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诚如神。俗语讲“心诚则灵”,或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个人做某件事达到了至真至诚的境界,忘我的投入,甚至忘记时空,心意与宇宙全息共振,当然可以见微知著,这不是迷信,而是圣人的谆谆教导。例如,在运动场上,当一个运动员进入某个状态,犹如自己披上了神的外衣,周围一切都在变慢,他自己仿佛可以预知一切场上即将发生的情形,那一刻他便是“至诚如神”。而在生活的赛场中,我们何尝不是和运动员一样呢,只不过这个“至诚如神”的时刻发生频次太少了。当然,这个时刻我们也无法刻意为之,而最佳的办法便是如同运动员一样,不断修炼完善自己,真诚对待比赛,使“神的外衣”不断自然降临。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所以说“至诚如神”的时刻是无法刻意为之的,而只能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然后自己成就自己。只有自己成就了自己,道也便自己引导和莅临到了自己身上,“至诚如神”的神通也就自然显现,而如果不首先自己成就自己就奢望得到“道”的垂青,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君子最应该重视的事情便是“诚”的培养、即一心一意、心无旁骛、至真至诚,这也便是《大学》讲“止定静安虑得”的法门吧。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成就自己是仁,是自我觉悟,是佛家小乘的罗汉道,也便是《大学》中所讲的“明明德”;
而成就他人他物是智,是大智慧,是大乘的菩萨道,也便是《大学》中所讲的“亲民”;两者合在一起,便是佛,便是《大学》中所讲的“止于至善”,所以“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即明心见性,通晓天命(天命之谓性),内外合一,天人合一,达到“致中和”之境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