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 板 支 撑 系 统
编制单位:编制日期: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新疆科隆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年6月
2018
批准: 审核: 编制:
目 录
1.工程概况 ................................................. 1 2.施工准备 ................................................. 1 3。模板及排架支撑系统搭设 .................................. 2 4。模板及支架搭设质量保证措施 .............................. 5 5。模板支撑系统排架的验收 .................................. 6 6.模板支撑系统的拆除 ....................................... 7 7。安全管理 ................................................ 8 8。危险源辨认及预控措施 .................................... 8 9模板及支撑受力计算。。。。.。。。。. .。..。.。。.。。.。。.。...。。...。。。..11 10。 附图 ................................................. 16
1。工程概况
1。1***变电站位于******之间.南距胜利渠约70m,距孙口村约450m,
北距赵坟村和310国道分别约600m和1km,西距孙口—赵坟村间公路50m,东距孙口乡间道路约240m.站址位于汴西新区规划区内,东侧靠近规划区的二十三号路.站址东侧约650m有平原排涝河道白沟经过,站址以东约6km为运粮河及东二干渠.
站址:区域地势开阔,地形平坦,地貌单一,属低洼易涝区,自然地面高程75。61~76.85m,地表无高大建(构)筑物,地下无管网设施,场地的工程环境条件较为良好.
工程规模:本期主变1×1200MVA变压器1组,500KV出线2回,220KV出线5回。每组主变下安装3组60Mvar低压并联电容器和1组60Mvar并联电抗器。
远期规划:1200MVA变压器4组,500KV出线8回,220KV出线16回。每组主变按5组无功补偿装置布置。
本工程防火墙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度9.2m(自桩基承台顶面起算)。框架柱界面尺寸:550×550、550×400,框梁尺寸:250×500(一、二层)、550×450顶层。
1。2 本工程排架钢管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700)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外径48㎜,壁厚3。5㎜,要求钢管光滑平直,无裂纹、分层、变形扭曲、打洞、锈蚀等,严禁有毛口、卷口、斜口等现象。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符合现行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螺栓无锈蚀、变形、滑丝、伤裂等现象。所使用的钢管、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或租赁单位的质量保证证明。
2.施工准备
2.1工程施工前应按施工方案中有关支撑排架的要求,向搭设、拆除和使
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2按本专项方案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手板进行检查和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2.3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
1
3。模板及排架支撑系统搭设 3。1 模板及排架材料选用
a) 本工程上部结构柱、梁模板均采用18mm厚胶合板,φ48×3.5钢管排架支撑,其纵横间距≤1000mm,且根据不同层高设置纵横向剪刀撑。 b) 框架柱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柱模固定采用2”×4”木料(@220)配以钢管柱箍(@300)的方式以确保柱断面尺寸钢管抱箍,柱模板竖向对拉螺栓间距为300mm,最下一道中心线距离地坪<300mm。 3.2 框架柱制模
a) 模板安装前应对基层表面进行清理,用椎子凿除松动层、用压缩空气吹尽浮灰.根据轴线基准分点弹好柱边线,该线应引出至柱侧面,以便观察施工中是否产生移位.用Ф10钢筋端部作成L型作模板双向限位,根据柱边线用电焊予以固定。
b) 柱模经立模组拼后,吊正垂直用方木于上端与排架作临时固定。围檩采用钢管双肢;围檩间距@300,围檩在转角处用扣件外加Ф14对拉螺栓锁定固定。柱围檩钢管一挡隔一挡与排架连接紧固。砖墙拉结筋采用化学种植法.柱模支撑见附图3 3。3 框架梁支模
a) 梁支模时先应根据施工图布置,以头角处的轴线为基准用线锤吊至梁底杆上并作好标志.经拉线后铺设梁底板,用十字型扣件于两侧固定。梁侧模经立模组拼后上围檩及钢管扣件锁定。梁侧模与排架固定时须先于头角处用水平尺托正垂直,经拉线后一端向另一端逐点进行。 b) 梁侧模钢管箍布置:钢管箍横向间距@500;梁底支撑的间距为≤1000,均用扣件固定。
c) 处于结构中的预埋件、预留孔(洞)是建筑物附件、设备安装的基础保障,施工中必须予以重视。本工程埋件用材为Q235、锚固铁脚为Ⅰ级钢;Ⅱ级钢,按照施工图要求必须做到:制作形状、几何尺寸准确、焊缝高度确保,置放位置准确、牢固,数量齐全、无遗漏。 d) 模板支设操作要点:
1) 梁板支模跨中平面必须按1/2跨度长作1‰-3‰的起拱。 2) 模板的转角处均应倒圆角,圆角线条应固定牢固严密,以防漏浆而造
2
成混凝土缺陷。
3) 连拼模板组拼时靠混凝土浇捣面侧须设专人“看模”,看模和操作人员须相互呼应以确保组拼时板面的平整.
4) 用扣件作模板抱箍时,在拧紧扣件螺栓时须随拧随用手锤向紧固面侧击紧,以确保模板在施工承载受力时的紧固力。
5) 模板支架体系的扣件螺栓在拧紧过程中发现有“滑牙”现象的必须予以调换完好扣件,严禁有“假扣\"现象发生.
6) 模板的固定操作顺序应遵守:于头角处必先对准轴线、吊正垂直;平直段必先拉线后固定。
7) 模板的零星修补工作必须安排老师傅操作,修补处模板必须确保与相邻板齐平。
8) 有小孔洞和缝隙稍大的模板必须用腻子嵌补或用胶带封堵严密. 9) 柱模的下端必须开不小于20cm的高、宽度为3/4柱边长的清扫口,在混凝土浇筑前清除底部杂物、落地灰、垃圾后予以封闭。
3。4 防火墙框架施工
a) 本工程防火墙框架高为9.20m,因此该层排架属于高支排架。
b) 本工程高支排架均采用普通脚手钢管,落在-0。950m结构楼板上,整个防火墙框架为三层,为保证框架混凝土浇筑质量,采用一次浇筑成型,故防火墙框架高度为9。2m。
c) 板的模板系统采用传统的支模方式,底模在钢管横楞上铺设50×100木料,然后铺设九夹板;梁的侧模竖向采用50×100方木背愣。
d) 梁底的排架支撑系统采用统一的方式,排架立柱按照1000×1000设计,排架步高按1。5米设计(第一步为1。8米),设置纵横向水平牵杆;离地200设置扫地杆。共7步(含扫地杆一步)。排架东西向及南北向垂直剪刀撑按4米设置一道。
e) 施工顺序:施工准备――轴线、标高放测——排架立柱放线立柱施工――扫地杆施工――设置纵横向水平牵杆――立杆接高――设置纵横向水平牵杆—-――交替施工——加设垂直剪刀撑。
3
f) 放线:按照轴线控制网,由项目部的施工员放出所有的轴线,然后由施工员和木工带班,按照排架立柱的间距,放出排架立柱线以及立杆的点位,由项目部的木工带班和质量员进行复核,符合要求方可搭设排架.
g) 排架立杆:排架间距为1000×1000,排架的步距为1500(第一步为1800)。由于排架较高,立杆需要接长,为避免接头在同一截面,排架立柱管子需要错位对接,当支撑立杆在接长后还不能满足所需高度,可以在立杆顶部采用双扣件搭接接长。排架立杆应竖直设置,总高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3/1000.垂直度控制应由专人负责,搭设前详细交底,搭设过程中跟踪检查,并配备相应数量的水平尺或托线板,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立杆垂直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h) 纵横向水平牵杆:排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在排架高度内,按1.5米步高设置纵横向水平牵杆,水平牵杆的接头也采用对接,其接头也必须错位设置。
i) 剪刀撑:剪刀撑在二个方向进行设置,垂直剪刀撑的间距每间隔4档设一道,垂直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成45°~60°。
j) 接头:立杆在同一水平面内对接接长数量不得大于总数量的1/3,接长点应在层距端部的1/3距离范围内,接长杆应均匀分布在支撑架体平面内。严禁相邻两根立杆同步接长,立杆的接长应采取满足支撑高度的最少接点原则。
k) 排架标高复核:排架搭设完经班组自检合格后,由项目部的工长、测量员对排架的标高进行复核,用水准仪从专用水准点引测至排架上进行复核.标高控制点沿柱头分别向上引测,并做好标记. l) 排架搭设基本要求:
1)横平竖直,整齐清晰,平竖通顺,连接牢固,受荷安全,不变形,不摇晃。
2)排架底部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扫地杆离地200mm。
3)立杆接头除在顶部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必须采取对接扣件,对接应符合下要求: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两相邻立杆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4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内不允许有二个接头。
4
4)排架调节立杆对接部位均设双扣件,梁底下并增加一个抗滑扣件。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40N.m。
5)钢管排架的接头除顶层可以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均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小横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6)纵横向杆的布置连接用直角扣件,相互位置应使力的传递保持中心受力。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60°,自下而上连续设置,搭接长度不少于100cm。最下部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离地面不大于50cm,脚手架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均应大于10cm,防止杆件滑脱。
7)扣件安装,螺栓的扭力矩控制在40~45N.m 之间,最大不得超过60N/m,施工时派专人用扭力扳手定量抽查验收。
4.模板及支架搭设质量保证措施
4.1 模板质量保证措施
a)保证模板及其支撑结构的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规范和设计的要求。 b)保证及其支撑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不至发生不允许的下沉和变形,模板内侧要平整,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c)模板安装好后要仔细检查各构件是否牢固,在浇灌砼过程中派专人检查,如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应及时休整牢固。
d)模板及其支架必须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 e)模板应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和砼的浇灌及养护等工艺要求.
e) 模板制作须严格按设计施工图几何尺寸图配。胶合板的裁割采用机械,裁割成形的胶合 板须边缘整齐、表面平整,不得出现开裂、豁边、掉角、脱胶等缺陷。背杠的锯裁采用专用电锯,锯裁时应设限位。锯裁后的方木须确保平直,其平直度差应小于方木总长的1‰;位于中间的钉锯应≤30cm。制配完成的模板应按其部位、规格进行编号堆放整齐,当堆放于露天时,应对其进行遮盖,防止日晒雨淋而造成模板变形。 4.2 排架搭设质量保证措施
a) 模板排架支设前应按施工图平面布置先于基层面分点弹线。立杆布置分有梁处及平台处两种间距布设.
5
b) 架搭设初时应设控制杆(一般应设在头角处、每开间的轴线处),控制杆应吊垂直,并用水准仪测定标高(一般应测点于横杆处),中间杆按控制杆为基准校正垂直和水平,以确保整个排架体系的整齐划一. c) 初搭设的排架应对扣件螺栓进行复拧,以防扣件螺栓漏拧而造成排架在施工承载过程中发生下弯、倾斜等事故。模板排架搭设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构建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0N·m时,不发生破坏,严禁使用有裂纹、“滑牙”的螺栓扣件。
d) 斜向剪力撑是确保整个排架体系稳定的关键环节,所以布设原则为上端至梁底杆;下端必须“落地”.斜向剪力撑与立横杆的相交点必须每点用扣件紧固。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e) 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f) 模板支设完成应清除现场散落物,特别掉落在混凝土所浇部位的木屑及其它垃圾须清除务净,各工种、各班组随时做好落手清工作。 g) 各分部模板支设完毕,应作好三级质量检验评定。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h) 在主结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杆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i) 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j) 各杆件端头伸出杆端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k) 为防止人员高空坠落,模板支撑下作业层必须铺宽度不小于500mm脚手板作临时走道,脚手板用18#铁线与钢管绑牢,并且该层下必须满挂安全网。四周设置高度不低于1.2米防护栏杆和安全网.严禁用50×100方木代替。
l) 对立杆底部不在同一高度处,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对梁底附加立杆处水平杆也必须延伸两步。
5。模板支撑系统排架的验收
5。1 模板支撑排架的技术要求、允许偏差与检查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6
a) 立杆垂直度1/200;(用经纬仪、吊线和卷尺) b) 步距+20mm;纵距+50mm;横距+20mm;(用钢板尺) c) 排架横向水平杆外伸长度小于50mm;(用钢板尺)
d) 扣件安装:同步立杆上两个相隔对接扣件的高差≥500mm;扣件螺栓拧紧扭力距40~65N。m;(用钢卷尺和扭力扳手) e) 剪刀撑与地面的夹角为45。~60。;(用角尺) f) 模板支撑系统经验收合格,挂牌后方可使用。 5.2 支撑系统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项目:
a)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拆动; b) 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
c) 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 d) 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6.模板支撑系统的拆除
6.1 拆除支撑排架前做好以下工作:
a) 拆模:模板拆除应根据构件受力状态继而定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值强度,重要构件应于构件混凝土浇筑时制作与其同条件养护的试块,经试压后得知其强度值。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板 梁、拱、壳 ≤2 >2,≤8 〉8 ≤8 〉8 ≥50 ≥66 ≥100 ≥66 ≥100 根据施工方案中拆除顺序和措施,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因本工程支撑架较密,必须严格按方案要求拆除。
c) 由单位工程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并出具模板拆除令; d) 拆除现场设警戒区域,张挂醒目警戒标志,警戒区域内严禁非操作人员
7
通行或在 排架下继续施工,地面监护人员必须履行好职责. 6。2 拆除支撑系统的程序:
a) 拆除作业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b) 先拆除梁板底杆件,再拆除梁板模板.所有拆除物体随拆随安全输送至地面,严禁抛接。与梁柱连接杆件、斜撑、水平撑随排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接杆整层拆除后再拆排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大于2步,如大于2步,增设连接件加固;
c) 当支撑排架拆至下步最后一根长立杆时,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接件;
d) 当排架采取分段拆除时,对不拆除的排架两端,应先设置连墙杆和横向斜撑加固. 6。3 卸料时要求:
a) 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b) 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堆放整齐.
7.安全管理
7.1模板支撑架体搭设人员定期体检,合格者方能持证上岗.
7。2 排架搭设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7.3 作业层上施工荷载每平米不超过220kg,不得超载。
7.4 排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结点处的纵、横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连接杆。
7。5在模板排架上进行电、气切割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监护. 7。6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
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执行。
7.7 搭设排架时,作业范围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监护,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8.危险源辨认及预控措施
序号
危险源 类别 预 防 措 施 8
1 高处 坠落 物体 打击 火灾 机械 伤害 坍塌 容器 爆炸 2 3 4 5 6 ,登高作业临边要按方案做好安全围护设施及作业平台;预留洞口必须封盖;模板支撑排架及防护架搭拆严格按方案和交底要求;登高作业必须用好防护用品;作业层铺排板并系牢,隔层设置安全网。 进入现场戴好安全帽;建筑施工垃圾和物体不得随意丢弃,建筑物四周设置明显警戒线;支拆模板及支撑要有专人监护;排架操作层按要求设挡脚板及绿网;严禁交叉作业。吊运散料用专用吊箱,成捆吊装要捆牢。 建立完善的消防器材使用制度和动火审批手续;施工现场严禁吸游烟;不得在切割机处堆放易燃物品,经常检查电器线路有无超负或老化现象。 机械使用要规范并要经常检查;机械维修时要拉闸挂牌并设人监护;机械使用要配备必要的安全装置. 排架搭设严格按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施工;施工材料的堆放要严格规范.非架子工不得进行搭拆作业不得随意拆除排的软硬拉结及安全防护设施;严禁使用砖块垫高。 氧、乙炔气瓶使用距离不小于5m,距明火作业距离不小于10m,使用时挂安全警示标志牌,使用合格的器瓶,并定期检查.
9。 模板及支撑受力计算 9.1 柱模板计算
柱截面550×550(400×500) 浇捣高度H=3。25 模板采用九夹板,长边每侧立杆采用4根50x100木料
短边每侧立杆采用3根50x100木料,长边、短边横挡均采用Φ48x3。5钢管角部采用十字扣件紧固,四周外侧采用Φ14对拉螺杆@300.
混凝土密度取值24KN/m3,由于混凝土入模温度按150C,浇捣速度3m/h,混凝土坍落度140mm。 a) 模板侧压力
新浇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最大侧压力,可按如下两个公式计算,并取两公式中的最小值
F=0。22rct0β1β2v½ (1) F=rcH (2) 式中F—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 kN/m2 rc—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3, 取为24kN/m3
t0—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t0=200/(T+15)。(T为混凝土的温度℃=15℃) 即t=200/(15+15)=6.7h
9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浇筑速度按1m/h来计算。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按最不利考虑,H=3.25m
β1—分项系数,取1。2 β2-分项系数,取1。15
式① F=0。22×24×6.7×1.2×1.15=48。82 kN/m2 式② F=24×3。25=78kN/m2 取其中的较小值48。82 kN/m2
故混凝土的侧压力标准值为 F=48.82 kN/m2 ∴ 取F=48.82N/mm2 50x100九
夹
板木
模
料
W=bh2/6=50x1002/6=759258mm3 W=bh2/6=1000x182/6=54000mm
I=bh3/12=50x1003/12=5841523mm4 I=bh3/12=1000x183/12=486000mm4
Φ48x3.5钢管 Wx=5。08x103mm3 I=12.19x104mm4 b) 模板强度
q1=66×0。6=39.6KN.m
Mmax=—0。105x45x0.182=153x105N。mm
δ=Mmax/RxWx=1.53×105/1。05×54000=2.8N/mm2 ∴ 符合强度要求 c) 竖向立杆强度 q2=66×1=66KN.m
Mmax=—0.105×66×0.62=2。835×106N。mm δ=Mma×/RxWx=2.835×106/1.05×(4×825458) =9.56N/mm2〈[δ]=11N/mm2 ∴ 符合强度要求 挠度计算:
W2=5ql4/384EI=5×66×5904/384×1×104×(4。16×106×4) =1.2mm<1/400=1。5mm ∴ 符合强度要求 d) 横向围檩
q3=66×0.6=37.5KN.m
10
Mmax=-0。122×45×0。552=1.7×106N.mm
δ=Mmax/RxWx=1.7×106/1.05×5.08×2×103=159.4N/mm2<[δ]=166N/mm2 挠度计算:
W3=5ql4/334EI=5×45×5504/334×12。19×2×104×2.1×105 =2。5mm 9.2 梁模板计算 a) 梁底模板 1)荷载计算(按1m计算): (1) 新浇混凝土自重 0。25×0。5×24×1.2= 3。6KN/m (2) 模板自重 (0.3×2.76+12×0。04)×1。2=1。57 KN/m (3) 施工荷载 3.5×0.4×1.4=1。4 KN/m (4) 振捣砼时产生荷载(水平): 2×0.4×1.4=1.12KN/m 合计: q=3.6+1.57+1。4+1。12 = 7。69KN/m 验算: 2) 木料抗弯强度验算: 3 3 2 250×100木料(3根): W= 4×83。3×10mmf=10 N/mm MmaxqlW10Wf 19.69x9002/(10x4x83。3x103)=4。8〈10N/mm ∴ 满足要求 3) 挠度验算: 支承楞采用50×100水平枋木 I= 4×416 。7×104 mm4 W=4×83。3×103 mm3 32 E=9×105N/mmql4 [ω]=3mm max384EI 11 5x19.69x9004/(384x9x103x416。7x104x4)=1.12〈3mm ∴ 满足要求 b) 梁支承下楞钢管验算: 初步设计考虑@1000mm 1)荷载计算: 新浇混凝土自 1.3×0.4×22x1.2= 15。6KN/m 模板自重 (0。3×2.76+12×0.04)x1。2=1.57 KN/m 钢管自重 0.0384×20x1。2=0.921 KN/m 施工荷载 3.5×0。4x1。4=1。4 KN/m 振捣砼时产生荷载(水平): 2×0。4×1。4=1。12KN/m 合计: q=(15。6+1。57+0.921+1.4+1.12)x10—3 =20。611N/mm 传给每根木料的集中荷载 F=ql/4=20。611×900/4=4638N 2)按两跨连续进行验算: 钢管抗弯强度验算: Φ48×3。5钢管: W= 5.08×103 mm3 [f]=210 N/mm2 Mmax=KMxFL 查两跨连续支座最大活载弯矩系数 KM=0.333 f=Mmax/w=0。333x4638x500/5080=152 N/mm2<210 N/mm2 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I= 12 。19×104 mm4 E=21×104 N/mm2 [ω]=1。22mm ω=KwxFl3/100EI 查两跨连续支座最大活载绕度系数 Kw=3.508 ω=3.508x4638x5003/(100x21×104 x12 。19×104)=0。57〈1。22mm 满足要求 c)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3.5): R ≤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6。0kN; 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2F=2x4638=9.28kN≤ Rc 因此需采用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12 d)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它包括: 横杆的最大支座反力 N1=9.28kN (已经包括组合系数1。4)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8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89 W ——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5。08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l0 —— 计算长度 (m);l0 = k1uh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为1。185;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0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10m; 公式(1)的计算结果: = 9280/(0.153x489)=124N/mm2<[f] = 205。00N/mm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 10.附图 附图1:框架柱模板支撑剖面图 附图2:排架局部平面布置图 附图3:排架支撑A—A剖面图 13 100×50方木48.3×3.6钢架管15厚胶合板对拉螺栓 14 1000100050050050050050050050015 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 1000100010009041000框架柱框架梁模板支撑对拉钢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