一行。9.正文:
(1)字号五号,除各级标题外段首缩进2字符,不加粗,不分栏。
(2)一级标题居中,加粗,中文以“一、二、三……”编号,外文以“1、2、3……”编号,一级标题前空一行;
(3)可设置二级标题,齐头式,加粗,以“1.1、2.1、3.1……”编号;(4)不建议设置三级标题;
(5)文内引文所据文献,在引文后加圆括号注明作者姓名(英文只注姓)、出版年和引文页码,如:(Alves,&Gonçalves,2007:45)或(姜秋霞、权晓辉,2002:12);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请用分号隔开,如:(Neubert,2000:10;苗菊,2006:58)。
(6)与注释之间空一行。10.图表
(1)插入正文中的适当位置,不采用附录形式,不建议使用尺寸超过Word页面一半的较大图表;
(2)在图表下方标明图表名称,字号五号,居中,不加粗;
(3)如有多张图表,以“图1:、图2:……”或“表1:、表2:……”编号;(4)图表前、图表名称后各空一行。11.注释:
(1)采用尾注形式,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2)“注释”或“Notes”字号五号,居中,加粗;
(3)注释字号五号,齐头式,不加粗,以“①、②、③……”编号。(4)与参考文献之间空一行。12.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或“References”字号五号,居中,加粗;
(2)中文文献在前,英文文献在后,按汉语拼音或英文字母顺序排序;(3)文献字号五号,悬挂缩进2字符,不加粗;(4)文内未直接或间接引用的文献不列在参考文献中;(5)模板未涉及的文献类型,参考APA格式最新版本。
□□□□□□□□□□:□□□□□□□
艾帆忆西安外国语大学aifanyi@xisu.edu.cn,159********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文苑南路1号西安外国语大学68信箱,710128
摘要:□□□□□□□□□□□□□□□□□□□□□□□□□□□□□□□□□□□□□□□□□□□□□□□□□□□□□□□□□□□□关键词:□□□;□□□□□;□□□□;□□□
□□□□□□□□□□□□□□□□□□□□□□□□□□□□□□□□□□□□□□□□□□□□□□□□□□□□□□□□□□□□
一、□□□□□
□□□□□□□□□□□□□□□□□□□□□□□□□□□□□□□□□□□□□
①
□□□□□□□□□□□□□□□□□□□□□□□
二、□□□□□□□
②
□□□□□□□□□□□□□□□□□□□□□□□□□□□□□□□□□□□□□□□□□□□□□□□□□□□□□□□□□□□□2.1□□□
□□□□□□□□□□□□□□□□□□□□□□□□□□□□□□□□□□□□□□□□□□□□□□□□□□□□□□□□□□□□
表1:□□□□□
□□□□□□□□□□□□□□□□□□□□□□□□□□□□□□□□□□□□□□□□□□□□□□□□□□□□□□□□□□□□2.2□□□□
□□□□□□□□□□□□□□□□□□□□□□□□□□□□□□□□□□□□□□□□□□□□□□□□□□□□□□□□□□□□
三、□□□□□□
□□□□□□□□□□□□□□□□□□□□□□□□□□□□□□□□□□□□□□□□□□□□□□□□□□□□□□□□□□□□注释
①□□□□□□□□□□□□□□□□□□□□□□□□□②□□□□□□□□□□□□□□□□□□□□
参考文献
姜秋霞、权晓辉.(2002).翻译能力与翻译行为关系的理论假设.中国翻译,23(6),11-15.
刘习良.(2005).重新认识翻译.刘洪潮,怎样做新闻编译(pp.206-214).北京:中国传媒大
学出版社.
苗菊.(2006).翻译教学与翻译能力发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Alves,F.,&Gonçalves,J.L.(2007).Modellingtranslator’scompetence:Relevanceandexpertise
underscrutiny.InY.Gambier,M.Shlesinger,&R.Stolze(Eds.),Doubtsanddirectionsintranslationstudies(pp.41-55).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
Bielsa,E.,&Bassnett,S.(2009).Translationinglobalnews.London:Routledge.
Orozco,M.,&Albir,A.H.(2002).Measuringtranslationcompetenceacquisition.Meta,47(3),
375-4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