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三小《一年级下册教学要点及教学策略》学习心得
怀着激动与自豪的心情参加了油田三小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培训会,这次培训对于我们这样的新老师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在这次培训会上我聆听了主讲韩素静老师分析一年级教材教学编排的要点以及教学策略,让我对教育教学有更深的认识,使我进一步了解了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不断总结与反思,提升自我。
本次培训会由韩素静老师主持,按照省培训会的精神并结合本地区的教学实际,分别从部编本教材的特色、总体内容、识字、写字、拼音、阅读、口语及语文园地各方面作了全面的解读,在教材使用上给我们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做了指导。
一、注重中华优秀文化的渗透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不难看出,新教材的编写对学生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一年教科书从汉语言文化、节日民俗等方面,反映中华传统文化。比如,借鉴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的形式,加以改造,编入教科书,让学生在有节奏的吟诵中识字,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春夏秋冬》一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其中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再如,利用汉字规律识字,在《动物儿歌》中,小动物的名字都是形声字,《小青蛙》的“青字族”识字,渗透了形声字规律,让孩子在有趣的儿歌学习中,领略汉字的趣味与精妙,《猜字谜》,利用了有趣的传统游戏形式,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
古代诗词的选用量也有所增加。与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相比,部编教材的文章数量虽然大幅减少,但古诗却从四首增加到了六首。并且,每一次日积月累中,也有层次
地安排了成语、民谚、古代名言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内容。
二、一年级教学策略
韩老师就一年级的教学策略上也做了详细的讲解,给我们特别是我这样的新老师指引了一个新的教学方向。韩老师从教学的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全面的讲解。
1、识字写字教学目标要明确
一年级教学目标要求认识400个字,会写200个生字。要求学生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并要求学生使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并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偏旁(28个偏旁)能按照笔顺写字,能注意字间结构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韩老师更是提到了一点,也是要求每位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都必须要有的三种意识。分别是:归类意识,组词、造句意识,复现意识。韩老师讲到生字条中的汉字都是按照课本上的先后顺序编排的,在教学中韩老师建议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归类方法。比如在徐冬梅老师的《动物儿歌》中的生字教学部分,徐老师就是把相同偏旁的生字归类放在一起。让孩子有一个初步的归类意识,并且能够一目了然的掌握每个字的偏旁、字间结构等等。在生字教学部分还有采用字理识字教学。通过汉字的来源和演变过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字理识字是在适度、准确、适量的原则下进行的。韩老师在这个还特别强调老师们可以一节课选择一、二个重点字,让学生的学习变的轻松。徐老师在《动物儿歌》生字教学中在讲到象形字的时候就出示了“藏”的象形字,以及它是如何从甲骨文逐渐演变成今天的这个“藏”字的。在教学中轻松的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愿意学,乐意学,乐于学。
识字并不只是孤单记忆,孤单记忆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识字教学要让识字和词语融合,让识字和句子融合,让汉字与课文融合。怎么才能更好的带着一年级的孩子进行识
字教学呢?韩老师从4歩奏进行了充分的讲解说明。首先第一步:观察。观察时要注意4点:结构、占位、起笔位置以及中和线的关系。第二步:书写。书写时韩老师特别建议最好是在课堂上带着孩子描红一遍,写两遍。在田字格里描红,通过描红让学生对结构和笔画的细微之处掌握的更加牢固。第三步:评字。同桌或者老师带领互评字是否写的正确、漂亮和整洁。第四步就是改字。改字就是互评后对自己不满意的字进行修改。
2、朗读指导要把握标准,科学指导
阅读从倾听开始,听读为儿童最重要的阅读方式,孩子最初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来源于倾听。要让声音宠坏孩子的耳朵,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词语,形成语感。
一年级上册对读的要求是:读正确、读流利。不仅字音要读正确、吐字清晰,而且要求不添字、不掉字、不错字、不颠倒顺序。而流利是在正确的基础上速度适中、不破句、不顿读、不唱读,连贯的读。一年级下册要求是:读好长句子,读出逗号和感叹号,读好对话,并能角色扮演。
总之关于朗读训练,韩老师指出以下几点:
A:必要的示范朗读。
B:读文章之前先进行词语的训练,养成连词读的习惯,不破词。
C:充分读的时间,实实在在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D: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
3、词语积累要活学现用。
汉字具有字典义和语境义,不同的语境,汉字的意思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学习生字时,还可以把生字放进固定的语言环境中。而对于有特点的字让孩子在朗读的基础上,模仿应用。比如: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AABB式的词语,飘来飘去、游来游去等A来B去式的词语,弯弯的小路、宽宽的公路等偏正关系的词语,打棒球、踢足球等动宾关系的词语。
4、口语交际的话题和交际任务
口语交际,从一上和一下各四次的口语交际编排中可以看出,教材通过目标分解,细化落实,帮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提升能力。以“听”为例,从“注意听别人说话”,到“没听清楚时,可以请对方重复”,训练学生逐步从“能听”发展到“会听”。再如“说”的方面:从起步时的敢说、“大胆说”,逐步到 “配合动作清楚明白地说”,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从交际习惯和交际规则方面看,从对象意识、场合意识,到礼貌意识,让学生在每一次口语交际中都能得到针对性地训练,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层层递进中螺旋上升。
这种梯度,在一年级上册和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已有所安排和体现。以阅读能力训练这条线索来看,一上要求“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学习借助图画阅读”,一下在继续学习“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的基础上,发展训练“根据信息作简单的推断”的能力,这是阅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是对阅读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实现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同步。“借助图画阅读”的目标,一上主要是借助图画猜读生字、了解意思,到了一下程度加强,发展到利用形声字特点、依靠上下文来猜字、认字,并根据图文一一对应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