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言一书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来源:赴品旅游


一言一书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

而改节。

原文

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释义】

芝兰生长在幽深的林间,不会因为没有人来欣赏就不散发芳香;有德行的人修养道义建树美德,不会因为穷困潦倒而改变节操。

这句话以兰花不因无人赏识而停止开放的高尚情操,来类比君子也应如兰花,保持高尚情操,即使面对穷困也不会动摇自我的崇高品性。

【解读】

此语出自《孔子家语。在厄》:“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意思是说:遇不遇到贤明的君主,是时运的事;贤还是不贤,是才能的事。君子学识渊博深谋远虑而时运不济的人多了,何止是我呢!况且芝兰生长在深林之中,不因为无人欣赏而不芳香;君子修养身心培养道德,不因为穷困而改变节操。

据记载,当时孔子路经陈蔡去应楚国的聘请。陈蔡的统治者担心孔子的圣贤一旦为楚国所用就会危及到自己国家,便派兵包围孔子,阻止他前行。这导致孔子粮食断绝,跟随他的人都生病了。但是孔子却不因处境艰难而放弃追求,而是更加慷慨地讲诵诗书。子路因处在困境而气恼,问孔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什么讲仁德的人却被困?孔子就开导他,历史上有才有德而不被接纳的人很多,怎么做在于自己,而回报与否则在于上天。而且,孔子用这段话,表明自己要像深林里的芝兰一样,不因为穷困而改变节操。

此语是孔子回答子路的一段话。孔子以兰的特性和生长习性,来比喻自己不因困境和贫穷而动摇自己志向,也不因得失荣辱而改变信念。

兰,多生长在溪边、原野湿地和湿润的山野林间。这一生长习性,使得它大多远离俗世,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不像桃花等较为常见的花卉容易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兰的叶虽经风霜而常绿,姿态高雅别致,气味幽香静谧。它不与群芳争艳,就算是无人欣赏,也含苞而放,芳香四溢。

从兰的身上,可以看到君子的风范、隐士的气质,看到高洁、隐逸、与世无争的品质,这对于文人而言,是值得效仿、敬佩和比拟的美德。他们赞美兰,也抒发自己;欣赏兰,也观照内心。一代一代的文人,就这样不断围绕着兰的高洁、隐逸、与世无争,保持着自己高尚的品德和修为,践行并书写着崇高的志向,传扬着高尚的情怀和人性美,同时也不断丰富着兰的精神内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