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非集中站设计与实现

来源:赴品旅游
20l7年7月下 通信设计与应用5 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非集中站设计与实现 黄明辉(广州新科仆都科技仃限公司,510665) 【摘 要】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就是对线路沿线各车站、段场、主变、冷站等场所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系统内信息互通。但是传统监控系统因 为监控设备资源较少,而对于线路较长,站点较多的轨道交通线路,对此需要采用集中站以及非集中站数据管理形式。本文首先对轨道交通综 合监控系统的特征进行分析,其次对非集中站数据流架构设计方案进行阐述,然后提出实现路径。 【关键词】轨道交通:综合监控 非集中站;网络构成 【中图分类号】TP27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222(2017)14~0005—02 1引 所谓综合监控系统.其主要功能就是通过系统化的方法 I ■ l I I l 住啊 一 0 提高城市轨道运行效率,对区间设备、站内设备等进行集成监 测与管控,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各专业系统的信息互通。加强各 ”: _  f  lI l l 子系统间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城市交通综合监控 系统的协调配合能力和自动化水平、综合监控系统和城市轨 道各系统间有诸多接口,在建设管理过程中需保证监控设备 接口与系统对接成功,为信息管理和轨道系统调度奠定基础 一 2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特征 全线各系统的综合监管、综合监控系统是将各监控设 备集成在一个系统中对轨道交通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在OCC 及车站车控室建立综合监控工作站,可获得运行实时数据.完 成各系统间的数据传输工作.及时了解车站内各设备的实际 ,, 、 站 运行情况,并对故障进行可视化管理( 各系统联动控制各 子系统的联动控制主要体现在轨道交通运行故障的应急处 理l1I例如,在发生火灾时.综合监控系统可以将火警信息传送 至控制中心,再通过系统间的联动执行扑灭、排烟、疏散乘客 等应急操作在应急处理中.综合监控系统对各设备进行了协 调,从而缩短了信息的传送时间,也提高了处理效率 在原有 车站设备管理中,当前车站、控制中存在多个系统监控主机. 与各监控系统相连接,系统结构复杂,缺少信息间的交互.无 法实现真正意义的联动而在引入综合监控系统后.因为该系 统对各子系统进行了整合和集成化处理,各操作员只配备的 图1含非集中站的综合监控系统网络结构示意图 控制中心以及车站的ISCS的中央级多设置于控制中心 位置,并且将冗余实时服务器作为核心,利用通信网络将各车 站的lSCS连接在一起 车站级ISCS多设置于各车站和车辆 段,通过专业的接口设备便可将各子系统连接为一体。对轨道 综合监控系统中的监控主机便可实现对规定范围的内所有设 备的监控和管理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交通运行数据进行全面采集 ISCS的数据流主要有三个环节. 分别为FEP、服务器以及工作站, 对于集中站的数据流.外部 3轨道交通监控系统非集中站设计 3.1网络构成疗案 ISCS网络一般由三层网络组成,即主干层、局域层和现场 数据信息可以直接显示在通过集中站FEP和集中站服务器 上 、集中站工作站中的相关操作都必须经过非集中站FEP.通 过非集中站FEP和集中站服务器后,直接显示在非集中站的 层 主干层骨干网将控制中心、各车站、车辆段等局域层网络 操作终端上 非集中站的相关操作信息必须有集中站的服务 连接起来非集中站数据通过1SCS骨干网接人到集中站服务 器发送至非集中站FEP.再传送至外部系统。方可实现数据传 器进行数据处理,从安全、高效等方面考虑,各非集中站ISCS 送 、非集中站数据流构成方案如下: 建议正常情况下通过权限设置来实现只监控本站点设备的原 则对于非集中站ISCS,车站不再设置ISCS服务器.数据通过 传输系统接入集中站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非集中站ISCS通 3.2.1数据采集流程 数据采集是指数据从现场设备至综合监控系统的数据 流 、ISCS在控制中心与集中站都配有两台服务器 .非集中站集 成互联系统的数据通过非集中站FEP同时发送到2台集中站 过车站以太网交换机连接车站工作站、FEP、打印机等设备,同 时通过FEP或者交换机与接13'系统相连 、对于集中站/普通车 站/车辆段ISCS配置ISCS冗余服务器121.车站级ISCS通过车 服务器..集中站服务器(主)收到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必要的数 据处理,如发送告警、修改实时数据、写入中央历史库.同时向 站以太网交换机连接车站服务器、车站工作站、FEP、打印机等 设备;同时通过FEI 或者交换机与接口系统相连 车站级综合 监控系统关键设备采用冗余设计,目的在于克服单点故障对 备用的集中站服务器同步,并向非集中站工作站发布 3.2-2控制下发流程 在控制中心,操作员有权对车站设备进行控制 因此在控 系统运行的影响【1I,有关集中站与所辖非集中站之间综合监控 系统网络结构如图l所示 制中心,操作员可以直接通过控制中心FEP发送至子系统:或 通过ISCS网络卫送至集中站ISCS服务器.再通过非集中站 FEP发送里子系统 3.2非集中站数据流构成万案 6通信设计与应用 2017年7月下 在集中站,操作在授权的情况下.可以对辖区内各非集中 站的设备进行控制.控制命令在发送到本站服务器后,本站服 务器根据命令的内容处理后.自动发送到相应的非集中站设 备上 在非集中车站,操作员同样在授权的情况下,也可以对本 车站设备进行控制。首先.控制命令从操作员工作站发起,通 过骨干网传输到集中站服务器上进行校验,例如权限校验,闭 锁校验等,通过后,在由集中站服务器发送到车站FEP,通过 FEP转发给予系统.从而完成整个控制流程。 3.2.3数据发布流程 图2 BAS系统控制权限转移逻辑图 数据发布是指将服务器处理过的数据发布至工作站的人 机界面上.非集中站工作站根据当前人机界面所需的数据内 容。向集中站服务器采取“要”的方式主机获取相应数据。另一 也具有重要作用 车站级BAS工作站可以对车站内的所有机 电设备进行监控,并反馈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状态是否正 g- ,车 站A、B两端的BAS应急操作终端也可以用于应急处理 、在发 方面.为了保证变化数据在人机界面上的快速反应.集中站服 生紧急情况时,根据调度指令操作车站各应急设备,完成各应 务器也会对一些变化数据采取“推”的方式,主动发送到非集 中站工作站 4功能实现 系统控制权限划分: 整个监控系统由于采用中央、集中站、非集中站等层次组 成.因此在ISCS系统中.权限的设置划分显得尤为总要。正常 情况下,中央拥有对全线各子系统的监控权限,各车站操作员 只能对本站范围内的设备进行监视.集中站操作员可以对辖 区内个车站设备进行监视 权限可以根据需要由中央下发到各车站、集中站或者非 集中站。也可以由各车站操作员根据实际情况请求中央的操 作授权,在中央同意后,实现权限下发。 当中央级服务器出现故障或者车站与中央的网络出现故 障时.系统自动进行降级模式.此时权限自动授权给集中站进 行临时控制接管,待故障恢复后,中央恢复正常的控制模式。 下面将以综合监控系统里面常见的PSCADA子系统和 BAS子系统进行说明 (1)PSCADA系统部分 PSCADA系统日常控制权限默认为OCC级控制,当中心 服务器或通信系统故障时,则系统自动进入降级模式切换至 车站级级控制,由调度授权车站操作员进行设备控制。由于 PSCADA系统主要针对供电单一系统管理,因此其控制权界 定比较明确 PSCADA系统提供对变电所允许遥控的开关、刀闸进行 “分”“合”控制。系统将若干个单控组合在一起,以简化操作步 骤.完成供电系统所内、所间数个开关的倒闸作业,即为程控 控制 程控执行方式分单步执行和自动执行。单步执行是指程 控卡片中每个控制步骤均需调度人员进行干预:所谓自动执 行.是指程控卡片中所有控制步骤按单控方式一个接一个自 动完成 _3_ 考虑到程控涉及的设备比较多,控制逻辑较为负责,因此 在权限控制中、移交模式和降级模式都不包含程控部分 因此 在程控功能只能在OCC上执行,在移交和降级模式下,操作 员只能完成简单的单控功能 (2)BAS系统部分 BAS系统分OCC级、车站级、现场工作站级(BAS监控工 作站级)、车控室IBP盘控制。上述各级控制转换关系如图2 辑示= 其中.OCC级BAS系统工作站的主要作用就是对系统内 所有的机电设备运行状态信息进行采集,同时对区间设备、时 问表编辑、下载时间表、下发车站火灾、区间火灾模式指令等 急处理功能. .BAS系统的权限转移流程如下:B端监控工作站一・A端 监控工作站一车站BAS X-作站_÷0CC工作站 、在有权限转移 需求时,必须先发送申请,在对象接收请求后,则意味着权限 转移成功 车站BAS级工作站:可以根据配置.拥有对辖区内一些 设备的控制权限.例如电扶梯、照明等也可以将权限下放至 BAS工作站或者从BAS工作站收回权限.其它系统可以在通 过权限移交命令,在中央授权的情况下获取到 同样,在转移 权限时,必须先发送请求.对方接受请求后则视为转移成功 此外,车站级BAS工作站也可以将权限收回,也无需接受其 他监控X-.作站发出的请求. .0CC级BAS工作站:可以将权限下放至BAS工作站 在 转移权限前.需要先发送请求.在对方接受请求后,则视为权 限转移成功,、但是OCC级BAS工作站不能将权限下放至I{AS 监控工作站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需要将权限下孜给车站级工 作站.然后通过车站级工作站进行权限转移、 在中央级设备故 障的情况下.进入降级模式,车站、集中车站拥有自己所辖区 域内设备的监控权限 5结束语 在保证线路安全、高效、稳定运行的前提下,轨道交通线 路通过采用集中站与非集中站数据管理方式可以减少投资成 本、便于设备维修,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 且选用合适的数据 管理方式.组网方式能更大的发挥好综合监控系统的硬件能 力 本文对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及现实 意义. .参考文献 f11范蕊,张兴波.城轨综合监控系统用户界面幕单层级结构设计与实 现fJ1.物联网技术,2O15,5(5):82~83. [2]徐漫江,许涛,李冰.轨道交通综合监控在线决策支持功能研究… 自动化与仪表.2013,28(7):35~38. [3lX恩鸿.李立明.黄建坊.轨道交通隧道智能环境综各监测系统设计  lJ1.上海.Y-程技术大学学报,2016,30(2):l43-148. 收稿日期:2o17—5—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