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来源:赴品旅游
重庆统计重庆市农产品 加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李 川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5.4%、32.5%和3.2%;规模以下农产品加工企业共10934户、产值677.41亿元、从业人数23.44万人,分别占90.0%、22.7%和54.9%,比2013年分别增长16.0%、21.3%和22.1%。(三)区域结构2018年,全市各区域中(表1),渝西片区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产值、从业人数等三项指标占全市比重均超过40%,比2013年分别增长14.4%、61.6%和26.0%;主城片区企业数量等三项指标占比在20%左右,与2013年相比,单位数、从业人数分别增长11.7%、1.7%,产值下降2.5%;渝东北片区企业数量等三项指标占比与主城片区基本相当,与2013年相比,企业数、产值分别增长17.1%、13.9%,从业人数下降0.2%;渝东北片区企业数量等三项指标占比最低,均未超过8%,与2013年相比,企业数量在各区域中增长最快、增速高达76.0%,带动就业岗位增长27.4%,但产值下降了16.6%。表1 2018年重庆全部农产品加工企业区域分布从业人企业数比重总产值比重比重数(万(户)(%)(亿元)(%)(%)人)12143100.02984.01100.026685332318495922.0559.7518.858.717.45.242.708.9321.289.912.57100.020.949.823.26.0一、重庆农产品加工业总体概况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覆盖全部细分行业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包括粮食加工与制造业、饲料加工业、粮食原料酒制造业、植物油加工业、果蔬加工业、精制茶加工业、肉类加工业、蛋品加工业、乳品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制糖业、烟草制造业、中药制造业、其他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棉麻加工业、皮毛羽丝加工业、木竹藤棕草加工业、橡胶制品制造业等18个细分行业。(一)产业规模据初步测算 ,2018年,全市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2143户,比2013年增长17.7%;实现工业总产值2984.01亿元,比2013年增长29.8%;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 为1.5:1,与2013年基本持平;从业人数42.70万人,比2013年增长12.8%。(二)规模结构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共1209户、产值2306.60亿元、从业人数19.26万人,分别占10.0%、77.3%和45.1%,比2013年分别增长区域全市合计主城九区渝西片区渝东北片区渝东南片区43.91750.8926.27.9517.83155.544市情报告(四)产业结构2018年,全市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农产品加工细分行业(行业增加值率高于26%)实现工业总产值2451.67亿元,比2013年增长40.7%,高于全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10.9个百分点,占全部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2.2%,比2013年提高6.4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突出。                表2 2018年重庆全部农产品加工企业细分行业结构分组细分行业从业人企业数比重总产值比重比重数(万(户)(%)(亿元)(%)(%)人)12143100.02984.01 100.042.70 100.077681663715042910880.16.31.40.31.23.59.0146.01 113.91 35.33 10.28 234.85 55.03 211.70 4.93.81.20.37.91.87.10.35 2.09 0.70 0.18 1.98 1.57 3.84 0.84.91.60.44.63.79.0增速保持在7.2%-9.7%的较快增长区间,而同期全市规上工业增速已由13.6%回落至9.6%,呈现不断回落的运行走势,表明农产品加工业受经济景气程度的影响较小。进入2018年后,因环保监管趋严,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停产整顿,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速由上年的7.6%回落至2.5%,尽管如此,其增速依然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2.0个百分点。图1 2013-2018年重庆规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速 16141210867.213.612.610.88.57.710.39.77.69.6全市合计烟草制造业粮食原料酒制造业精制茶加工业制糖业高附加值行业中药制造业皮毛羽丝加工业其他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粮食加工与制造业果蔬加工业木竹藤棕草加工业肉类加工业蛋品加工业低附加值行业橡胶制品制造业棉麻加工业乳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植物油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4202013201420152016201722010182.50.5农产品加工业增速规上工业增速(二)农产品加工业以小微企业为主,对就业的吸纳能力高于全部工业2018年,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户均产值为1.91亿元,低于规上工业户均产值1.08亿元,户均产值比2013年降低2.1%;产值1亿元以上的企业有482户,占39.9%,其中,产值5亿元以上的企业73户,占6.0%,表明多年以来我市农产品加工业以小微企业为主。但从从业人数增减变动来看,2013-2018年,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业人数年平均增长0.6%,而规上工业从业人数年平均增长率却为-0.7%,一定程度上说明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边际就业吸纳能力高于全部工业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我市开发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之一。(三)农产品加工业经济效益总体良好,行业1940714455774718335482152314372216.05.937.56.20.12.84.00.11.93.60.2341.25 238.30 796.10 268.91 0.85 124.76 71.06 22.82 190.27 120.11 2.48 11.48.05.60 3.39 13.17.932.38.00.14.03.70.92.81.80.226.713.79 9.0-4.22.40.86.44.00.13.43 0.03 1.72 1.60 0.37 1.21 0.77 0.07 二、重庆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特征(一)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增长,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小2013-2017年,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间经济效益不均衡问题突出2018年,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利润163.51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利润的13.4%,主营5重庆统计业务利润率为7.3%,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从近几年盈利水平看,2013-2018年,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基本保持在7.3%-8.4%之间波动,平均利润率为7.5%,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利润率1个百分点,行业经济效益状况总体良好。从各行业主营业务利润率看(表3),2018年,利润率高于7%的行业有10个,占58.8%,其中:粮食原料酒制造业、制糖业、精制茶加工业、其他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等4个行业利润高于10%;利润率低于7%的行业有7个,占41.2%,其中:植物油加工业、乳品加工业、棉麻加工业等3个行业利润率低于4%,烟草制造业因烟草工业公司提前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导致亏损、利润率为负;2013-2018年,行业平均利润率最高和最低的相差10.5个百分点,行业间经济效益不均衡的问题较为突出。表3 2018年重庆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分组细分行业2018年比2013年2013-2018年(%)(±百分点)均值(%)全市合计7.3-1.1 7.5粮食原料酒制造业13.91.4 12.4制糖业12.62.6 12.4精制茶加工业11.5-1.5 11.2高其他食用类农产品10.6-0.3 10.0利加工业润率木竹藤棕草加工业8.3-1.4 9.4行皮毛羽丝加工业8.80.4 8.5业粮食加工与制造业8.1-1.1 7.9果蔬加工业9.61.6 7.9水产品加工业7.57.5 6.4肉类加工业7.5-0.4 7.2饲料加工业6.81.8 6.1低中药制造业6.0-5.2 7.4利橡胶制品制造业5.7-2.1 6.4润率植物油加工业3.8-0.2 3.9行乳品加工业2.83.2 1.9业棉麻加工业1.3-5.1 4.2烟草制造业-0.6-8.9 3.6注:2018年重庆市没有规模以上蛋品加工企业。6(四)农产品加工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但国有和外资企业集中度增强2018年,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数1106户、产值1516.12亿元,比2013年分别增长42.7%和55.7%,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91.5%、65.7%,比2013年分别提高4.7和7.0个百分点。与之相比,2018年国有和外资企业数分别比2013年下降32.0%和6.5%,占比分别下降2.8和1.1个百分点;国有和外资企业产值分别比2013年增长1.7%和43.2%。可以看出,我市民营农产品加工业企业数量最多,增长最快。但从户均产值来看,2018年,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户均产值1.37亿元,比2013年增长9.1%,明显低于其总体规模增长率,表明2013-2018年我市民营农产品加工业规模的成长主要来自于企业数量的增加。而国有和和外资企业2018年户均规模已分别高达11.59亿元和12.33亿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49.5%和53.1%,高于民营企业户均产值增长率40.4和44.0个百分点,表明2013-2018年我市国有和外资农产品加工企业凭借自身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通过控制加工环节不断向产业链上下游渗透,从而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表现出较强的产业整合和战略布局能力。表4 2018年重庆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企业类型企业数占比总产值占比(户)(%)(亿元)(%)全市合计1209100.02306.60100.0国有企业342.8394.1617.1集体企业90.715.420.7民营企业110691.51516.1265.7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292.4357.5415.5其他企业312.623.351.0(作者单位:重庆市统计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