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内外 叠部素质美育 2015年第1卷第5期 谈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金颖莉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贵州六盘水,553000) 摘要:青少年由于法律意识淡薄,犯罪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此在学校进行法制教育 势在必行。本文主要探讨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法制教育;学科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5)05—0116—01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而且呈上升趋势 及低龄化、团伙化、危害程度严重化趋势,严重影响了我国社 会的稳定。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 致使一些学生的思想处于迷茫之中,法律意识淡薄。学生与 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或学生在遇到不能独自解决问题时,家 长、教师不能给予及时正确的调节、开解,进行思想教育,心 里疏通,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 的7O%以上,13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明显增加,其中14~15 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O%以上。 如表1、表2所示: 表1青少年犯罪数量及所占比例 年度 审理青少年犯罪案件人数(人)年度占全年受理刑事案件比例(%) 三、对学生缺乏关爱 由于教学任务繁重,班级学生数量较多,因此教师、学校 缺乏对后进生关心和帮助,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 异常,适时引导,关心和帮助。甚至部分老师对这些后进生采 取放任自流的形式,不过问,不关心,导致部分学生自暴自 弃,厌学,逃学,过早进入社会,从而导致我国犯罪率呈现低 龄化,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 增强学生的法律法规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离不开学 校的教育。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将学 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 径,要求“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 学中”。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全国“六五”普法规划又明确 提出:“创新法制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 作用。” 教师如何将法制内容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呢?国家中小学 课程标准指出,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要遵循“尊重教材、科学导 入,份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渗透、自然贴切”的原则,因此, 我认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学科教 据不完全统计,在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案例中,在校生 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特点找到合理渗透点,从渗透点层层深 入,潜移默化的进行渗透。同时应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特点,联 系生活实际进行法制教育,更好的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 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教学手段和方法多样化。视频、图片 占98%,其中双差生占68%。是什么原因造成青少年犯罪现 象越来越严重?青少年时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格形成 的重要时期,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抵抗不良影响的能力弱,争 强好胜,遇到事情喜欢采用暴力解决。这些的行为都说明青 少年法治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也从另一个方面 反映了学校法制教育的缺失。 一等形象生动的视觉刺激,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法 律知识;开展灵活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要求人大、 法院、监狱等相关机构将法庭、审判场所移到学校,通过现场 、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观看,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也可 开展专题活动,进行全方位教育。 总之,做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是国家、社会, 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学生心 中从小就种下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种子,增强学生法律意 识,持之以恒做下去,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映波.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5:1-3. [2]王海光.关于青少年犯罪案件的统计分析In].山东:威海市环翠区 人民法院:2olo. 目前,虽然社会各界都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 升学率仍然是家长、社会对学校教育好坏的主要评判标准, 甚至学校在评判教师的教学效果时,也以此为依据。因此,即 使家长、学校、社会和教师在思想上认为教育的好坏不仅仅 体现在分数上,素质教育和法制教育非常重要,但也感到无 奈,因为国家教学大纲里并没有明确说明法制教育要安排课 时,再加上教学任务紧张,就更加没有时间来安排法制教育。 二、不■视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 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很多教师的法律知识比较贫乏,意 识也比较淡薄,使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单纯传授知识, [3]霍健康.坚持育人为本,加强法制教育[c].2Ol 1(6). 作者简介:金颖莉(1978一),女,汉族,贵州六盘水人,中教一级。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育。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