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达学校合唱活动课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制作人:万增富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开设合唱班,从合唱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学生自主、全面地发展,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着力打造并尽快形成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活动教学目标:
1、通过参加合唱队的训练,使学生亲身体验合唱这种形式的艺术魅力,喜欢此项活动
2、针对中年级和高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在去年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加强声部间的协调感与合作意识,提高合唱音准与和谐的效果。
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歌唱艺术的表现力,帮助学生积累音乐知识。
4、为校合唱队培养人才和后备力量,力争体现我校的办学特色。
三、训练方法及过程:
训练是为了提高,所以训练要有方法和手段。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为了巩固中声区,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合唱声音上的谐调,平衡统一,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集体训练,然后再逐步过度到音准、节奏,扩大音域,咬字、吐字,幅度变化等方面的训练。
(一)声音的训练
1、呼吸 2、声音位置 3、直声训练 4、声音的融合性训练
(二)、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特别加强低声部和中声部的音准训练。
(三)、寻找共鸣位置扩大音域的具体措施。
1、胸音训练 2、头音训练
(四)、合唱表现的四种手段。
1、连唱 2、跳唱 3、强而有弹性 4、不连不跳
(五)、节奏训练
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示的艺术,节奏是它的组成部分和主导因素,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特别加强一字多音,或一音多字。
(六)咬字与吐字的训练
咬字、吐字清楚,位置高,开口大,牙关打开。
四、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
1、声音的融合性发生练习
2、听音模唱
3、练习简单的二声部乐曲,树立合唱的声音概念。
第二阶段:
1、懂得聆听别人的声部,学会在唱好自己的声部时能兼顾别人的声部
2、合唱音色统一
3、能模唱简短的旋律,提高对音准的敏感度
4、能完整的演唱二声部作品,要求声部音准、节奏到位,有一定合唱音响
第三阶段:
1、在音准、音色上有大的提高,能做到声音统一,音色纯美,合唱音响好
2、进一步加强聆听训练,培养敏感的耳朵,一定的音准概念
3、能唱好二声部作品,并能基本掌握三声部作品
五、活动进度安排:(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九月份:合唱队员招生、选拔
十月份:(6课时)
1、强调活动纪律,介绍合唱相关知识
2、气息训练、基本发声训练
3、音准、节奏、乐理知识等训练
4、学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十一月份:(8课时)
1、气息及发声的巩固和加强
2、学习合唱曲《大海啊,故乡》
3、两首歌曲的巩固练习
十二月份:(8课时)
1、加强发声的练习,节奏的把握及歌曲的处理
2、学习合唱曲《牛背上的孩子》
3、歌曲的处理与巩固
3、汇报演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