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生物高考备考三轮复习策略

来源:赴品旅游
浅谈生物高考备考三轮复习策略

作者:杨全兵

来源:《成功•教育》2007年第02期

对于高考备考复习的研究,总结出来的方法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目前最流行的是“三轮”复习策略。之所以选择“三轮”复习法,也是因为高三复习课程任务重、时间紧,而只要真正扎实抓好“三轮”复习,就能轻松应对高考。下面谈谈我在高三生物高考备考“三轮复习”中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轮复习时间是9月~2月底,历时6个月,主要作好必修教材的全面通读理解,复习与积累生物学基础知识,梳理各章节知识脉络,建构知识框架,把握知识要点。全面熟悉教材内容,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看到、理解到,该识记的内容要强化。通过对各章节的知识要点进行扫描性检测,诊断学生是否还存在教材内容的遗漏或理解上的障碍,对于这些问题要及时通过看书和教师点拨加以解决。为了节省宝贵时间,高三选修教材内容穿插在必修教材的第一轮复习中进行教学,这样做既能让学生注意到必修与选修内容的知识连贯性,选修教材内容是必修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又能在新课的教学中将必修与选修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第二轮复习时间是3月与4月两个月,进行专题复习,将高中生物学教材内容分为6~8个大专题:⑴生物的物质基础与结构基础;⑵生物的新陈代谢;⑶生物的生殖、生长和发育;⑷生命活动的调节;⑸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⑹生物与环境;⑺生物实验。每个大专题还可以再划分若干小专题。专题复习是将生物教材内容重新整合,做到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进一步突出教材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专题习题解答训练,提升实战能力。这一轮复习的目标是使学生的各个知识点整体化、有序化、系统化,能运用生物学基本知识解决在纲的各种高考命题。各个专题复习时要结合《考试大纲》,对各个考点进行解读,每个考点复习回顾必须到位,对于识记的知识点可通过学生逐一自检,如发现有内容混淆、似是而非的现象,就应该及时重温教材相关内容。整个专题复习阶段的基本思路是让学生先明确每一个专题所涵盖的知识内容,对每一个考点进行回顾自检,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整合,建构专题知识结构网络,明确重点、难点,疏通知识障碍,清理知识死角,强化理解与运用。教师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独立完成上述复习工作,但又不是完全放手不管,而是要作好引导,加强个别辅导,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后要及时点拨解决,注重专题总结和疑难问题讲评。

第三轮复习时间5月至高考前一周,是历时一个月的冲刺模拟阶段。教师要精心选择和组织试题,研究高考命题动向,关注与高考有关的信息。在这一阶段,我将近两年全国普通高考的几套试卷的生物部分单独打印制卷,让学生在规定的35分钟内完成一套理科综合试卷中的生物学部分试题,并且作以检查。完成后教师及时评卷分析,安排时间进行讲评,找出学生在一轮和二轮复习中尚未解决的知识问题,在解答高考题的方法和技巧上给予加强指导,重视理

解与运用能力强化训练。这一阶段我安排了几节课的时间来总结选择题与简答题答题的种种简捷而又实用的方法技巧,学生很是受益,成绩提升显著,而且很稳定。“三轮复习”的每一轮各有侧重,这一点不光是教师要清楚,也必须让学生明白。为达到每一轮的复习目标,教师要提前通过比较,选择出好的配套复习资料,提前作好复习授课计划。我给学生总结过:高考考什么?最终落在知识和能力这两个方面。第一轮复习一定把重心放在熟读课本上,理出每一个知识点,每一章、每一节内容都要熟悉,该识记的内容要在这一轮复习中得到充分强化,同时建构章节内知识联系,注重章节间知识关系,使知识系统化;第二轮复习要突出能力的训练,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是训练的重点,包括理解每一个专题包括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概括,这样为后面进行跨专题的知识综合运用打下基础;第三轮复习是适应高考的强化训练,这一阶段除了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对学生进行状态训练,包括临战的心理准备和水平发挥状态的操练。在第三轮复习中,除了使用统一选定的高考冲刺模拟题外,我还将近一两年的几套全国高考题中的生物学部分制成试卷让学生练习,批阅后进行讲评。最后逐渐限定在三十五分钟时间内完成一套高考理综试题中的生物学部分,这样做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在高考中能更好地分配时间。在理综中生物学较容易,所用的时间就应该最少,从而有充足的时间去解答物理和化学试题。

总之,三轮复习时第一轮必须把基础知识的复习放在首位,第二轮注重运用能力的训练和提升,第三轮复习实际上就是在高考前的实战演习训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