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语境视角下影视字幕的误译及其成因初探

来源:赴品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语境视角下影视字幕的误译及其成因初探

作者:张碧云

来源:《价值工程》2012年第17期

摘要:文章拟从语境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总结现今美剧字幕组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影视字幕的误译及其成因,对字幕翻译从理论到实践做出初步探讨,从而指出译者在翻译影视作品时,必须准确把握语言语境与非语言语境,使观众能够把握源语含义、理解影视剧情。 关键词:字幕组;字幕翻译;误译;成因;语言语境;非语言语境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很多海外地区的优秀剧集日益流行。因有权引进境外节目的影视机构引进的速度非常慢而且数量有限;广电总局相关的审批手续也非常繁杂;相对于经过普通话翻译配音的版本,部分观众更偏爱节目原音;加上中国大众的外语水平通常尚未达到直接观看原声节目的程度,字幕组便由此诞生。字幕组是指将外国影片配上本国字幕的爱好者团体,属于一种民间自发的个人团体组织。由于字幕组成员大多为兴趣所致,并没经过专业培训,故翻译水平良莠不齐。本文拟从语境的角度出发,总结现今美剧字幕组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影视字幕的误译及其成因,对字幕翻译从理论到实践做出初步探讨。 1 语境视角下影视字幕的误译及其成因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他区分出两类语境,即“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也可以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包括词汇语境和语法语境;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情景语境、社会语境以及文化语境,具体是指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王建平先生从语用学的角度给语境下了定义:“语境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观因素”。

纵观字幕组的影视翻译,其中不乏佳译良作,但也存在不少翻译失误。其误译类型可分为语言语境误译和非语言语境误译两大类。前者可从词汇语境误译和语法语境误译两方面分析,后者可从社会语境误译、情景语境误译及文化语境误译三方面探讨。而引起这些误译的成因主要不外乎两点:译者译才和译德的欠缺。译才指的是译者对语言能力、语用能力以及文化能力的熟练掌握和运用;译德是指译者的责任心。下面笔者将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两方面分析影视字幕的误译类型,探讨误译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参考译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1 语言语境误译

1.1.1 词汇语境误译 英文单词的含义取决于它所在的上下文,其中包括类连接、搭配和语义韵等。因其灵活性和复杂性,一些字幕组成员往往不能忠实地传达原文含义,而造成这种误译的原因往往是译者自身语言能力的欠缺。请看下例:

例1:T-bag: “Lessons, talk by our founder, Mr. Harvey Hall……The passway to personal freedom.”

Gretchen: Do people really buy this nonsense? (Prison Break, S4E10)

T-bag: “我们创立者的教诲,Harvey Hall先生的教诲……通往个人自由之路。” Gretchen: 人们真会买这些无聊的东西吗? (《越狱》,第4季第10集)

看到上例中的译文,观众一定会一头雾水——人们怎么会“买”教诲?原来问题出在“buy”这个词上。英语学习中即使初学者也知道“buy”是“买”的意思,但这里的译者显然不知道“buy”在俚语中还有“接受;同意;相信”之意。结合语境,此处应取“相信”之意,故“Do people really buy this nonsense”应译为“人们真会相信这些无聊的东西吗”。译者语言能力的欠缺,确切地说是没有考虑到词汇语境因素造成了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误译,不仅没能再现原文意义,而且对观众理解剧情也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1.1.2 语法语境误译 语法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语法就组不成句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出现语法语境误译,说到底也是因为语言能力的欠缺。 例2:Morgan: Are you ready to do some work? Garcia: What are they?

Morgan: There are e-mails from Bale''s account. Reid forwarded them to me. Garcia: What are we looking for? (Criminal Minds, S1E03) Morgan: 准备好做些工作了吗? Garcia: 那是什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Morgan: 这些是Bale账号里的邮件。Reid把它们转给我的。 Garcia: 我们在找什么?

(《犯罪心理》,第1季第3集)

一整天的辛苦工作下来,电脑专家Garcia正准备在办公室享用一顿美味简单的晚餐,探员Morgan又给她分配了一项新任务。单是看上例中的中文翻译,观众定会摸不着头脑——Garcia的最后一句话似乎和整个场景格格不入——工作还没开始,为什么会说“我们在找什么”?回到原文中,原来Garcia说的是“what are we looking for”,这就难怪译者会犯这样的错误了。英语中be+v-ing构成现在进行时,意为“正在做某事”,可是英语语法同时又规定现在进行时也可表将来。结合整个对话发生的场景,此句中的现在进行时应为后一种用法,故“what are we looking for”应译为“我们要找什么”。事实上,现在进行时表将来只是基础语法知识,所以说,如果这个误译并不是因为译者自身语言能力的欠缺而导致的话,那只能归咎于译者译德的缺失了。

1.2 非语言语境误译

1.2.1 社会语境误译 交际者所处社会环境不同,语言环境也肯定有所不同。社会语境具体包括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等。译者出现社会语境误译主要是因为自身欠缺一定的语用能力。请看下例:

例3:Sheldon: You seem to be implying an informational back-channel between me and Penny where obviously none exists. Leonard: No, I didn''t.

Sheldon: I just think you need to be careful how to phrase things, sir. (The Big Bang Theory, S2E01)

Sheldon: 我觉得你在暗示我和Penny之间有信息流通渠道,不过显然没有。 Leonard: 我没有啊。

Sheldon: 我觉得你表达上应该注意一点。 (《天才理论》,第二季第一集)

理论物理学家Sheldon从小就是一名神童,他小学5年级毕业就上了大学,时年11岁,他拥有一个硕士学位,两个博士学位,智商187,他做事循规蹈矩,颇有些书呆子气,即使在与朋友的日常交际中,他也会使用较为复杂的书面语言。上句中Sheldon说的“I just think you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need to be careful how to phrase things, sir”被简单地译为“我觉得你表达上应该注意一点”。笔者认为,就Sheldon的学究气而言,“措辞”一词能够更加生动地传达Sheldon注重咬文嚼字的特点;另外,为了凸显Sheldon的个性,原文中“sir”一词也应该译出。因此本句译作“请注意措辞,先生”才能妥帖。原译文并没有词汇或语法误译,但因为译者本身语用能力的欠缺,使得他(她)在传达人物个性方面略欠了些火候。

1.2.2 情景语境误译 情景语境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境,具体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造成情境语境的误译往往也是因为译者语用能力的欠缺。

例4:Orson: Snoring is not something that I can help.

Bree: Not exactly true. The doctor said there''s a very simple procedure. Orson: Procedure?

Bree: Very routine and—and practically outpatient.

Orson: You mean surgery? No way! I had an uncle who died during an “outpatient procedure”. (Desperate Housewives, S5E09) Orson: 我自己是不能控制自己打呼的。

Bree: 不完全正确。医生说只要一个简单的手术就能解决。 Orson: 手术?

Bree: 非常简单的,门诊就能解决的。

Orson: 你是说手术?没门!我叔叔就是在“门诊手术”中死掉的。 (《绝望主妇》,第5集第9集)

主妇Bree无法忍受丈夫Orson夜复一夜雷鸣般的鼾声,便提议他去做一个小手术解决问题。而她深知丈夫对手术颇为抗拒,便选择了“procedure”一词试图让“手术”听起来不那么可怕。原文中,直到这场对话的最后一刻Orson才知道Bree说的“procedure”就是“surgery”,而译文中译者并没有对这两个词进行区别,一概译为“手术”,原文中Bree小心翼翼的措辞在译文中也了无痕迹。而Orson在最后一刻的恍然大悟“你是说手术?”也会使观众犯嘀咕——前面Bree已经说是“手术”了,为什么Orson还要那么大惊小怪?这样的误译也是因为译者本身欠缺语用能力所致。参考译文如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Orson: 我控制不了自己打呼。

Bree: 不完全正确。医生说只要一个简单的程序就能解决。 Orson: 程序?

Bree: 非常简单的,门诊就能解决的。

Orson: 你是说手术?没门!我叔叔就是在这种所谓的“门诊程序”中死掉的。

1.2.3 文化语境误译 文化语境指说话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背景,具体包括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等。归根结底,造成文化语境误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译者欠缺一定的文化能力。

例5:Bob: I must have lost another one today. A 55-year-old guy just collapsed in the street, you know. He was blue before we even reached him. (Ghost Whisper, S1E01)

Bob: 今天有个人差点死在我面前。55岁的男人倒在街上。我们到的时候,他已经变成蓝色的了。

(《鬼语者》,第1季第1集)

此例中,警察Bob在形容一个昏倒在大街上奄奄一息等待救助的男人时,用到了“blue”一词。看到中文字幕,观众定会大惑不解,人怎么会变成蓝色?难道有什么特异功能?“Blue”在中文中常译作“蓝色”,所以上例中译者想当然地便把“blue”译作了“蓝色”。事实上,由于英汉民族的地理环境,文化渊源,民俗风情,思维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等诸方面的差异,每种颜色无论是从视觉上,还是心理上都会引发不同的联想意义。汉语中我们习惯用“紫色”来形容濒死之人身体的颜色,所以此处的“blue”应译作“紫色”而非“蓝色”,整句应译为“我们到的时候,他已经浑身发紫了”。准确的译文使观众一看便知发生了什么状况。文化是一个庞杂的概念,译者因文化能力的欠缺造成的误译数不胜数,因篇幅有限,本文不作赘述。 2 结语

影视翻译涉及的是从形式到内容、从语音到语义、从达意到传情、从语言到文化的多层次、多方位语际转换,其中的理解和表达都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语境对语言所表达意义的影响通过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两方面才得以完成。语境与翻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语境制约翻译,翻译依赖于语境,影视翻译尤其如此。故“译才”和“译德”兼备的译者在翻译影视作品过程中还应注重原文中语境因素的影响,不仅要从语言因素方面去理解原文的意义,还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非语言因素方面去深究原文的确切含义,只有如此,才有可能避免各种类型的翻译失误,选择出最贴近原文意义的译文,使观众能够把握源语含义、理解影视剧情。 参考文献:

[1]王建平.语言交际中的艺术——语境的逻辑功能[M].求实出版社,1989. [2]语境,http://baike.baidu.com/view/324020.ht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