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下第五单元作业设计(朱建美)

来源:赴品旅游


元角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认认真真填一填

1元二( )角 1角二( )分

1

■七今

* r ti*

*'S3!可曲一张* ifl?,

一张旳换—张飞® ,

3、

一张

i张 可以换()张 或()张

4.1元5角: =() 角 1

角8分 =() 分

()角 16角二 ( )元

19分= ( ) 角 ()分 34角= ( ) 元 ()角

2 元8角 =() 角

5、

■M) 里堀上

f A \" 5^6 10元1

|」_种

• 5

89角 3 8元 9角 3无1 二2元 9角

5腐

3角■6尢5帛 尸

爲 *0元*彷 厂、气 4 3元4角

F''

I- |

7 J

二、小心翼翼选一选

1 . 一个书包48元,买2个这样的书包付出100元

钱不够

不用找钱

要找钱

□ □ □

?

2 .用1张•朋£ r可以换几张「罠©

3、

2张

5张

□ 1张

3

3 .每辆 ,他要

付几张?

34元,小明买一辆这样的玩具汽车付的钱全是

4张 3张 2张

□ □

4、. 一个足球 65元,一个排球的价钱比足球便宜很多。买这个排球可能要多 少元?

25元

60元

99元

5、

□ □

迄球的介買是多少?

隔丸i

49/C 59 元 69 < 三、实际问题解一解 1、

5 fl

囲帕元戟正好腿买下面哪两种物

勺见

3元

乱 <

;1 ■买一冷一呑-一

,一共()元()飢

hij

金 上面三种荻品各买一个.一共()/t(

(3)李亮买了一个*和一个椿,付始誉货负10 钱十应找回()元.」

3、

5

12元

(1) 小汽车比布娃娃贵多少元?

50元 34元

□00^()

(2) 明明想买一架玩具飞机,全部付10元的人民币,最少要付() 张。 (3 )红红带的钱正好可以买一架玩具飞机,红红最多付( 丿元。

(4)芳芳想买一个布娃娃,可是还少 7元,她带了多少元?

)张10

我冗有9 C,钱.要买

比《艸幻故事》 仗冬多少观—

儿■

四、数量关系说一说

张老师给明明买

60 it 3、

7

了一件上衣,付了 100元,找回8元,请问张老师买的是哪件上衣? 数量关系:(

)—( )=( )

朱老师给儿子买了一辆玩具汽车, 少元? 数量关系:(

)+ )

严老师买了一套书73元,如果严老师付了 100元,要找回多少元? 数量关系:( )一( 五、不同付法说一说

小明带了 1张5元纸币,4张2元纸币和8枚1元硬币。现在她要 买一本8元钱的字典。她有多少种付钱的方法?(可让孩子说说思考 方法,再写出几种付法)。

)=(

六、你知道吗?

「谊你知道吗?订

我国的當币所史悠久,种昊丰富」

1

蜒第软布帀 刃帀 升踰宅 尤宅卅炒 元峯悔用

8

《元角分》作业设计说明 我作业设计的内容是

一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元角分》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是认识人发币及其单位间的进率, 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针 对本单元的知识特点, 我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不仅有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巩固,如 让学生识别人民币、会取币、换币、付币、找币,学会不同单位人民币的换 算,更着重于拓宽学生所能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从而有助于学生巩固 知识、锻炼思维,培养能力。本次作业设计分成 6部分,分别是“ 认认真真填一 填”“小心翼翼选一选” “实际问题解一解” “数量关系说一说” “不同摆法说一 说”“了解你知道吗?”

一、认认真真填一填

第 1 题,复习元和角关系,角和分单位间的关系,为后面的任务作铺垫 每 2 题,识别人民币并能准确写出总钱数,为人民币的换算奠定基础

第 3 题,让学生根据百以内数的意义进行思考, 从而了解人民币兑换的一些 情况 第 4、5 题主要进行不同数量人民币的简单换算和大小比较,帮助学生巩固 对元、角、分之间进率的认识,体会相同金额人民币的不同表达方式。 二、小心翼翼选一选

本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适应选择题的题型,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正确取币、 换币、付币, 适当降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难度。 同时复习已学知识中在描述数 的大小时所用的词语“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 ,在本单元中可以用 “贵得多、便宜一些”等词语形容价格的大小关系, 其中第 5题是稍复杂的逆向 思考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读懂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付了多少钱”和“找回 多少钱”之间的关系,确定篮球的价钱,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实际问题解一解

第 1 、2 题需要借助元和角的关系进行判断, 并需要进行简单的换算。 学生判 断时可以只买一种东西, 也可以组合买, 只要正确即可。 第 2 题让学生体会有序 思考的优势,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第 3 题是简单计算的混合练习。 要求学生认真读题, 理解每个问题的含义, 选择 相关

9

的信息进行解答。

第 4 题让学生了解问题的多种形式, 第 1 问是求两个数的差, 第 2 问是要学生弄 清楚如果都付 10 元,明明付 4 张的理由,体会明明如果付 3 张是不够的,而付 5张又是不合理的, 第 3 问则是让学生体会付出的钱可以刚好与所购物品的价钱 相同,这时所付 10元最多只能是 3张,还有 4 元可以其他付法;第 4 问也是生 活中常见的情形,钱带得不够,还差几元的问题。

第 5 题是对上一题中最后一问的巩固, 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减法运算的道理 以及减法与生活的联系。

第 6 题是对前一单元所学加法估算的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 7 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一组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表格中的每组问题从上到下, 符合生活中购物的一般过程。 同时将人民币的认识及人民币的加、 减法计算整合 在一起,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同时理解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 付 的钱数-应付的钱数 =应找的钱数,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

四、数量关系说一说。 。

这是拓展应用,本组特意编了本班学生熟悉的三位老师的购物情境,激发学 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付出的钱” “找回的钱”和“商品 价钱”之间的数量关系。 能区别三个数量中已知两个量, 求第三个量的数量关系。 同时也将购物中的三种数量关系跟学生已有经验联系起来, 即求总数(即总钱数) 用加法,求部分(即求应付钱数或找回钱数)用减法。

五、不同付法摆一摆。

实际付一付,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相关面值人民币的认识,感受虽然不同面 值的人民币只有几种,但可以进行不同的组合, 同时让学生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

六、你知道吗?

向学生介绍我国货币的历史知识,使学生从货币产生的角度理解人民币,拓 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感受钱币在产、生活、贸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