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打开书,心头总会涌起 有效果了:床边一堆书,抓起 }土 千言万语,可真铺开纸,却又觉 得无从下笔。对于这第六本学校 赠书( ̄-I-威教育名篇》,此感尤 甚。放下手中笔,再次捧起这沉 . 威教育名篇》,睁大眼睛地看,没 几分钟,眼皮竟要打架了;可若抓 起的恰是一本<小说选刊》,大脑 皮层竞可以兴奋到深夜两点。 我不想因自己的浅薄而误解 甸甸的书, 仔细回顾这半年多来 的读书历程,发觉自己最想谈的 竟是读书时渐变的心理感受。 我要认真读 歪曲大师的本意,更不想亵渎智者 验 的灵魂。怎么办?我真想弃书而逃 鲞 { 了。我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干 脆,先放下书本,另辟蹊径,把 记得我们校长说过,没有看 过一定教育专著的老师,一定不 是一个好老师。学校一位爱读书 的同事也建议我:多读名著、专 著。每当在报章杂志中看到他人 能自如地引述一些教育名言时, 赫 玲 目光投向别处,看看别人怎么评 说吧。 ’我要继续认真读 我查找了大量有关杜威教育 思想的资料,打印出来,竞有几 十页。杜威一生著述颇丰,单是 我便, 生惭愧。我的专著阅读量 少得可怜。我日渐意识到自身知 识的浅薄,因此这次学校赠书, <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就达400 多页呢。我发现自己读书的初哀 似乎太急功近利了,妄想通过一 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 ̄-I-威教育 名篇》。 杜威曾被誉为“西方的孑L子”,( ̄-I-威教育名 本书的阅读使自己的理论底蕴丰厚起来,幼稚得 可笑。 篇》更是经过历史检验而沉淀下来的经典之作。我 深知,倘若我以匆忙、慌张、贪婪的心态去读她, 不要说想从中发现并拾点“珍珠贝壳”,怕是连皮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还做了大量的阅读笔 记,对于“读书有所得”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一是不能也不要把读书特别是读名著、专著看 毛都找不到吧。所以在最初读<杜威教育名篇> 得很难,更不要给自己太大的读书负担。一条横 时,我是怀着极端认真的态度,甚至可以说是虔诚 地,带着一种顶礼膜拜的感觉去读的。我暗下决 心:一定要认真读,切不可囫囵吞枣,要通过此次 阅读,与大师擦出点对话的火花。 ‘我真不想读了 线、一个记号、一段摘录,都是读书。只要常翻常 阅就有读书的收获。第一遍也许读不通,第二遍或 许会有所顿悟,那么第三遍、第四遍呢?在读完第 二、三本后倒回去再看第一本呢?发现与收获必然 有所不同。就如<走遍天下书为侣>中所言:一遍 一一由原来满怀期待变得有些不安起来——( ̄-I-威教育 名篇r)竟不是一般地不好读啊I是的,在我逐字逐 j_ 带着敬畏,带着期待,又夹杂着些许兴奋,我 遍地读,你总能从书中发现新的东西。 二是要学会思考,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要思考 页一页地往下读着。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却 如何把所读到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进而要用 读书所得去思考分析问题。 我很高兴,这是我的进步。读<杜威教育名 句的认真阅读下,我对杜威的那些有名的教育思想 观点略有了解了,可我却无法在阅读中得到我想要 的快感——那种读着文字会兴奋、会激动、会会 意、会感叹的感觉。 篇>暴露出了我读书的缺失,也让我认识到“读好 书”可谓任重道远。我初步确定了以后的读书计 划。洛克的<教育漫话>、卢梭的<爱弥儿>等, 即使像《丰土威教育名篇>一样艰难,我也要坚持读 下去。 我很惶恐。于是,书越读越慢,以致后来,望 着那每天都在翻的书,焦虑之情油然而生:我何时 才能“啃”完它呀7越是这样,我越是惶恐——为 自己读书前的信誓旦旦,为自己鄙薄的理论基础。 越是惶恐,越是强迫自己读她。越是强迫,越是没 于是,重新捧起<杜威教育名篇 ,特别关注自 己曾划过线作过记号的部分,细细琢磨,原先横亘在 前的读书障碍竟不复存在了,心中自是畅快无比!◇ 2008.3轴止赦 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