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估算的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估算,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使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3.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对估算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能熟练、正确地进行估算和笔算。难点:掌握乘法竖式的算理。
课件。
(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情境图)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10圈、20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指名让学生口算汇报。
114×2=228(分) 114×10=1140(分) 114×20=2280(分)师:说一说“114×10”“114×20”,你是怎样算的。
【设计意图:借助时事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引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估一估: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很容易列出算式:114×21=( )(分)师:同学们,这是几位数乘法?(板书:三位数乘两位数)你想用什么方法算114×21=( )?
要求: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与同伴交流你的想法。
预测:学生可以把114看作100来估算,也可以把21看作20来估算。
生1:我是把114看作100,100×21=2100(分),所以114×21≈2100,比2100多。生2:我是把21看作20,114×20=2280(分),所以114×21≈2280,比2280多。
生3:我是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20=2200(分),所以114×21≈2200,比2200多。
生4:我是把114看作120,把21看作20,120×20=2400(分),所以114×21≈2400,大约2400。
师:估算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两个乘数都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整百数;也可以只把其中的一个乘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同学们,这两种方法相比,哪种方法更简便些?
生:都看作接近的整十、整百数,这样口算起来更快。师:所以,在估算的时候,我们一般都选用这种方法。2.算一算:绕地球21圈需要多少时间?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师:当我们需要准确的数值时,该怎么办呢?你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地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小组展示汇报结果。解决方法1:
114×20=2280 114×1=114 2280+114=2394解决方法2: 114×21
=114×7×3(把21看成“7×3”)
=798×3(利用旧知,多位数乘一位数)=2394解决方法3: 114×21
×100104
202000200801
10010
4
2280+
1142394
1 1 4(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 2 1
1 1 4………………114×1 2 2 8…………………114×20 2 3 9 4
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着重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乘得的数就要和那一位对齐”这一难点。
3.算一算,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使他们掌握笔算方法。
小组内交流,并汇报运算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把旧知迁移应用到新知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内在规律,学好每一块的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对照着竖式,小组内说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小组交流后,教师小结方法。
【设计意图:及时归纳新知,提取规律性的学习方法,并且牢牢把握。从旧知到新知,由归纳总结到发散运用,是举一反三的必要前提。】
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114×21=竖式
1 1 4 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2 1
1 1 4 ………………114×1 2 2 8 ………………114×20
2 3 9 4
A类
1.先估一估,再列竖式计算。
98×22 317×21 808×21 34×12 105×31
(考查知识点:掌握估算的方法以及笔算方法;能力要求:提高计算能力。)
B类
2.解决实际问题。
队别每天架设的米数工作天数
一队20411
二队18013
三队19312
(1)三个队共架设电缆多少米?(2)哪个队架设的电缆最长?
(3)三个队合作6天可完成一项工程,请问这条电缆长多少米?
(考查知识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力要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98×22≈2000 317×21≈6400 808×21≈16000 34×12≈350 105×31≈3000(竖式略)98×22=2156 317×21=6657 808×21=16968 34×12=408 105×31=3255
B类:
2. (1)204×11=2244(米) 180×13=2340(米) 193×12=2316(米)2244+2340+2316=6900(米)
(2)因为2244米<2316米<2340米,所以二队架设的电缆最长。(3)204+180+193=577(米) 577×6=3462(米)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1~3题
1. (1)144×23=3312(个) (2)略2. 128×75=9600(厘米) 相当于96米。3.
213×
324266396816
138×
545526907452
126×
256302523150
697×
86418255765994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