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了解蜗牛的外部特征,并认识蜗牛的形态。
2.观察蜗牛的爬行方式,并模仿蜗牛的爬行动作。
3.提升幼儿园小班儿童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1.认识蜗牛的外部特征,了解蜗牛的形态。
2.观察蜗牛的爬行方式,并模仿蜗牛的爬行动作。
三、教学难点
1.引导幼儿理解蜗牛的特征并进行区分。
2.引导幼儿准确地模仿蜗牛的爬行方式,并加以巩固。
四、教学准备
1.蜗牛的实物,图片和绘本、PPT。
2.拖鞋和膝盖垫。
3.教育玩具。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10分钟)
1.1 教师展示蜗牛实物,并与学生进行猜测。学生通过观察蜗牛的外形,猜测这是什么动物,并描述蜗牛的形态特征。
1.2 让学生看蜗牛绘本或 PPT,让学生通过图画了解蜗牛的生存环境及其特点。
2.游戏环节(25分钟)
2.1 教师设计游戏,让幼儿模仿蜗牛的爬行方式,模仿蜗牛爬行,体验蜗牛的行动方式。
2.2 可以让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比赛,获胜的组创造获胜的场面,并得到小奖品。
3.制作手工(20分钟)
3.1 教师让小朋友用彩纸和颜料等材料制作蜗牛。
3.2 在制作蜗牛的过程中,让学生制作不同形状的蜗牛,创造出不同的蜗牛形态。
4.游戏环节Ⅱ(20分钟)
4.1 让学生观察蜗牛的图像,在讲解时强调蜗牛的颜色。
4.2 教师雕刻不同形状的蜗牛,让学生猜测蜗牛的颜色,颜色正确的学生得到小奖品。
5.总结环节(5分钟)
5.1 鼓励学生在讲述的时候,能从自己的角度阐述,表达自己对蜗牛的见解。
5.2 教师总结蜗牛的形态特征和爬行方式,并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身
边的小事需发现不同之处,发现美好的事物。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蜗牛爬行教案的编写与实施,我在以下方面进行了反思:
1.教学目标应该更加具体,这样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2.在学生制作蜗牛时,需要用语言提示学生注意手法问题,可以提高学生成品的质量.
3.在游戏环节中,互相激励可以让小朋友更好地参与游戏,积极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