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 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高考中与江苏历史相关知识点的复习
――备战2007年江苏高考历史的一点建议
2005年高考早已尘埃落定。但2005年江苏高考历史卷作为江苏地区高考单独命题的第一次,其明显的江苏特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试卷整体上重视基础,回归课本,但又突出能力,以确保江苏高考3+X模式下选修历史的同学不会“吃亏”;其次是重视与江苏相关历史知识的考查。试题第11、26、30题都考到了与江苏相关的内容。这就给我们备战2005年高考历史以明显的导向:必须重视与江苏相关史实的复习与整合。本文将就此提出一点个人的意见和建议,不当之处,恳请同行批评指正。
一、有关江苏的历史知识一览表:
1、江南地区的开发和重心南移问题(魏晋南北朝、唐朝、五代十国(阅读)、南宋) 2、民族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
3、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就开凿了连结江淮的运河――邗沟,隋炀帝在此基础上,开通大运河,大运河流经江苏许多地区
4、春秋时期属于五霸之一的吴,三国时期属于吴统治区域(阅读);元朝时期以长江为界分别属于江浙、河南江北行省,清朝时期属于两江总督辖地 5、两汉时期江淮、江汉之间修天然陂池为主(阅读) 6、隋唐时期江南兴修的水利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7、北宋时江南是造船业最发达的地区
8、棉花种植:元朝时遍及南方(阅读),明朝时从江南推向江北 9、明清时期,江浙以工商业著名的市镇兴起
10、太平天国运动中,曾两次破江南、江北大营,李秀成东征苏南 11、1913年二次革命中,江苏紧随江西后独立
12、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江苏也发生了大屠杀 13、抗日战争中,江南农民暴动,消灭了日伪军的征粮队 14、1948-1949年淮海战役 15、1949年渡江战役东到江苏江阴
16、改革开放后,长江三角洲是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 南京
1、六朝古都(三国时的吴、东晋、宋、齐、梁、陈)(阅读)、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即帝位 2、魏晋南北朝时期,建康城(南京)建有四市,店铺林立,秦淮河两岸,商旅云集,交易
兴盛
3、五代十国时金陵是全国最大的印刷业中心(阅读) 4、清朝时两江总督府设立于此
5、《南京条约》、南京开辟为通商口岸――《天津条约》 6、太平天国定都于此、天京变乱、天京保卫战 7、江南大营设立于孝陵卫、两次被攻陷
8、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设立于此 9、1913年二次革命中南京是主战场之一
10、1927年北伐军占领南京,二期北伐中从南京北上的北伐军占领徐州 11、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宁汉合流(阅读) 12、1937年南京大屠杀
13、1940年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14、抗战结束后,日本在中国战区投降仪式1945年9月9日在南京举行 15、1947年春,蒋介石限令中共撤销驻南京等地的代表,标志国共关系彻底破裂 16、文革时期南京长江大桥建成 苏州
1、郑和下西洋从苏州刘家港出发
2、明朝中期后,在此出现以丝织为业的“机户”,“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就是
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3、清朝时江苏省府设立于此 无锡
1、大运河经过无锡
2、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中的代表人物荣氏兄弟出生于此 3、太平军用俘获的英国兵船“飞而复来”号在无锡同清军作战 4、博古、张闻天是无锡人 扬州
1、大运河经过扬州
2、唐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从扬州出发
3、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天下之盛,扬为首”,“扬一益二”
4、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江北大营设立于此 徐州
1、汉高祖刘邦出生于徐州沛县,许多汉文物出土于此
2、1948年蒋介石被迫重点防御时,华东“剿总”总司令部设在徐州 3、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打响 常州 南通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是常州人,与恽代英、张太雷并称常州三杰
1、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中的代表人物张謇是南通人 2、改革开放后,南通是1984年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 盐城
1941年皖南事变后重建的新四军军部设在盐城
二、建议和说明:
1、高考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是一个永恒的重点。江南经济的开发和古代经济重心南
移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该知识点已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有多次反映。考虑到2004年江苏高考卷古代史问答题已经从政治的角度考查了春秋、战国、秦朝政治发展特点和历史发展趋势,因此,近几年高考从经济角度命题的余地极大,我们不仅要着重掌握关于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在不同时期的表现、结果和影响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而且要及时归纳促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更要从历史地理变化的角度来认识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并及时得出
启示以指导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我们再选取与江南经济发展及重心南移的某一典型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等)与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或与近代史上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及发展、现代史上改革开放后江南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等相联系进行命题,角度新颖,设问巧妙,肯定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大运河一直以来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大运河的开凿已多次命题可谓长考不衰。考虑到近几年高考历史卷图文题比例的上升,特别是2004年江苏高考卷29题也出现了运用地图考查学生识图能力,我们更加要重视与地图相关的一些知识。而大运河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们要重点掌握大运河开凿的条件(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可用数字记忆法巧记有关大运河的基础知识:“123456(一个中心、两个终点、三项作用、四段河道、五大水系、流经六省)”。同时要结合地图掌握相关的知识,特别是与江苏相关的扬州、无锡等地的情况。此外还可以大运河为切入点,考查隋朝的建设、隋炀帝的政略举措、隋朝的暴政及启示隋唐的经济等等。
3、民族资本主义萌芽和进一步发展也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但近几年几乎全部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特别是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这一部分内容拓展后(在原有基础上单独成为一节),2003年才第一次列入高考,命题余地较大,既可以考查考生对于民族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萎缩、毁灭性打击、调整、改造这一系列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可以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与几乎同一时期出现的外国资本主义萌芽相比,分析外国资本主义能够“发芽”而且茁壮成长,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却被扼杀的原因,深刻理解中国资本主义具有“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特点,中国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中国现在的工业与西方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等。既考查了考生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与世界史相联系的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4、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特别是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太平天国、南京临时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等众多事件的见证地,可模仿2004年上海高考卷第31题徐家汇题,选取与南京相关的图片从不同角度既可考查与南京相关的知识,又可考查从图片中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当然,南京也曾经历过人类历史上的惨剧――南京大屠杀,而2005年恰巧又是抗战胜利60周年,人类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因此既可以联系中国近代史上的抗日战争进行考查,又可以联系世界史上的二战进行考查,更可以结合日本朝野对中日战争的态度和朝拜靖国神社的行为进行考查,既考查了热点问题――中日关系、抗战胜利、二战胜利等,又体现了江苏特色,可谓一举数得。
5、要加强对上海高考试卷的研究,因为其现代化的命题理念、新颖的命题角度、成熟的命题技巧乃至于命题的知识载体都起到了引领全国高考与中学学科教学的潮流,其中历史卷更为明显。2003年全国文综卷40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战场的开辟题)借鉴了2000年上海卷42题(世界大战的形势与中美关系变化题),37题(长城题)借鉴了2001年上海卷第37题(燕王夫人墓题)和2002年上海卷第28题(秦·砖,汉·瓦与东汉·画像石题)。而且,上海卷对地方史考查的不遗余力(2004年上海卷第1、16、28、31题均考到与上海相关的知识),很可能成为刚刚起步的江苏高考卷命题的榜样,因此,我们在复习中就要引导对学生与江苏相关历史的重视,有意识地进行多角度命题,注重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与世界史相结合进行解题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胜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