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观察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技术在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赴品旅游
观察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技术在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

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技术在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54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病例,双盲法纳入试验组与普通组(n=27)。普通组使用常规鼻饲管留置喂食法,试验组应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技术。比较两组病例吞咽障碍症状的改善率及并发症出现率。结果:试验组病例的症状改善率是96.3%,普通组病例的症状改善率是77.78%,试验组症状改善率更高(p<0.05)。试验组病例共出现2例并发症,普通组共出现9例并发症,普通组并发症出现率较高(p<0.05)。结论: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技术可改善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症状,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适合推广使用。

关键词: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技术;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

吞咽障碍主要是各类原因所诱发的吞咽器官功能损伤,难以通过口腔自主进食的情况[1]。脑卒中患者多合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症状,对其身体免疫能力、恢复速度等均会产生较大影响。长时间营养不足则会增加其他症状发生率,危及病患生命[2]。为了深入探究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技术的应用效果,文章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54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病例,根据比较的结果讨论,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54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病例,双盲法纳入试验组与普通组(n=27)。普通组男女比值15:12,年龄53-78岁,均值

(63.75±6.83)岁。试验组男女比值14:13,年龄53-79岁,均值(63.46±6.97)岁。两组基线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可比较分析(p>0.05)。 1.2 干预方法

两组均由专业人员实施吞咽功能训练,30min/次,1次/d。普通组使用常规鼻饲管留置喂食法,胃管经鼻腔置入胃中且持续留置。

试验组应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技术,指导病患保持半卧位或者坐位,床头抬高≥30°。应用40cm长度14号硅胶导管,应用蜂蜜水或者香油润滑导管前部15-20cm。指导病患张口,将润滑的导管从口腔到咽喉置入,指导病患吞咽。若病患无不良反应,则继续置入导管;若病患过于难受,则停止置入导管。导管尾部在口腔位置,距离中切牙5cm则置管位置恰当。将导管放在嘴唇边,以胶带固定于病患脸颊。使用无渣、糊状的食物,通过50ml注食器置入。食物温度38-40℃,应用量350-450ml/次,速度50ml/min。注食前、完成后,均需要使用20ml水冲洗导管。呼吸末端拔除导管,维持喂食姿势20-30min。拔除的导管使用温开水清洗,晾干。每日基于病患情况置管3-5次,硅胶导管间隔7d更换1次。 1.3 评价指标

治疗2w后,应用洼田饮水试验比较两组病例吞咽障碍症状的改善率。显效:吞咽障碍症状消失,或者洼田饮水试验评级上升≥2级;好转:吞咽障碍症状改善,或者洼田饮水试验评级上升1级;无效:未满足上述条件(症状改善率=显效率+好转率)[3]。记录并发症出现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0.0统计数据,单因素以x2计算,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试验组与普通组病例的症状改善率比较

试验组病例的症状改善率是96.3%,普通组病例的症状改善率是77.78%,试验组症状改善率更高(p<0.05)。详见表1

2.2 试验组与普通组病例的并发症出现比较

试验组病例共出现2例并发症,普通组共出现9例并发症,普通组并发症出现率较高(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病患常见的合并症,患者自主进食能力障碍,口腔肌肉、咽喉肌肉力量降低或者不协调[4]。常规临床多留置鼻饲管,方式简单且不需要频繁更换插管。但是鼻饲管长时间留置在鼻腔、咽腔及胃内,可能会致使病患软腭抬高能力受到影响[5]。咽喉反射能力迟缓,对患者吞咽能力的自主恢复产生影响。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技术,不经过病患鼻腔,直接从口咽进入食管注射,注食完成后取出。本次结果显示,试验组病例的症状改善率是96.3%,普通组病例的症状改善率是

77.78%,试验组症状改善率更高。试验组病例共出现2例并发症,普通组共出现9例并发症,普通组并发症出现率较高。分析原因,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技术根据病患情况每日合理喂养,注食的次数、间隔的时间与人体进食生理需求相似,能够满足正常的营养需求。在每日置管时,病患每一次吞咽导管的动作,均会对口腔、咽喉肌肉产生刺激作用,对患者吞咽能力的自主恢复奠定基础。

综上报道,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技术可改善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症状,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适合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梦烨,张艳,马付玉.间歇经口管饲摄食管理在高龄中重度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24):160-161.

[2]吕梅芬.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17):36-38.

[3]张丽丽,刘佳,邓燕儿.小脑半球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的护理探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3(04):34-36.

[4]陈亚男,付伟锋,曾西.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对脑卒中合并气管切开患者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5):2746-2748.

[5]巩灵转,王龙虎,孙剑端,等.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0):35-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