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临床疼痛。
-41-
编辑:弓良彦 编号:ER-4180817021(修回:2019-03-02)
基于中医针灸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临床研究
Clinical research on treating language disorder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by acupuncture
付广军 于 燕
(荣成市人民医院,山东 荣成,264300)
R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9)07-0041-02 中图分类号: 目的:研究基于中医针灸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中随机选择36例作为【摘 要】
研究对象,均来自2015年2月-2018年3月,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来进行研究性治疗,每组分别为18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手段,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取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针对脑瘫患儿语言障碍实施中医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语言功能,帮助其恢复基本的表达能力,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中医针灸治疗;脑瘫;语言障碍;临床效果【关键词】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language disorder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Methods: 【Abstract】
36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8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by acupuncture more, and the effec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anguage function of the patients and help them restore the basic expression ability. It has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 and is worthy of being popularized in clinic.
Acupuncture; Cerebral palsy; Language disorder; Clinical effects【Keywords】
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9.07.015
小儿脑瘫多发生于患儿出生前和出生后一个月,由于患儿先天性的发育损伤等各种因素导致患儿脑部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症,在临床上会出现语言障碍、智力低下等并发症,患有该种病症的新生儿会出现睡眠困难、啼哭不止、吞咽困难等表现[1],临床上通过综合康复治疗来帮助患儿恢复基本的语言功能。目前,对于小儿脑瘫的治疗仍然存在缺陷,并没有明确治愈脑瘫的特效中药或者西药,一旦确诊为脑瘫,大多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脑瘫的治疗手段也逐渐关注起来,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也日益增多。而我国的医疗机构对于脑瘫语言障碍的治疗为物理治疗,包括运动疗法(Rood疗法、Vojta疗法、上田法等)、物理因子治疗。中医则通过辨证分型来帮助患者改善病情,对于肝肾亏损、精血不足型,主张采取鹿茸、山萸肉、熟地黄、山药、茯苓、泽泻、牡丹皮、怀牛膝等进行治疗,因此,研究基于中医针灸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中随机选择3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来自2015年2月-2018年3月,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来进行研究性治疗,每组分别为18例。对照组中,男11
例,女7例,患者的年龄2~8岁,平均年龄为(5.2±2.6)岁,痉挛型4例,手足徐动型7例,迟缓型4例,失调型3例。实验组中,男9例,女9例,患者年龄1~7岁,平均年龄为(4.2±2.5)岁,痉挛型5例,手足徐动型6例,迟缓型4例,失调型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2]:①入选患儿符合脑瘫语言障碍的诊断标准,患儿四肢僵硬、四肢和头部出现不自主的无意识动作、流口水等。②患儿家属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儿无严重的先天性致命疾病。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基础的语言训练和推拿按摩,对每一个患儿给予一对一的语言训练治疗,并帮助患儿进行相关穴位的推拿和按摩,(1)天门开穴法:两拇指指腹紧贴于印堂穴(位于两眉眉头之间),双手余指固定头部二侧。左拇指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经神庭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推至上星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然后两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时交替推摩。手法由缓至速、由轻至重,反复推摩约1min,此时推摩局部产生热感,并向眉心集中。(2)百会穴点按掌摩法:用右手拇指尖在百会穴(位于头顶,前发际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点按,待局部产生重胀麻感后立即改用拇指腹旋摩,如此反复交替进行约30 s,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9 Vol.(11) No.7-42-紧接用掌心以百会穴为轴心,均匀用力按压与旋摩约30 s。每天进行2~3次,每次持续时间为1 h左右[3,4]。
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患儿给予中医针灸治疗,主要针对的是患儿头部的言语功能区、运动功能区、平衡功能区等。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对头针进行消毒,对患儿照海、哑门、语门、地仓等穴位进行施针治疗,早晚各进行1次,每次施针时间持续25 min。两组患儿的治疗周期均为10周。1.3 观察指标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疗效标准分为显效(患儿语言功能显著提高,理解表达能力有所改善)、有效(患儿语言功能有所提高,理解表达能力有一定的进步)和无效(患儿语言功能改善不明显或者无变化,理解表达能力无变化)[5]。比较两组血清中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1)、y-氨基丁酸(y-aminobutyric acid,GABA)、空腹血糖(GLU)。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对所收集到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并且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2.1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实验组治疗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16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5.6%(10例),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实验组186(33.3)10(55.6)2(11.1)16(88.9)对照组18
6(33.3)
4(22.2)
8(44.4)
10(55.6)χ2值4.98P值
0.02
2.2 比较两组患儿血清中的IGF-1、GABA以及GLU的水平
实验组患儿的IGF-1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GABA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GLU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脑瘫患儿血清中IGF-1、GABA以及GLU的水平()组别例数IGF-1(ng/mL)GABA(μmol/mL)GLU(μmol/mL)对照组1873.48±2.493.11±4.378.83±4.6实验组18
22.53±8.428.31±8.3153.42±13.4
t值24.7429.4122.34P值
0.01
0.01
0.01
3 讨 论小儿脑瘫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语言功能障碍,一旦得不到及时治疗,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可能产生语音混淆,表达能力不完善,直接影响正常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从而在患儿的心理上产生严重的负面心理压力,造成患儿心理上的缺失和扭曲,因此,研究基于中医针灸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临床效果[3,6]。
通过本次的观察可以发现: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
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对脑瘫患儿实施针灸治疗,能够通过患儿头部的穴位刺激大脑皮层,达到活血化瘀的功效,刺激脑部的血液循环,增加神经中枢
的兴奋性[7]。而患儿血清中的IGF-1、GLU、GABA含量的改变,能够有效反映出靶细胞表达的受体以及酶活性的情况,从而反映出脑瘫患儿的病理生理过程,促进针灸治疗的效果。同时给予患儿语言功能的训练,帮助患儿恢复和巩固神经功能,从而提升治疗效果,恢复语言功能[8]。百会穴作为督脉穴,而督脉连通络脑,因此能够帮助患儿健脑调神。四神聪为经外奇穴,具有健脑益智之功,悬钟为髓会,有利于髓补脑,强壮筋骨,足三里能够培补后天之本,化生气血,滋养筋骨、脑髓,合谷调理气血,化瘀通络,夹脊穴通阳活络、强脊,通里清热安神,通经活络,廉泉利喉舒舌,消肿止痛,玉液清泄热邪,生津止渴[9,10]。总之,通过对患儿实施穴位针灸治疗,有利于患儿舒筋活血通络,改善脑部肌肉供血,缓解疼痛,放松肌肉,从而调节代谢紊乱,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对患儿实施中医针灸治疗,能够减少对患儿的身体损伤,减轻患儿的痛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使得患儿的恢复情况明显,逐步改善患儿对于语言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脑瘫患儿语言障碍实施中医针灸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语言功能,帮助其恢复基本的表达能力,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参考文献:[1]金鑫.中医针灸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疗效观察[J].医疗装备,2017,30(10):92.
[2]陆贵中.中医针灸配合康复手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07):133.
[3]李观庆,曹洪铭,陈增.中医按摩配合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7,17(21):51-53.
[4]郭慧慧,鲍超.补肾健脑针法结合语言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言语障碍的疗效观察针灸康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24):23-25.
[5]林小苗,蓝颖,邹林霞,等.针灸配合语言治疗对脑瘫儿童语言障碍的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3):2648-2650.
[6]秦菊芳,李丹丹.针刺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性瘫痪语言障碍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04):421-422.
[7]刘晓莉,李亚蕊,宋丽娟.不同治疗方法对脑性瘫痪并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疗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32(11):867-869.
[8]金炳旭,刘振寰,赵勇,等.针刺辅助治疗对不同类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疗效相关因素分析——附520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针灸,2016, 36(07):709-714.
[9]张艳军.针刺联合语言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语言发育迟缓的改善作用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7,9(06):90-91.
[10]李彦枝,许华.观察针灸联合智力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7,9(08):95-96.
编辑:杜婷婷 编号:EA-4180419159(修回:2019-03-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