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来源:赴品旅游
临床护理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周秋萍 何兰香 孟婷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均衡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手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耐受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肌肉紧张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关键词】 手术室细节护理;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1)10-061-04

手术造成的生理疼痛与心理恐惧,不利于手术开展,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研究发现,手术室内采取全面、细致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于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且能够有效缓解不良情绪,有利于手术开展[1]。手术室不同于临床普通病房,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尚缺乏统一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对手术效果的提升产生了一定阻碍效果。因此,开展高质量的手术室护理成为医护工作者共同面临的难题。手术室细节护理是近些年提出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对提高手术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因此,采用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接受手术治疗患者,评价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取医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均衡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男39例、女28例;平均年龄55.85±12.74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19例、高中及以下48例。观察组男36例、女31例;平均年龄56.54±11.43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

作者单位: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常州医疗区麻醉科

上22例、高中及以下45例。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诊断明确,具有手术指征;②患者知晓病情,同意手术;③均为成年人;④均为择期手术。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②急诊手术;③合并严重慢性疾病;④血液、免疫系统障碍;⑤精神、认知异常。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术前1日,由麻醉护士与患者进行访谈活动。内容包括:①疾病相关知识。②手术相关事项。尤其向患者告知麻醉与手术过程,术中如何配合医护工作,指导患者进行手术体位训练。③术后并发症。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介绍手术医师资历,提高患者信心。④鼓励患者。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由于未知产生的恐惧等多种不良情绪,多应用敬语鼓励,提高患者自尊。⑤寻求同意。向患者告知多种治疗方案,分析利弊,在不影响治疗前提下,尽可能给予患者更多参与治疗方案的决定过程,一切医疗操作均寻求患者同意,增进医患关系。1.2.2 术中护理

(1)对照组:详细核实患者信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中进行常规护理。

(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①迎接患者。

现代养生 2021年5月第21卷第10期

61

临床护理

由手术室责任护士迎接患者,并安排护士安抚家属情绪。②讲解手术室。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告知患者手术进行过程中,手术室责任护士会全程陪护。交流过程中,应当以积极、热情的态度对待患者,视情况可与患者握手,增进患者与手术室人员的关系。③及时反馈。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询问手术室温度是否适宜,并时刻观察患者情绪,及时安抚。④指导配合麻醉。指导患者与麻醉医师相互配合,依据不同麻醉方式,应当采取不同措施。麻醉结束后,协助患者摆好体位,并保护患者隐私。⑤手术室纪律。手术过程中,应当注意手术室纪律,不讨论无关患者病情与治疗的话题,秉承一切有利于患者的宗旨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注意避免体温流失。⑥护理人员和患者保持简短交流,用温和的语言给予患者安慰及鼓励,保持与患者的轻微接触,进而提升患者安全意识。⑦严格遵守患者查对制度:保护患者隐私,并做好外露部位的保温护理工作,减少患者不适感。术中使用液体保持常温,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特征,尽量减少非手术人员的进出,降低感染几率。⑧保证各类仪器功能良好,手术用物符合规范要求,充分暴露在医生视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1.2.3 术后护理

(1)对照组:术后1d,进行1次随访。(2)观察组:术后1~3d,每日由手术室麻醉护士进行随访,询问麻醉恢复情况,观察切口是否出现红肿、化脓、脂肪液化等,记录引流液性状、颜色,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告知术后注意事项。除此之外,建立严格监管制度以及奖励和惩罚制度,进而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每个量表各20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量表总得分为各条目得分之和×1.25,共100分。

(2)手术耐受性:手术耐受性分为:优、良、差,共3个标准。优:术中患者情绪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均在可控正常范围内;良:术中患者情绪波动较小,生命体征情况可耐受

62

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May 2021 Vol.21 No.10

手术,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均仅满足于手术要求;差:术中患者情绪波动较大,生命体征不稳定,无法耐受手术或仅能在科室主任等权威教授协助下进行手术,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均需要麻醉医师强烈干预[2]。

(3)肌肉紧张性:计算患者的肌肉紧张率[3],肌肉紧张率=(中度+重度)/总例数×100%。

(4)患者住院时间:分析比较患者的住院时间。(5)不良反应:切口感染、切口撕裂、术后感染、术后出血及其他一般症状不良反应。

(6)患者满意度:共10分,患者可依据主观感受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及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手术前,且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 两组患者手术耐受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耐受率为95.5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 两组患者肌肉紧张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肌肉紧张率为41.79%,低于对照组的64.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7%(4/67),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87%(18/67)。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6,P<0.05)。

临床护理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AS、SDS及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比较

项目

SAS(分)

手术前手术后

SDS(分)

手术前手术后

住院时间(d)满意度(分)

对照组(n=67)56.85±9.5855.52±8.6257.96±10.1854.85±9.3310.28±3.415.68±2.67

观察组(n=67)57.14±9.1734.85±4.3957.34±9.8635.61±5.087.11±2.269.21±0.85

t值0.1817.490.3614.826.3410.31

P值0.860.000.720.000.000.00

表2 两组患者手术耐受性比较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

χ2=6.08,P=0.01。

n6767

优3950

良1614

差123

手术耐受率(%)

82.0995.52

表3 两组患者肌肉紧张性比较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

χ2=6.74,P=0.01。

n6767

放松1122

轻度1317

中度1715

重度2613

肌肉紧张率(%)

64.1841.79

3 讨论

任何手术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及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患者手术效果,进而影响疾病预后效果的提升[4-5]。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应激反应会导致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进而增加手术风险。研究显示在未知、恐惧的心理状态下进行手术,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出现医患矛盾[6-7]。手术室护理作为临床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风险大、工作复杂、工作时间长以及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难度。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以及护理模式的优化,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要求逐渐提升,细节护理模式逐渐诞生。高质量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基础,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手术效手术室细节护理模式主要是从术前、果至关重要[8]。

术中以及术后几方面落实的,所有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提供全程、细致护理服务的护理模式。手术室护理模式,自患者决定进行手术治疗开始,至患者手术治疗结束为止,全程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干预,同时兼顾心理干预,为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

期提供基础[9]。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耐受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对于手术的耐受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室细节护理能够兼顾患者心理状态,在护理干预中,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应激心理,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有学者指出,在手术室细节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提供周到、细致、温馨的护理服务,使得患者倍感关怀,提高医患配合程度,有利于手术医师更好地开展手术。研究证实,老年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因此,针对老年患者,应当更加重视手术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干预。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肌肉紧张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手术室细节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术中肌肉紧张度,患者对于该护理模式提供的护理服务更加满意。手术室细节护理,要求在术前向患者告知疾病、手术等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同时对手术体位摆放进行培训,

现代养生 2021年5月第21卷第10期

63

临床护理

疼痛护理在鼻窦炎术后护理的应用效果

陈娟娟

【摘要】 目的 探析在鼻窦炎术后护理工作中疼痛护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4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鼻窦炎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均衡匹配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采用疼痛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术后1、3、5天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8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鼻窦炎术后的护理工作中,使用疼痛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关键词】 鼻窦炎;术后护理;疼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1)10-064-03

在临床耳鼻喉科疾病中,鼻窦炎较为常见。当前,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鼻窦炎的发生率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1]。目前,临床中对于鼻窦炎的治疗常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方法。该方法治疗期间,具有手术术野清晰、并发症少、损伤小的特点,能够在清除病灶的过程中保留患者鼻内正常组织和机

作者单位:226400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人民医院

构,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2]。然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这也是患者组织修复的必经过程。此外,患者正常呼吸过程中,创口会受到一定的刺激,导致疼痛持续发生。这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使患者产生不良情绪。此外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气道黏膜组织会受到损伤,导致术后患者出现一定的疼痛感,此时不仅患者的

对手术室环境、麻醉方式等进行宣讲,降低患者对于手术室的陌生感,减少手术心理应激,保证患者能够最大程度耐受手术。手术室细节护理人员从患者进入手术室、手术进行时、手术结束,均给予患者鼓励、支持,得到患者信任,使得患者主动配合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手术室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4 参考文献

[1] 鲍菁,王烨琛,张敏.手术室细节护理应用效果研究

[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9,7(2):158-160.

[2] 王玉霞,樊静.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

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2(7):56-58.[3] 陈园园,陈莉莉,栾晓嵘,等.基于三维质量结构的延

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8):2214-2219.

64

Health Protection and Promotion May 2021 Vol.21 No.10

[4] 关柏秋,曹晓艳,董淑琴,等.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

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57.

[5] 庞小锋,许火连.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

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 48(3):386-388.

[6] 李紫娟,付婷婷,许多朵.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

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2):265-266.

[7] 陈晓晶,原英姿,姚晓丽.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

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6):174.

[8] 高冬月.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

效果[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S1):108-109.[9] 杨兰,施丽,王颖,等.PDCA循环结合细节护理提高

门诊手术室安全管理质量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2):272-275.

[2021-04-20收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