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现代室内设计师及现代生活的,居住的,心理的,视觉等各方面因素,一种理性的创造活动。近年来的设计师开始纷纷尝试和探索如何将本国的特色文化与现代的设计主义风格相结合,赋予其设计的灵魂。因此,如何将带有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元素与现代室内设计主要风格相结合,也是本论文要探讨和研究的地方。 关键词 文化 室内 主题 结合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1 绪论
文化主题和风格理念是当代社会对现代室内设计一个新的标准。天河机场东方航空公司贵宾厅的改造设计主要是针对东方航空的企业文化和中国本土的文化元素以及带有地方特色的楚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提炼,从而满足如今社会对文化主题和风格理念的双重要求。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公共室内设计主要是指具有公共性质和社会性质的建筑的室内空间。它们是城市和社会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公共室内空间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的灵魂和主体所在。 2 调研分析
2.1 东航企业文化调研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中国上海的国有控
股航空公司,于2002年在原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的基础上,兼并中国西北航空公司,联合云南航空公司重组而成。东方航空公司的使命是让旅客安全舒适地抵达目的地,其精神主要体现在八个字上面“追求卓越,求精致强”。 2.2 中国特色文化调研 2.2.1 祥云寓意调研
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在国人的心中,祥云乃是生机、灵性的象征。 祥云纹饰自然轻盈,形如灵芝, 代表着凝聚天地精华的自然之气,是生命的本源, 寓意“天人合一、吉祥如意” 2.2.2 燕子寓意调研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雅客都借燕子歌颂过诸多情感。人们乐于让燕子在自己的房屋中筑巢,生儿育女,并引以为吉祥、有福的事。人们总是把燕子跟春天联系起来,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燕子和人类生活非常密切,人们非常喜欢燕子,故将其当做吉祥的象征。 2.2.3 楚文化调研
楚文化为东周时期中国南方的一支高度发达且风格独特的区域文化。楚文明的主源应是中原文明。楚文化,其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举世瞩目,作为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楚艺术更是独步海内外,其设计形式和风格充分体现了楚人的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3 设计分析
3.1 设计概述
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武汉天河机场贵宾厅改造设计,经过勘查和实地的专业空间分析,本方案力求凸显出东航的“追求卓越,求精致强”企业文化,体现东航一直以满意服务高于一切的企业精神。设计上运用了东方航空公司的视觉识别符合和标识元素。使中国文化和本地地域文化恰如其分的融入其中,即不突兀扎眼,又具有其鲜明的特色。 3.2 设计理念
此次设计主要结合东航的企业文化特色和象征中国文化的符号和元素,以及楚文化的特点装饰,凭着这种原则来进行设计和改造。将东航以让旅客安全舒适地抵达目的地,“追求卓越,求精致强”的企业文化,“满意服务高于一切”的企业精神和作为吉祥平安,天人合一的祥云,深受文人骚客喜爱的吉祥鸟,轻盈灵动,象征翱翔天际的燕子以及象征楚文化的编钟等文化加以提炼和概括,总结出更适合东航贵宾厅的设计理念。 3.3 表现手法 3.3.1 造型设计
对于此次的造型设计,主要是针对其特殊文化的符号和元素,进行提炼,归纳和概括,同时加以组合,达到再创造的目的。较多运用中国沿用至今的祥云图纹和象征吉祥,同时也运用了被视为东方文化的载体的燕子的造型,从而,序列、疏密、叠加、贯穿等设计手法,创造出全新的,现代的主题元素。燕子也作为中国古代风筝
的图样,而燕子风筝曾是飞的最稳最高的风筝,同时也与东航的企业文化一一相应,代表东航的飞行之旅安全稳当。楚文化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小装饰品的点缀上,而休息室的设计则较多的融入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楚文化。休息室的设计几乎摒弃了祥云和银燕的特色,只是在材料上延续前面的关系,而其纹样和造型上主要采用楚文化的特点。 3.3.3 空间设计
这次东方航空公司贵宾厅的空间设计,合理布局,具有良好的流通性。左边主要为候机厅,座位布置宽敞,给人一种舒适的感受,充分体现现代设计的功能需要。且墙面采用稍带弧度的设计,即凸显改空间的活力和韵律,同时又不影响空间的流动性。右边的区域为自助餐区,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的需求,座位布置合理,可以容纳更多的人,使人们在候机的同时,可以适当放松,满足各种人的需达,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同时右边配有休息室和吸烟区。 4 总结
经过这次设计,让我们对企业文化,本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融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白了如何将复杂的元素相互有关联的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共同的设计主题。这种提炼元素,然后进行综合,修改,再创造的过程,也让我们领悟到了设计不简单。同时,这次设计也让我们知道了知识和文化底蕴对设计者的重要性,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文化底蕴的沉淀,无法将其内涵的思想和形式驾轻就熟的运用于当代的设计之中。
参考文献
[1] 杨清平,李柏山.公共空间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特纳.公共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约翰·派尔.室内设计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 张绮曼.室内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