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报告期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只能购买到基期相同商品的80%,则物价增长了_______。
2. 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规定1990年7月1日0时为标准时点,要求在7月1日-7月31日完成普查登记,则调查期限为 ,调查时间为 。 3. 对某企业全部产品进行简单随机重复抽样,该企业去年合格率为90%,产品耐用时间的标准差为20天,如合格率的极限误差为4%,耐用时间的极限误差为2天,若以95.45%(z=2)的概率估计,要满足两方面共同要求, 应至少调 查 件产品。
4.某层楼有七户居民。家庭人口数分别为4,3,3,2,2,2,1;人均居住面积为6,10,10,12,12,12,18。据此计算:家庭人口数的众数为 人,中位数为 人,七户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为 米。
5.一个时间数列有24年的数据,若采用7年移动平均修匀,则修匀后__年的数
据。
6.如果协方差小于0,说明两变量之间是_____相关。
7. 零件的尺寸经测量大小不一,这在统计学上称为 。
1. 报告期用同样多的人民币能购买到基期相同商品的105%,则物价降低了__________。
2.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变异程度不变,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一倍,则样
本单位数__________,抽样平均误差扩大一倍,则样本单位数__________。 3. 某企业的产品废品率逐月下降,一月份生产12500件,废品率为2.4%,二月份生产13800件,废品率为2.2%,三月份生产11200件,废品率为2.1%,则一季度的平均废品率为_____ (百分数后留两位小数)。
4.某层楼有七户居民。家庭人口数分别为4,3,3,2,2,2,1;人均居住面积为6,10,10,12,12,12,18。据此计算:家庭人口数的众数为__________ 人,中位数为__________ 人,七户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为__________ 米。 5、在用按月平均法确定季节比率时,各月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____________。 6.如果协方差大于0,说明两变量之间是__________相关 7.某村农民人均收入最低为1270元,最高为1426元。据此将该村农民按收入分成六个组,形成等距数列,其组距应定为___________。
1. 报告期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只能购买到基期相同商品的90%,则物价增长了
__________。
2. 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规定1990年7月1日0时为标准时点,要求在7月10日以前完成普查登记,则调查期限为__________,调查时间为__________ 。 3. 某企业的产品废品率逐月下降,一月份生产12500件,废品率为2.4%,二月份生产13800件,废品率为2.2%,三月份生产11200件,废品率为2.1%,则一季度的平均废品率为__________(百分数后留两位小数)。
4.某层楼有七户居民。家庭人口数分别为4,3,3,2,2,2,1;人均居住面积为6,10,10,12,12,12,18。据此计算:家庭人口数的众数为__________人,中位数为__________人,七户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为__________ 米。
5、一个时间数列有24年的数据,若采用五年移动平均修匀,则修匀后的数列有 年的数据。
6.如果协方差小于0,说明两变量之间是__________相关
7. 零件的尺寸经测量大小不一,这在统计学上称为__________ 。
1.如果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性别构成情况,则调查单位是_____ _____,填报单位是 。
2.已知变量x和y的协方差为150,x的标准差为18,y的标准差为15,则变量x和y的相关系数r等于 。
3.在总产值指数=产量指数*价格指数体系中,编制总产量指数时,指数化指标是 ,同度量因素是 。 4.某市场某种商品一个月的价格资料如下:
天数 价格 5 20 8 25 12 28 4 30 2 31 则该商品价格的算术平均数为 ,中位数为 ,众数为 。 5.对某企业全部产品进行简单随机重复抽样,该企业去年合格率为90%,产品耐用时间的标准差为20天,如合格率的极限误差为4%,耐用时间的极限误差为2天,若以95.45%(z=2)的概率估计,要满足两方面共同要求,应至少调查 件产品。
6.某商店计划1995年上半年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70%,执行结果只增长了30%,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
1. 报告期用同样多的人民币能购买到基期相同商品的105%,则物价降低了
__________。
2.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变异程度不变,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一倍,则样
本单位数__________,抽样平均误差扩大一倍,则样本单位数__________ 。 3. 某企业的产品废品率逐月下降,一月份生产12500件,废品率为2.4%,二月份生产13800件,废品率为2.2%,三月份生产11200件,废品率为2.1%,则一季度的平均废品率为__________(百分数后留两位小数)。
4.某层楼有七户居民。家庭人口数分别为4,3,3,2,2,2,1;人均居住面积为6,10,10,12,12,12,18。据此计算:家庭人口数的众数为__________人,中位数为__________人,七户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为__________ 米。 5、在用按月平均法确定季节比率时,各月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____________。 6.如果协方差大于0,说明两变量之间是__________相关 7.某村农民人均收入最低为1270元,最高为1426元。据此将该村农民按收入分成六个组,形成等距数列,其组距应定为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